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与康复

张雁霞;郭建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康复, 神经功能缺损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一直以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意识障碍、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1]。因此,做好脑出血病人的各期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邯郸市医院更年期女性抑郁症状与血清叶酸、催乳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更年期抑郁症是由于卵巢生理功能下降,雌激素表达水平的显著下降以及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和降解等过程出现异常[1,2],导致心理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缓和意志行动明显减退等表现,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绝经期女性中大约有10%以上的女性病人表现出精神抑郁等临床症状[3]。为提高在医院工作的更年期女性生存质量及医疗质量,本研究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状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涛;周燕;谭雪敏;徐亮;陈敏;董燚;程寒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饮食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血钾浓度。

    作者:张丽君;许日波;陈细瑜;潘彩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1],属于中医“久痢”范畴。综合性中医护理方案配合辨证施护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有利于推动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并给予相应的辨证施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清霞;韩玲艳;耿玉芳;凌晓燕;周鑫媛;张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行为心理护理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病人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心理护理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病人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后循环动脉狭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均成功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术后采用行为心理护理,护理周期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疾病认知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前都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后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医生沟通及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对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循环动脉狭窄植入术后病人采用行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病人自我效能与疾病认知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滕海艳;王普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PTX+A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接受 tPTX+AT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0例,分析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7 d 和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变化及术前和术后30 d 病人骨痛和全身瘙痒的情况。[结果]甲状旁腺切除术病人术后1 d 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痛和全身瘙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5)。[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不仅能降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还能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缓解骨痛、瘙痒等常见并发症。

    作者:彭银燕;宋利;符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高血压病人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广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状况,为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高血压病人健康状况评估表对40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高血压病人体重指数(BMI)≥24 kg/m2216例(53.2%),男性腰围≥90 cm 90例,女性腰围≥85 cm 222例;近1年血压控制情况得分1.69分±0.54分,250例(61.6%)血压不正常,16例(3.9%)血压非常不正常;心脏病发生率53.2%,脑血管病发生率21.2%;近1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费用≥1万元占69.0%,其中≥3万元占6.4%;32例(24.9%)病人近1年在医院住院的时间≥30 d。[结论]高血压病人体重和腰围超标严重,血压控制不理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医疗费用高。

    作者:杨碧萍;林小云;王辉;李辉;罗文才;卓雄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PDCA 循环在提高体检者抽血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 PDCA 循环在提高体检者抽血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抽血服务者300名作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实施 PDCA 循环后接受抽血服务者572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调查抽血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采用 PDCA 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体检抽血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抽血服务满意率、投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A 循环能够有效提高体检者对抽血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焦月新;林小兰;黄琼芳;吴伟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 ICU 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通过在 ICU 置管病人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 ICU 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常规护理的 ICU 置管病人336例作为对照组,以采用风险管理的 ICU 置管病人36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管道护理合格率及管道滑脱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气管插管、尿管、鼻饲管及静脉留置针管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管道滑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 ICU 置管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管道护理水平,提高管道护理合格率,降低管道滑脱率,从而降低管道不良事件风险的发生。

    作者:李昱;倪水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于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与成效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效果。[方法]采取院校合作模式,通过公开招募、护生自愿报名、学校动员推荐、医院选拔面试、体检、公示、录取等程序招募护生志愿者,安排到临床各科室及门诊为病人提供基础生活护理及志愿服务,院校双方共同对护生志愿者进行协调监督与管理。在护生志愿服务进行半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生志愿者服务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接受过志愿服务的病人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护生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认同评价调查。[结果]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受到医院、病人及护生的一致认同,95.0%医护人员、94.1%病人及家属对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表示满意,95.30%护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96.31%认为志愿服务实践对自己将来的护理工作很有帮助。[结论]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生志愿者服务实践促进了护生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护生专业价值观与提升专业认同,增强职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作者:曾亚珍;肖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建立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方法]采用 Delphi 法对143名护理专家及临床骨干护士进行咨询,对33项中医护理操作及理疗项目进行技术难度评价。[结果]形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结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理疗项目难度系数表使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体系得以完善,为中医院科学统计护理工作量及有效实施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作者:董丽;王维宁;杜鑫;丁芬芳;王佳;温晓燕;樊现岗;朱利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Roy 适应模式在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瘤病人疼痛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Roy 适应模式护理。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当天及术后第3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HO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 QOL BREF)进行疼痛感、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VAS 评分、HAMA 评分及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Roy 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瘤病人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疼痛感和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药泡手足方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

