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病管理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逯芳

关键词:慢性病管理, 文献计量学, 护理研究
摘要: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能体现该领域的研究动态[1],为了了解2005年—2014年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分布、地域分布、机构分布、作者、来源期刊、基金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近10年来慢性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慢性病管理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为转变理论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病人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行为转变理论进行知识教育和对应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并发症情况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自护能力。

    作者:郭越;秦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Seminar 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Seminar 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1班护生54名为观察组,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2班护生50名为对照组。两组护理管理学均在第3学年第2学期完成,学时、授课教师、考核方式完全相同,对照组与观察组理论教学进度一致,教学中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章节)对照组按照惯例制作护理人员排班表,观察组采用 Sem-inar 教学。采用考核法与问卷调查法评价教学效果,包括考试成绩、教师对护生表现的评价以及护生对 Seminar 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和论文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0.05)。教师对观察组护生的表现评价较高,观察组护生认为在Seminar 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对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语言沟通能力。[结论]Seminar 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者:刘巧艳;李亚玲;张雪林;朱树贞;陈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骨科病房建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模式。[方法]建立系统的预防 DVT 的工作流程和指引,对骨科护士进行规范培训,针对 DVT 高风险人群实施 DVT 风险评估,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通过监测腿围、小腿压痛等 DVT 形成相关症状,及时发现及预防 DVT 发生。比较实施护理模式前后 DVT 发生情况、术后 DVT 相关症状及病人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施护理模式后 DVT 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腿围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掌握功能锻炼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相关预防知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P <0.05)。[结论]骨科病房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预防 DVT 护理模式,可作为一个综合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及降低 DVT 的发生,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 DVT 预防工作指南,指导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朱娟;卢向莉;陈玉霞;区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例腹腔妊娠活胎合并心律失常及贫血病人的护理

    腹腔妊娠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发生率约为1∶15000次宫内妊娠,母体死亡率为5%,胎儿存活率为0.1%[1]。腹腔妊娠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腹腔妊娠确诊后可经手术剖腹引出胎儿,其中对于胎盘的处理为技术要点,任意的剥离都将引起极其危险的大出血。我科于2012年11月收治1例腹腔妊娠活胎合并心律失常、中度贫血的病人,入院时病情危急、诊治困难且护理任务艰巨繁重。经过前后2次手术以及精心的护理,病人终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天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PDCA 循环在提高体检者抽血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 PDCA 循环在提高体检者抽血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抽血服务者300名作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实施 PDCA 循环后接受抽血服务者572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调查抽血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采用 PDCA 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体检抽血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抽血服务满意率、投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A 循环能够有效提高体检者对抽血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焦月新;林小兰;黄琼芳;吴伟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邱华丽;潘晓彦;袁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的实践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对治疗后出院的48例脑卒中病人,由我院与所属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共同开展居家护理。[结果]实施居家护理3个月后,病人巴氏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ADL)评分明显提高(P <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居家护理模式保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实施居家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施巧玲;黄红美;王洪娟;王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目的]研究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IBDQ)的信度及效度,为合理测量炎症性肠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就诊并确诊的炎症性肠病病人90例,均第1次采用 IBDQ 进行调查,以疾病活动度指数作为对病情分期判断的标准。对克罗恩病病人采用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进行评估,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简化结肠炎活动指数(CAI)评估病情,CDAI 或 CAI 得分<4分为疾病缓解,对缓解期的病人2周~4周后再次使用 IBDQ 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得出数据后对该量表的信度及效度进行测量。[结果]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的 Cronbach’s α为0.986,4个维度 Cronbach’sα分别为肠道症状0.968、全身症状0.937、情感功能0.967、社会功能0.954。量表折半系数为0.987,各维度的折半系数分别为肠道症状0.977、全身症状0.910、情感功能0.973、社会功能0.927。量表 ICC 系数分别为肠道症状0.982、全身症状0.967、情感功能0.991、社会功能0.978。IBOQ 的内容效度采用Person 相关分析显示,内容效度较好(P <0.05)。IBDQ 可以较好区分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区分度良好。[结论]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信度及效度良好,能敏感区分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适用于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存质量的调查。

