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支持对住院艾滋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邓英丽;潘彩芳;韦文冰

关键词:艾滋病, 心理状态, 信息支持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艾滋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选的120例艾滋病病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于入院当天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估心理健康状态。对照组只接受病房医护人员提供的一般指导,干预组接受与病人疾病和康复相关的信息支持,出院时应用 SCL 90重新测评。[结果]干预后两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艾滋病病人住院期间进行信息支持干预,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过渡期护理模式改善支气管哮喘病人自护能力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自护能力的成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病人95例为研究对象,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家庭随访及电话随访等过渡期护理,观察干预前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结果]干预后病人的综合自护能力得分为(72.05±9.04)分,明显高于干预前(40.63分±1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894, P <0.01);干预后“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了解”“自理能力”“自护实践能力”维度的得分分别为(20.73±6.18)分、(27.20±4.79)分、(24.13±5.79)分,高于干预前的(8.30±7.53)分、(17.86±6.49)分、(14.45±6.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自护能力的显著提高。

    作者:代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ATC 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诊断、培训、督导(ATC)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全院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引入 ATC 培训模式,以2012年9月—2013年9月传统培训模式作为对照。从护士和培训师满意度、培训护士对内容掌握度、培训护士积极性、护士长和医师对护士工作态度与能力以及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种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价 ATC 培训模式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结果]与传统模式相比较,采用 ATC 培训模式后护士和培训师满意度、护士长和医师对护士工作态度与能力评价、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护士理论考核合格率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1.2%,技能考核合格率提高了9.1%;培训护士积极性调查中问卷回收率达到86.4%,出勤率达91.4%,说明护理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明显提高。[结论]ATC 培训模式可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红梅;郭庆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29.30±7.76)分,88%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照顾者健康状况、自觉病情严重度、空腹血糖、职业、支付能力。[结论]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云;何红;张晓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糖尿病病人授权评价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2型住院糖尿病病人授权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糖尿病压力评价量表中文版(C DES SF),对346例住院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病人 C DES CF 得分为(3.09±0.97)分;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近1次 HbA1 c,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8.9%(P <0.001);是授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病人授权能力尚可;护理工作者可根据授权能力干预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帮助病人发现和发展其内在潜力,从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作者:伍育宁;李小红;李涓;郭萌;程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甲状腺手术后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甲状腺手术是头颈外科常见的手术,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术后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工作的关注点,临床注意力开始倾向手术后疗效的评估、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处理,并意识到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要想获得可靠疗效必须加强手术后管理。临床观察发现,做好手术后规范化管理,建立病人随访档案,提高病人术后服药的依从性,掌握病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佳时机和剂量调整,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降低其复发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玲;李会政;崔玲;刘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改良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肺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稳定期 COPD 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仅予传统的呼吸训练,即腹式呼吸与缩唇式呼吸;观察组实施改良后的呼吸操,在传统呼吸训练的基础上综合了体能与耐力训练,实施“行走四步呼吸操”。统计病人出院6个月再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时间,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CAT)评估病人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呼吸训练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病人再发作次数、再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1个月CAT 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 CAT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 CAT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改良呼吸操训练呼吸的方法便捷,使病人更易接受,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减少了发作次数,缩短了住院天数,提升了生活品质。

    作者:余艳;韩金辉;蒋春燕;杨慧敏;崔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单体纳米银溶液直接疗法用于鼠压疮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单体纳米银溶液(Nano silver)对大鼠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15只 Wistar 大鼠在胫骨隆突内侧建立Ⅱ期压疮模型,共30处创面。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处压疮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换药治疗,观察组将创面直接暴露于330 mg/L 浓度的单体纳米银溶液中,评价两组的创面愈合率及组织学定量评价分数。[结果]对照组大鼠存活4只,死亡1只,压疮创面标本8处;观察组大鼠全部存活,创面标本10处;创面愈合率和组织学定量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相比传统治疗,压疮创面直接暴露于单体纳米银溶液治疗方案可更快促进创面的愈合,有效防治大鼠压疮继续发展。

    作者:曹娟;李秀云;隋晓娜;李春兰;唐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五家渠市社区人群慢性病疾病谱分析

    [目的]通过五家渠市辖区慢性疾病发病情况调查,了解五家渠市居民慢性病疾病谱,为政府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防控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523名五家渠市社区居民的调查资料,采用 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523名社区居民中,慢性病患病人数为918例,其中男485例,女433例,分别占患病人数的52.83%和4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8,P >0.05),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55岁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慢性病疾病谱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慢性胃肠疾病、骨关节及椎间盘疾病。[结论]五家渠市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慢性疾病上升的重要原因,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及社区医疗服务刻不容缓。

    作者:刘红;关泉峰;潘戈英;李永江;李红梅;穆继玉;秦亚萍;双卫兵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模块教学方式在基层医院 CCU 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专科护士培训方法和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对26名心血管内科工作两年以上的护士进行 CCU 护士培训,聘请院内外专家给予理论授课6个月240学时,之后在 CCU 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各轮转3个月。采用边工作边学习、自学与集中授课、案例教学法、床边教学法、亚专业课程的主修和辅修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 CCU 专科护士培养后,CCU 专科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P <0.01),培训后综合能力自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基层医院CCU 专科护士培训中实施模块式教学具有可行性,能较好地提高 CCU 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但受训护士的护理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应根据需求开展有效可行的护理科研规范化培训。

