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郭闯;王丽芹;徐乃伟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职业价值观, 应对方式, 临床实践行为,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处于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6级7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实习第1个月总分高,实习第3个月总分低;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在2.5分以上;在实习第3个月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国内常模;职业价值观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临床实践行为、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较高,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相关。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模块教学方式在基层医院 CCU 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专科护士培训方法和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对26名心血管内科工作两年以上的护士进行 CCU 护士培训,聘请院内外专家给予理论授课6个月240学时,之后在 CCU 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各轮转3个月。采用边工作边学习、自学与集中授课、案例教学法、床边教学法、亚专业课程的主修和辅修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 CCU 专科护士培养后,CCU 专科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P <0.01),培训后综合能力自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基层医院CCU 专科护士培训中实施模块式教学具有可行性,能较好地提高 CCU 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但受训护士的护理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应根据需求开展有效可行的护理科研规范化培训。

    作者:王志娟;王正中;冉华;冯翠萍;杨秀梅;刘亚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妊娠晚期妇女饮食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饮食习惯及行为,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妊娠晚期妇女合理营养,保证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50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妊娠晚期妇女年龄18岁~34岁;孕妇及其丈夫的文化程度均较高;初产妇和经产妇各占约50%;主要照顾孕妇的人是其母亲,其次是丈夫;孕妇的母亲和婆婆的文化程度均偏低,超过50%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90%的孕妇以谷类为主食,喜欢的食物是水果和蔬菜,不喜欢的食物是动物内脏、豆类及豆制品。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接近推荐量,其中糖类、蛋白质均低于推荐量,而脂肪摄入超过推荐量。在食物选择上,妊娠晚期妇女进食谷类、奶类、水产品、豆类量不足,尤其是豆类的摄入量不到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进食水果、坚果太多,尤其是水果的含量为推荐值的152.7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摄入的总能量能满足孕妇需要,但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强化营养指导,帮助孕妇合理选择食物,保证营养需求。

    作者:刘怡;罗碧如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以临床综合能力为导向的本科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目的]改进护理教学,培养具有临床综合能力、符合护理岗位需要的准护士。[方法]以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方法;教改组采用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参照自行设计的综合能力培养课程分布量化指标实施管理,并改革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结果]教改组学生对改革的赞同率为82.1%~96.6%;教改组在毕业成绩、获奖人次、优秀实习生人数、就业医院等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能力要素考评各项目难度系数0.632~0.740,区分度为0.304~0.680。[结论]教改组学生对改革的赞同率高,能力要素考评的难易度适中,区分度良好;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改革考试方式,可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和素质。

    作者:敖薪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29.30±7.76)分,88%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照顾者健康状况、自觉病情严重度、空腹血糖、职业、支付能力。[结论]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云;何红;张晓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乳腺癌病人智谋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智谋状况,分析影响智谋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病人一般状况调查表、中文版智谋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调查330例乳腺癌病人,分析病人智谋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乳腺癌病人智谋总分为(65.7±22.9)分,其中个人智谋为(37.0±13.6)分,社会智谋为(28.7±11.2)分,不同文化程度及消费水平的乳腺癌病人的个人智谋分值、社会智谋分值及智谋总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病人个人智谋分值、社会智谋分值、智谋总分值与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各因子分值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智谋状况有利于改善乳腺癌病人生理及心理状况,低学历及低消费水平的乳腺癌病人智谋状况较差,应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

    作者:吴美华;刘雅清;柯熹;邓燕萍;林朝春;何晓华;林梅榕;林佳;林云月;杨华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对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对待老年人态度的影响,探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方法]采用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对110名参加四川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分别于老年人模拟体验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学员模拟体验前 KAOP 总分为99分~194分(150.92分±18.91分),>136分的96人(87.27%);模拟体验后 KAOP 总分为100分~207分(164.00分±20.35分),>136分的101人(91.82%);模拟体验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 KAOP 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2,P <0.05)。[结论]运用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培训老年专科护士,可改善学员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

    作者:黄兆晶;张雪梅;陈茜;胡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及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及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抽取在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住院的乳腺癌病人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乳腺肿瘤常规管理模式,干预组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干预前后分别采用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量表及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进行生存质量、疾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结果]干预组生存质量得分干预前为(44.90±8.82)分、干预后为(49.63±6.72)分,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干预前为(46.19±10.21)分、干预后为(43.25±13.80)分;干预组疾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干预前为(58.47±6.19)分、干预后为(70.33±4.86)分,对照组疾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干预前为(57.31±9.30)分、干预后为(53.19±12.98)分;两组生存质量、疾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79,P =0.030)分;干预组干预前后疾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9,P =0.000);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疾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能改善乳腺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和疾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彭翠娥;王卫红;李赞;谌永毅;陈小兵;蔡歆;彭小伟;杨丽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全膝置换术后负压引流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负压引流强度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病人双盲随机分为高负压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负压引流组切口血肿的发生率低于低负压组(P =0.034),而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高血压、输血量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与低负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高负压引流安全可靠利于伤口引流。

