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容;刘婧桓;薛云娜;霍春暖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饮食习惯及行为,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妊娠晚期妇女合理营养,保证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50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妊娠晚期妇女年龄18岁~34岁;孕妇及其丈夫的文化程度均较高;初产妇和经产妇各占约50%;主要照顾孕妇的人是其母亲,其次是丈夫;孕妇的母亲和婆婆的文化程度均偏低,超过50%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90%的孕妇以谷类为主食,喜欢的食物是水果和蔬菜,不喜欢的食物是动物内脏、豆类及豆制品。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接近推荐量,其中糖类、蛋白质均低于推荐量,而脂肪摄入超过推荐量。在食物选择上,妊娠晚期妇女进食谷类、奶类、水产品、豆类量不足,尤其是豆类的摄入量不到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进食水果、坚果太多,尤其是水果的含量为推荐值的152.7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摄入的总能量能满足孕妇需要,但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强化营养指导,帮助孕妇合理选择食物,保证营养需求。
作者:刘怡;罗碧如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后手术室外来器械不合格率从12.41%降到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医生对外来器械的满意度从85.93%提高到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合格率,增加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张莹莹;唐美玲;杨鑫鑫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癌病人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射波刀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两组于出院前1周(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体力状况量表(ECOG)以及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NRS 评分及 ECOG 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而 GWB 评分及 QOL 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 <0.05);对照组干预后 ECOG 评分及 NRS 评分也有一定改善(P <0.05),但较观察组差。两组干预后 NRS 评分、ECOG 评分、GWB 评分及 QOL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有效减轻射波刀治疗后病人的疼痛程度、促进病人体能的恢复,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总体幸福感及生活质量。
作者:卢幻真;吴发胜;练祖平;刘秋华;黄兰英;关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病人分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胸痛”病人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评分和就诊效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就诊顺序、就诊秩序、就诊时间和服务质量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病人在获得决定性治疗、医生接诊、开始用药和相关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应用在急诊胸痛病人分流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就诊处理效率。
作者:李苹;黎春常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2型住院糖尿病病人授权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糖尿病压力评价量表中文版(C DES SF),对346例住院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病人 C DES CF 得分为(3.09±0.97)分;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近1次 HbA1 c,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8.9%(P <0.001);是授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病人授权能力尚可;护理工作者可根据授权能力干预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帮助病人发现和发展其内在潜力,从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作者:伍育宁;李小红;李涓;郭萌;程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在护士分层级管理基础上动态评估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为提高护士综合能力与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基础上,分别对2013年5月与2014年6月 N2级~N4级临床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5项指标进行动态评估,并对得分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6月 N2级~N4级临床护士与2013年5月N2级~N4级临床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2级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明显提高(P <0.05),N3级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P <0.05),N4级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P <0.05)。[结论]在分层管理下,通过综合能力动态评估,可使护士明确自己的临床护理能力,充分调动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有利于护理人员分层使用,优化护理人员能力结构,进一步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杨志兰;甘红霞;周建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工具由于医院内部,尤其是住院部的体温计使用频繁且量大,护士们每日需多次测量多个病人的体温,需要一次准备许多个体温计,而体温计在使用前,一般要将体温计内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对每个体温计一一准备,显然很不方便,耗时较长,效率低,另外,单个用手捏着甩也不安全,温度计容易滑落摔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了一种便携式体温计甩筒,具有结构简单、安全、使用方便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秋凤;叱干潇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缝合固定和免缝固定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方法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导管移位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2例病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放置蝶形固定翼,在蝶形固定翼的两侧缝线固定;试验组采用免缝导管固定方法,外加一条特制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固定。评估穿刺部位的局部情况、外周静脉血和中心静脉血培养结果、导管尖端培养结果及导管移位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 P =0.015);两组病人导管移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1,P =0.171)。[结论]免缝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效果良好,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具有很好的粘贴力,有效防止导管移位,适用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固定。
作者:陈少珍;冯黎;陈利芬;成守珍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甲状腺手术是头颈外科常见的手术,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术后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工作的关注点,临床注意力开始倾向手术后疗效的评估、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处理,并意识到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要想获得可靠疗效必须加强手术后管理。临床观察发现,做好手术后规范化管理,建立病人随访档案,提高病人术后服药的依从性,掌握病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佳时机和剂量调整,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降低其复发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玲;李会政;崔玲;刘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对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对待老年人态度的影响,探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方法]采用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对110名参加四川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分别于老年人模拟体验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学员模拟体验前 KAOP 总分为99分~194分(150.92分±18.91分),>136分的96人(87.27%);模拟体验后 KAOP 总分为100分~207分(164.00分±20.35分),>136分的101人(91.82%);模拟体验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 KAOP 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2,P <0.05)。[结论]运用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培训老年专科护士,可改善学员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