    作者:王志娟;王正中;冉华;冯翠萍;杨秀梅;刘亚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及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设置、分层培训、分层分组排班、分层考核等管理,使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短式量表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也有所提高,显著表现在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科研成果较分层管理实施前明显增加。[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明确了各层级岗位职责,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分层级人才培养及考核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实现护士病人双满意。

    作者:冯灵;汪锐;杨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应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构建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方法]首先查阅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评价的有关文献,在“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关诊疗规范制订出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评价初选指标。应用 Delphi 专家问卷法对初选的指标进行两轮函询,筛选出终的质量评价指标,同时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名专家进行函询,调查问卷回收率第1次为93.3%,第2次为96.4%,两轮调查问卷的有效率均为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70;经研究小组集体评议终确立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评价指标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3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结论]上述指标的确定遵循了权威专家的意见和相关的医疗文件,符合目前麻醉恢复室护理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孙欲敏;王丽丽;张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一种便携式体温计甩筒

    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工具由于医院内部,尤其是住院部的体温计使用频繁且量大,护士们每日需多次测量多个病人的体温,需要一次准备许多个体温计,而体温计在使用前,一般要将体温计内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对每个体温计一一准备,显然很不方便,耗时较长,效率低,另外,单个用手捏着甩也不安全,温度计容易滑落摔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了一种便携式体温计甩筒,具有结构简单、安全、使用方便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秋凤;叱干潇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在《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在《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科生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在情景教学前及教学后1周、3个月应用护理专科实习生常见护患沟通障碍场景沟通情况调查问卷及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护患沟通情景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单玉香;王松韬;唐凤平;刘佳;李静;雷金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责任制分组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制分组管理,分析其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30名护理人员分为10个责任小组,每组由1名组长、2名组员共3名人员组成,责任组负责本手术专科的器械配合与巡回配合工作、特殊器械仪器的准备工作、术前讨论、护理查房、健康宣教等工作,制定规范的责任制分组配合专科手术。将实施责任制分组管理20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未实施责任制分组管理2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术后为手术病人、手术医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意见,对比实施责任制分组管理前后各项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其运用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责任制分组护理模式前后各项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均优于实施前。[结论]实施责任制分组管理工作,提高了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病人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张琼;曾雪彬;李小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橙皮在微血管减压术后恶心与呕吐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橙皮对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 MVD 术后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以常规方法控制症状,研究组加以橙皮蘸取少量新鲜橙汁置于口唇处。持续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 h 发生恶心、呕吐的人数,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程度评分,总结疗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且严重程度较轻(P <0.05),研究组病人术后第2日食欲恢复良好。[结论]橙皮对M V D术后恶心、呕吐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吕燕;陆婷;常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留盲区的采样方法在呼吸管路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后不留盲区的监测采样方法的效果,有效控制呼吸管路清洗质量。[方法]将60套清洗消毒后的呼吸管路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套采用不留盲区的采样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对照组30套采用常规的采样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结果]研究组用 ATP 方法监测的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6.7%,细菌培养方法监测的清洗质量合格率94.4%;对照组用ATP 方法监测的清洗质量合格率100.0%,细菌培养方法监测的清洗质量合格率9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后不留盲区的监测采样方法,能够不留死角地对呼吸管路清洗质量进行监测,降低因呼吸管路清洗不合格而引起的呼吸性疾病,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国风;左疆萍;张志勇;李淑玲;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处于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6级7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实习第1个月总分高,实习第3个月总分低;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在2.5分以上;在实习第3个月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国内常模;职业价值观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临床实践行为、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较高,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相关。

    作者:郭闯;王丽芹;徐乃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改良桂蜡热敷穴位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桂蜡热敷双足涌泉穴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住院病人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给予改良桂蜡热敷双足涌泉穴法进行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对照组和观察组正中神经、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1,P =0.030)。[结论]改良桂蜡热敷穴位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作者:蚁淳;陈佩仪;金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基于分层级管理的临床护士综合能力动态评估及分析

    [目的]在护士分层级管理基础上动态评估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为提高护士综合能力与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基础上,分别对2013年5月与2014年6月 N2级~N4级临床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5项指标进行动态评估,并对得分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6月 N2级~N4级临床护士与2013年5月N2级~N4级临床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2级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明显提高(P <0.05),N3级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P <0.05),N4级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P <0.05)。[结论]在分层管理下,通过综合能力动态评估,可使护士明确自己的临床护理能力,充分调动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有利于护理人员分层使用,优化护理人员能力结构,进一步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杨志兰;甘红霞;周建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癌病人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射波刀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两组于出院前1周(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体力状况量表(ECOG)以及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NRS 评分及 ECOG 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而 GWB 评分及 QOL 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 <0.05);对照组干预后 ECOG 评分及 NRS 评分也有一定改善(P <0.05),但较观察组差。两组干预后 NRS 评分、ECOG 评分、GWB 评分及 QOL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有效减轻射波刀治疗后病人的疼痛程度、促进病人体能的恢复,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总体幸福感及生活质量。

    作者:卢幻真;吴发胜;练祖平;刘秋华;黄兰英;关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