    作者:史一欣;董顺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应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构建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方法]首先查阅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评价的有关文献,在“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关诊疗规范制订出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评价初选指标。应用 Delphi 专家问卷法对初选的指标进行两轮函询,筛选出终的质量评价指标,同时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名专家进行函询,调查问卷回收率第1次为93.3%,第2次为96.4%,两轮调查问卷的有效率均为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70;经研究小组集体评议终确立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评价指标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3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结论]上述指标的确定遵循了权威专家的意见和相关的医疗文件,符合目前麻醉恢复室护理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孙欲敏;王丽丽;张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气管套管吸氧湿化转接装置的制作与临床应用研究

    使用人工气道病人,在脱机过程中,常使用湿化气道和给氧方式用以辅助病人进行呼吸与气管的湿化[1],如果湿化不到位,可造成排痰不畅,痰痂形成,进而发生肺部感染[2,3],然而气管套管上没有专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只能将氧气管及湿化管固定于气管套管内。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将氧气管或湿化管端部压入气管套管内时,必然会造成氧气管或湿化管的弯折,以致管内气流不通畅;吸痰时,反复要将两管从导管内取出,吸痰后又需重新放回固定,增加了感染机会;且更容易发生两管的滑脱,无法保证给氧及湿化效果。陆艳娇等[4]发明的多功能新型气管导管是将两管接头开口于气管套管两侧,使用期间痰液容易堵塞两管开口且无法更换。我们制作的气管套管吸氧湿化转接装置为外置装置,能有效解决气管套管给氧、湿化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容;刘婧桓;薛云娜;霍春暖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信息支持对住院艾滋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艾滋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选的120例艾滋病病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于入院当天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估心理健康状态。对照组只接受病房医护人员提供的一般指导,干预组接受与病人疾病和康复相关的信息支持,出院时应用 SCL 90重新测评。[结果]干预后两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艾滋病病人住院期间进行信息支持干预,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作者:邓英丽;潘彩芳;韦文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糖尿病病人授权评价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2型住院糖尿病病人授权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糖尿病压力评价量表中文版(C DES SF),对346例住院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病人 C DES CF 得分为(3.09±0.97)分;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近1次 HbA1 c,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8.9%(P <0.001);是授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病人授权能力尚可;护理工作者可根据授权能力干预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帮助病人发现和发展其内在潜力,从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作者:伍育宁;李小红;李涓;郭萌;程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后手术室外来器械不合格率从12.41%降到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医生对外来器械的满意度从85.93%提高到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合格率,增加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张莹莹;唐美玲;杨鑫鑫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处于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6级7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实习第1个月总分高,实习第3个月总分低;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在2.5分以上;在实习第3个月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国内常模;职业价值观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临床实践行为、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较高,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相关。

    作者:郭闯;王丽芹;徐乃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基于分层级管理的临床护士综合能力动态评估及分析

    [目的]在护士分层级管理基础上动态评估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为提高护士综合能力与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基础上,分别对2013年5月与2014年6月 N2级~N4级临床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5项指标进行动态评估,并对得分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6月 N2级~N4级临床护士与2013年5月N2级~N4级临床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2级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明显提高(P <0.05),N3级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P <0.05),N4级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P <0.05)。[结论]在分层管理下,通过综合能力动态评估,可使护士明确自己的临床护理能力,充分调动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有利于护理人员分层使用,优化护理人员能力结构,进一步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杨志兰;甘红霞;周建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橙皮在微血管减压术后恶心与呕吐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橙皮对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 MVD 术后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以常规方法控制症状,研究组加以橙皮蘸取少量新鲜橙汁置于口唇处。持续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 h 发生恶心、呕吐的人数,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程度评分,总结疗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且严重程度较轻(P <0.05),研究组病人术后第2日食欲恢复良好。[结论]橙皮对M V D术后恶心、呕吐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吕燕;陆婷;常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改良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肺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稳定期 COPD 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仅予传统的呼吸训练,即腹式呼吸与缩唇式呼吸;观察组实施改良后的呼吸操,在传统呼吸训练的基础上综合了体能与耐力训练,实施“行走四步呼吸操”。统计病人出院6个月再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时间,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CAT)评估病人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呼吸训练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病人再发作次数、再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1个月CAT 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 CAT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 CAT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改良呼吸操训练呼吸的方法便捷,使病人更易接受,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减少了发作次数,缩短了住院天数,提升了生活品质。

    作者:余艳;韩金辉;蒋春燕;杨慧敏;崔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改良桂蜡热敷穴位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桂蜡热敷双足涌泉穴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住院病人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给予改良桂蜡热敷双足涌泉穴法进行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对照组和观察组正中神经、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1,P =0.030)。[结论]改良桂蜡热敷穴位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作者:蚁淳;陈佩仪;金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肾脏科ICU 获得性衰弱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防肾脏科 ICU 病人发生获得性衰弱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肾脏科 ICU 2013年1月—2013年12月6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作为观察组,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抽取的2012年1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对照组)发生获得性衰弱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研究的第4天、第7天、第10天发生获得性衰弱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预防肾脏科 ICU 病人获得性衰弱的发生。

    作者:王迎晓;王芳;金宗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病人分流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病人分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胸痛”病人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评分和就诊效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就诊顺序、就诊秩序、就诊时间和服务质量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病人在获得决定性治疗、医生接诊、开始用药和相关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应用在急诊胸痛病人分流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就诊处理效率。

    作者:李苹;黎春常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