作者:黄兆晶;张雪梅;陈茜;胡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通过五家渠市辖区慢性疾病发病情况调查,了解五家渠市居民慢性病疾病谱,为政府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防控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523名五家渠市社区居民的调查资料,采用 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523名社区居民中,慢性病患病人数为918例,其中男485例,女433例,分别占患病人数的52.83%和4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8,P >0.05),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55岁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慢性病疾病谱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慢性胃肠疾病、骨关节及椎间盘疾病。[结论]五家渠市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慢性疾病上升的重要原因,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及社区医疗服务刻不容缓。
作者:刘红;关泉峰;潘戈英;李永江;李红梅;穆继玉;秦亚萍;双卫兵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单体纳米银溶液(Nano silver)对大鼠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15只 Wistar 大鼠在胫骨隆突内侧建立Ⅱ期压疮模型,共30处创面。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处压疮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换药治疗,观察组将创面直接暴露于330 mg/L 浓度的单体纳米银溶液中,评价两组的创面愈合率及组织学定量评价分数。[结果]对照组大鼠存活4只,死亡1只,压疮创面标本8处;观察组大鼠全部存活,创面标本10处;创面愈合率和组织学定量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相比传统治疗,压疮创面直接暴露于单体纳米银溶液治疗方案可更快促进创面的愈合,有效防治大鼠压疮继续发展。
作者:曹娟;李秀云;隋晓娜;李春兰;唐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橙皮对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 MVD 术后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以常规方法控制症状,研究组加以橙皮蘸取少量新鲜橙汁置于口唇处。持续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 h 发生恶心、呕吐的人数,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程度评分,总结疗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且严重程度较轻(P <0.05),研究组病人术后第2日食欲恢复良好。[结论]橙皮对M V D术后恶心、呕吐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吕燕;陆婷;常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在《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科生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在情景教学前及教学后1周、3个月应用护理专科实习生常见护患沟通障碍场景沟通情况调查问卷及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护患沟通情景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单玉香;王松韬;唐凤平;刘佳;李静;雷金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调查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29.30±7.76)分,88%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照顾者健康状况、自觉病情严重度、空腹血糖、职业、支付能力。[结论]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云;何红;张晓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处于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6级7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实习第1个月总分高,实习第3个月总分低;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在2.5分以上;在实习第3个月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国内常模;职业价值观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临床实践行为、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较高,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相关。
作者:郭闯;王丽芹;徐乃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调查60例门诊中重度癌痛病人镇痛疗效及生活质量状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择门诊60例中重度癌痛病人,合理规范使用镇痛药物,利用简明疼痛调查量表(BPI)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 C30)对病人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病人药物治疗后疼痛数字强度分级法(NRS)评分较治疗前低(P <0.05)。主要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排尿困难、嗜睡、瘙痒等,QOL C30量表6项功能指标及总体健康、总体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及总体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后两阶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癌痛病人治疗后主要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应得到长期关注。
作者:施如春;吉爱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联合龙珠软膏纱布外用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肛瘘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在术后次日排便完毕,观察组采用中药坐浴,龙珠软膏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评价两组疼痛程度、肛门水肿、伤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排便坐浴换药后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伤口水肿发生率及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1);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外加龙珠软膏纱布外用可减轻肛瘘术后疼痛及肛门水肿,预防伤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传英;熊玲;何琴;郑双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预防肾脏科 ICU 病人发生获得性衰弱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肾脏科 ICU 2013年1月—2013年12月6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作为观察组,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抽取的2012年1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对照组)发生获得性衰弱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研究的第4天、第7天、第10天发生获得性衰弱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预防肾脏科 ICU 病人获得性衰弱的发生。
作者:王迎晓;王芳;金宗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及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设置、分层培训、分层分组排班、分层考核等管理,使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短式量表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也有所提高,显著表现在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科研成果较分层管理实施前明显增加。[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明确了各层级岗位职责,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分层级人才培养及考核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实现护士病人双满意。
作者:冯灵;汪锐;杨蓉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