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手术后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王玲;李会政;崔玲;刘琳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规范化管理, 探讨
摘要:甲状腺手术是头颈外科常见的手术,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术后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工作的关注点,临床注意力开始倾向手术后疗效的评估、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处理,并意识到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要想获得可靠疗效必须加强手术后管理。临床观察发现,做好手术后规范化管理,建立病人随访档案,提高病人术后服药的依从性,掌握病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佳时机和剂量调整,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降低其复发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及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设置、分层培训、分层分组排班、分层考核等管理,使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短式量表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也有所提高,显著表现在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科研成果较分层管理实施前明显增加。[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明确了各层级岗位职责,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分层级人才培养及考核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实现护士病人双满意。

    作者:冯灵;汪锐;杨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在《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在《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科生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在情景教学前及教学后1周、3个月应用护理专科实习生常见护患沟通障碍场景沟通情况调查问卷及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护患沟通情景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单玉香;王松韬;唐凤平;刘佳;李静;雷金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29.30±7.76)分,88%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照顾者健康状况、自觉病情严重度、空腹血糖、职业、支付能力。[结论]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云;何红;张晓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妊娠晚期妇女饮食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饮食习惯及行为,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妊娠晚期妇女合理营养,保证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50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妊娠晚期妇女年龄18岁~34岁;孕妇及其丈夫的文化程度均较高;初产妇和经产妇各占约50%;主要照顾孕妇的人是其母亲,其次是丈夫;孕妇的母亲和婆婆的文化程度均偏低,超过50%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90%的孕妇以谷类为主食,喜欢的食物是水果和蔬菜,不喜欢的食物是动物内脏、豆类及豆制品。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接近推荐量,其中糖类、蛋白质均低于推荐量,而脂肪摄入超过推荐量。在食物选择上,妊娠晚期妇女进食谷类、奶类、水产品、豆类量不足,尤其是豆类的摄入量不到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进食水果、坚果太多,尤其是水果的含量为推荐值的152.7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摄入的总能量能满足孕妇需要,但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强化营养指导,帮助孕妇合理选择食物,保证营养需求。

    作者:刘怡;罗碧如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对社区老年人实施 PBL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满意度的影响,为建立高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本社区老年人2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采用 PBL 健康教育模式;主要评估干预后两组健康行为状况、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和不滥用药物行为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和满意度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躯体感觉、生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健康认识等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BL 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提高老年人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洪艳群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模块教学方式在基层医院 CCU 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专科护士培训方法和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对26名心血管内科工作两年以上的护士进行 CCU 护士培训,聘请院内外专家给予理论授课6个月240学时,之后在 CCU 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各轮转3个月。采用边工作边学习、自学与集中授课、案例教学法、床边教学法、亚专业课程的主修和辅修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 CCU 专科护士培养后,CCU 专科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P <0.01),培训后综合能力自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基层医院CCU 专科护士培训中实施模块式教学具有可行性,能较好地提高 CCU 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但受训护士的护理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应根据需求开展有效可行的护理科研规范化培训。

    作者:王志娟;王正中;冉华;冯翠萍;杨秀梅;刘亚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改良桂蜡热敷穴位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桂蜡热敷双足涌泉穴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住院病人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给予改良桂蜡热敷双足涌泉穴法进行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对照组和观察组正中神经、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1,P =0.030)。[结论]改良桂蜡热敷穴位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作者:蚁淳;陈佩仪;金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处于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6级7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实习第1个月总分高,实习第3个月总分低;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在2.5分以上;在实习第3个月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国内常模;职业价值观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临床实践行为、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较高,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相关。

    作者:郭闯;王丽芹;徐乃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乳腺癌病人智谋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智谋状况,分析影响智谋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病人一般状况调查表、中文版智谋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调查330例乳腺癌病人,分析病人智谋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乳腺癌病人智谋总分为(65.7±22.9)分,其中个人智谋为(37.0±13.6)分,社会智谋为(28.7±11.2)分,不同文化程度及消费水平的乳腺癌病人的个人智谋分值、社会智谋分值及智谋总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病人个人智谋分值、社会智谋分值、智谋总分值与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各因子分值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智谋状况有利于改善乳腺癌病人生理及心理状况,低学历及低消费水平的乳腺癌病人智谋状况较差,应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

    作者:吴美华;刘雅清;柯熹;邓燕萍;林朝春;何晓华;林梅榕;林佳;林云月;杨华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实施俯卧位通气的疗效观察与风险管理