    作者:孙晋洁;孙永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低血钾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饮食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血钾浓度。

    作者:张丽君;许日波;陈细瑜;潘彩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职护理专科化教学模式运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课程专科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名5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对一般情况及专科化教学后效果评价进行调查。[结果]在经过护理管理专科化学习后,54.0%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产生了兴趣,60.9%的护生对护理管理专业的归属感得以提高,促进学习。[结论]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对于护生的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专科化护理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归属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思路。

    作者:彭文亮;柯盈盈;陈悦姝;梁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对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对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3月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初次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主要照护者31人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3年4月—7月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初次临床诊断为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主要照护者3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对照护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住院期间对照护者进行系统的上肢康复护理技能培训。比较两组照护者所照护的病人 Barthel 指数、WMFT 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病人 Barthel指数、WMFT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照护者康复护理技能培训能够促进脑卒中病人出院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脑卒中病人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婧桓;霍春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仿真模拟培训对低年资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院实训基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仿真模拟培训后对提高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低年资护士(工作3年以内)12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培训教学方法,培训教师讲授,低年资护士倾听并记录。观察组使用仿真模拟进行所有培训内容的学习。比较两组综合成绩及创造力倾向情况。[结果]两组综合成绩及创造力倾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仿真模拟培训进一步培养了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兰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渐进性放松训练对先兆流产病人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训练对先兆流产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进而评价其对先兆流产病人负性情绪的改善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5例先兆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音乐放松训练,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 SAS 评分和终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干预后 S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病人 S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干预后中重度焦虑病人少于对照组,且流产和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渐进性放松训练有助于减轻先兆流产病人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张建艳;靳海霞;王春萍;李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八段锦操对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身心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习练中医八段锦操对身心状况的作用。[方法]将41名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医疗队员分为观察组25人和对照组16人,其中观察组每日习练八段锦操30 min,持续6周。记录两组队员的自觉症状变化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 BEFF)对两组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结果]观察组乏力、失眠、便秘、肌肉酸痛、烦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 QOL BEFF 量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国际救援医疗人员习练中医八段锦操对身心状况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刘冰;朱云;黄顺;王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应用 MMSE 量表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36例,其中2013年64例病人为干预组,2012年72例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落实护理措施及认知功能训练或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 MMSE 量表进行智能状态评定,并针对评定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 MMSE 量表指导护理能降低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莉红;刘敏艳;何雪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PTX+A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接受 tPTX+AT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0例,分析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7 d 和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变化及术前和术后30 d 病人骨痛和全身瘙痒的情况。[结果]甲状旁腺切除术病人术后1 d 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30 d 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痛和全身瘙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5)。[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不仅能降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还能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缓解骨痛、瘙痒等常见并发症。

    作者:彭银燕;宋利;符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与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一直以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意识障碍、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1]。因此,做好脑出血病人的各期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雁霞;郭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病人中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是脑血管病的20%,病死率高达24%~81%[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手术过程是成功的关键,而手术前后对病人的严密观察和有效护理对手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项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严谨、科学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银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长期留置胃管病人鼻咽部损伤的筛查与防护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病人的重要治疗护理操作之一。留置胃管在起到积极治疗意义的同时也对鼻咽部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病人舒适度改变,甚至影响疾病的康复。99%的留置胃管病人感觉鼻咽部不适[1],对留置胃管承受困难者占32%[2]。长期留置病人常感口干舌燥、咽部疼痛、异物感、口鼻咽喉部黏膜干燥,管道的长期受压易发生局部黏膜出血、溃疡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筛查找出长期置管病人容易发生鼻咽部黏膜损伤的时间、程度,指导护理人员在相应时间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置管后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生理心理痛苦,提高病人耐受性,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成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呼吸机工作坊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护生呼吸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56人按学历层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人。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应用调查问卷对两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培训结束时及1个月后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本科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专科组(P <0.05)。[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生呼吸机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

    作者:林彬群;方小君;朱蔚仪;李琼妹;黄敏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