    第三代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L OHP)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肿瘤细胞 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抑制其合成,具有良好的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1]。且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奥沙利铂的肾毒性、肝毒性较顺铂明显减轻[2,3],其血液系统毒性亦明显低于卡铂,目前在临床上已逐渐取代顺铂、卡铂成为胃癌、结直肠癌化疗的一线药物[4]。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骨科病房建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模式。[方法]建立系统的预防 DVT 的工作流程和指引,对骨科护士进行规范培训,针对 DVT 高风险人群实施 DVT 风险评估,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通过监测腿围、小腿压痛等 DVT 形成相关症状,及时发现及预防 DVT 发生。比较实施护理模式前后 DVT 发生情况、术后 DVT 相关症状及病人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施护理模式后 DVT 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腿围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掌握功能锻炼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相关预防知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P <0.05)。[结论]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预防 DVT 护理模式,可作为一个综合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及降低 DVT 的发生,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 DVT 预防工作指南,指导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朱娟;卢向莉;陈玉霞;区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Seminar 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Seminar 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1班护生54名为观察组,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2班护生50名为对照组。两组护理管理学均在第3学年第2学期完成,学时、授课教师、考核方式完全相同,对照组与观察组理论教学进度一致,教学中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章节)对照组按照惯例制作护理人员排班表,观察组采用 Sem-inar 教学。采用考核法与问卷调查法评价教学效果,包括考试成绩、教师对护生表现的评价以及护生对 Seminar 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和论文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0.05)。教师对观察组护生的表现评价较高,观察组护生认为在Seminar 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对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语言沟通能力。[结论]Seminar 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者:刘巧艳;李亚玲;张雪林;朱树贞;陈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例腹腔妊娠活胎合并心律失常及贫血病人的护理

    腹腔妊娠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发生率约为1∶15000次宫内妊娠,母体死亡率为5%,胎儿存活率为0.1%[1]。腹腔妊娠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腹腔妊娠确诊后可经手术剖腹引出胎儿,其中对于胎盘的处理为技术要点,任意的剥离都将引起极其危险的大出血。我科于2012年11月收治1例腹腔妊娠活胎合并心律失常、中度贫血的病人,入院时病情危急、诊治困难且护理任务艰巨繁重。经过前后2次手术以及精心的护理,病人终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天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专案改善在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施专案改善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按照专案改善步骤对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观察统计,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比较改善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实施专案改善后呼吸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由实施前49%提高至91%。[结论]专案改善可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财香;陶胜茹;蒋妮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长期留置胃管病人鼻咽部损伤的筛查与防护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病人的重要治疗护理操作之一。留置胃管在起到积极治疗意义的同时也对鼻咽部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病人舒适度改变,甚至影响疾病的康复。99%的留置胃管病人感觉鼻咽部不适[1],对留置胃管承受困难者占32%[2]。长期留置病人常感口干舌燥、咽部疼痛、异物感、口鼻咽喉部黏膜干燥,管道的长期受压易发生局部黏膜出血、溃疡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筛查找出长期置管病人容易发生鼻咽部黏膜损伤的时间、程度,指导护理人员在相应时间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置管后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生理心理痛苦,提高病人耐受性,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成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助产专业学案教学模式探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应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助产专业人才,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学习、主动学习,并将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转化为必备的核心能力[1]。查阅文献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教育学者的关注[2]。然而在当今的助产专业教育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依然严重,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学得很累,教学效率不言而喻有待提高。正是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助产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本课题研究,期望“学案”教学模式能有利于培养助产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给助产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时提供有益的帮助。“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目标、有程序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角度上,对教材做二次加工而编写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文本[3],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订的,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教与学佳结合的载体,也是教与学同步操作的方案。

    作者:孙自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3年制高职护理学生92人,1班46人为对照组,2班4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应用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通过学习成绩的分析了解两组知识领域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观察组学生对该种教学设计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总得分率及应用、分析、创造层次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作者:许燕;焦金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职护理专科化教学模式运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课程专科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名5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对一般情况及专科化教学后效果评价进行调查。[结果]在经过护理管理专科化学习后,54.0%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产生了兴趣,60.9%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专业的归属感得以提高,促进学习。[结论]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对于护生的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归属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思路。

    作者:彭文亮;柯盈盈;陈悦姝;梁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