    [目的]观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实施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效果,规范俯卧位通气期间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对8例中重度 ARDS 病人实施了俯卧位通气,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血气分析以了解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计算氧合指数(PaO 2/FiO 2)以及治疗前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俯卧位期间发生的风险事件。[结果]8例病人共实施41例次俯卧位通气,41例次俯卧位通气中35例次(85.37%)PaO 2/FiO 2较前上升,29例次(70.73%)上升幅度超过10%。俯卧位通气后给氧浓度明显下降,PaO 2、氧合指数显著上升(P <0.05),PaCO 2较前下降(P <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风险事件14例次,5例存活(62.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中重度ARDS 病人的氧合,但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充分的评估,管道维护,病情监测、气道管理、胃肠道管理、皮肤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美兰;王小燕;徐静;严颖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后手术室外来器械不合格率从12.41%降到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医生对外来器械的满意度从85.93%提高到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合格率,增加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张莹莹;唐美玲;杨鑫鑫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改良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肺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稳定期 COPD 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仅予传统的呼吸训练,即腹式呼吸与缩唇式呼吸;观察组实施改良后的呼吸操,在传统呼吸训练的基础上综合了体能与耐力训练,实施“行走四步呼吸操”。统计病人出院6个月再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时间,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CAT)评估病人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呼吸训练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病人再发作次数、再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1个月CAT 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 CAT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 CAT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改良呼吸操训练呼吸的方法便捷,使病人更易接受,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减少了发作次数,缩短了住院天数,提升了生活品质。

    作者:余艳;韩金辉;蒋春燕;杨慧敏;崔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ATC 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诊断、培训、督导(ATC)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全院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引入 ATC 培训模式,以2012年9月—2013年9月传统培训模式作为对照。从护士和培训师满意度、培训护士对内容掌握度、培训护士积极性、护士长和医师对护士工作态度与能力以及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种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价 ATC 培训模式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结果]与传统模式相比较,采用 ATC 培训模式后护士和培训师满意度、护士长和医师对护士工作态度与能力评价、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护士理论考核合格率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1.2%,技能考核合格率提高了9.1%;培训护士积极性调查中问卷回收率达到86.4%,出勤率达91.4%,说明护理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明显提高。[结论]ATC 培训模式可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红梅;郭庆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药坐浴联合龙珠软膏纱布外敷治疗肛瘘手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联合龙珠软膏纱布外用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肛瘘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在术后次日排便完毕,观察组采用中药坐浴,龙珠软膏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评价两组疼痛程度、肛门水肿、伤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排便坐浴换药后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伤口水肿发生率及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1);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外加龙珠软膏纱布外用可减轻肛瘘术后疼痛及肛门水肿,预防伤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传英;熊玲;何琴;郑双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对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对待老年人态度的影响,探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方法]采用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对110名参加四川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分别于老年人模拟体验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学员模拟体验前 KAOP 总分为99分~194分(150.92分±18.91分),>136分的96人(87.27%);模拟体验后 KAOP 总分为100分~207分(164.00分±20.35分),>136分的101人(91.82%);模拟体验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 KAOP 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2,P <0.05)。[结论]运用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培训老年专科护士,可改善学员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

    作者:黄兆晶;张雪梅;陈茜;胡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癌病人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射波刀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两组于出院前1周(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体力状况量表(ECOG)以及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NRS 评分及 ECOG 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而 GWB 评分及 QOL 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 <0.05);对照组干预后 ECOG 评分及 NRS 评分也有一定改善(P <0.05),但较观察组差。两组干预后 NRS 评分、ECOG 评分、GWB 评分及 QOL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有效减轻射波刀治疗后病人的疼痛程度、促进病人体能的恢复,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总体幸福感及生活质量。

    作者:卢幻真;吴发胜;练祖平;刘秋华;黄兰英;关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全膝置换术后负压引流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负压引流强度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病人双盲随机分为高负压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负压引流组切口血肿的发生率低于低负压组(P =0.034),而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高血压、输血量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与低负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高负压引流安全可靠利于伤口引流。

    作者:史一欣;董顺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应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构建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方法]首先查阅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评价的有关文献,在“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关诊疗规范制订出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评价初选指标。应用 Delphi 专家问卷法对初选的指标进行两轮函询,筛选出终的质量评价指标,同时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名专家进行函询,调查问卷回收率第1次为93.3%,第2次为96.4%,两轮调查问卷的有效率均为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70;经研究小组集体评议终确立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评价指标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3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结论]上述指标的确定遵循了权威专家的意见和相关的医疗文件,符合目前麻醉恢复室护理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孙欲敏;王丽丽;张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留盲区的采样方法在呼吸管路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后不留盲区的监测采样方法的效果,有效控制呼吸管路清洗质量。[方法]将60套清洗消毒后的呼吸管路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套采用不留盲区的采样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对照组30套采用常规的采样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结果]研究组用 ATP 方法监测的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6.7%,细菌培养方法监测的清洗质量合格率94.4%;对照组用ATP 方法监测的清洗质量合格率100.0%,细菌培养方法监测的清洗质量合格率9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后不留盲区的监测采样方法,能够不留死角地对呼吸管路清洗质量进行监测,降低因呼吸管路清洗不合格而引起的呼吸性疾病,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国风;左疆萍;张志勇;李淑玲;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化疗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病人化疗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化疗期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按照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试验组病人在化疗期症状控制、疗效、病人满( P<0.05 P<0.01)。[]。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或结论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胃癌化疗期病人的症状。

    作者:修闽宁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