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燕;陆婷;常青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后手术室外来器械不合格率从12.41%降到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医生对外来器械的满意度从85.93%提高到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合格率,增加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张莹莹;唐美玲;杨鑫鑫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使用人工气道病人,在脱机过程中,常使用湿化气道和给氧方式用以辅助病人进行呼吸与气管的湿化[1],如果湿化不到位,可造成排痰不畅,痰痂形成,进而发生肺部感染[2,3],然而气管套管上没有专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只能将氧气管及湿化管固定于气管套管内。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将氧气管或湿化管端部压入气管套管内时,必然会造成氧气管或湿化管的弯折,以致管内气流不通畅;吸痰时,反复要将两管从导管内取出,吸痰后又需重新放回固定,增加了感染机会;且更容易发生两管的滑脱,无法保证给氧及湿化效果。陆艳娇等[4]发明的多功能新型气管导管是将两管接头开口于气管套管两侧,使用期间痰液容易堵塞两管开口且无法更换。我们制作的气管套管吸氧湿化转接装置为外置装置,能有效解决气管套管给氧、湿化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容;刘婧桓;薛云娜;霍春暖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及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设置、分层培训、分层分组排班、分层考核等管理,使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短式量表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也有所提高,显著表现在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科研成果较分层管理实施前明显增加。[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明确了各层级岗位职责,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分层级人才培养及考核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实现护士病人双满意。
作者:冯灵;汪锐;杨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处于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6级7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实习第1个月总分高,实习第3个月总分低;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在2.5分以上;在实习第3个月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国内常模;职业价值观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临床实践行为、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较高,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临床实践行为相关。
作者:郭闯;王丽芹;徐乃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病人膀胱测压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症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117例 SCI 病人进行膀胱测压检查,分为有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组(AD 组)与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组(SAD 组)。统计两组测量前收缩压、测量前舒张压、高收缩压、高舒张压、收缩压升高速度、舒张压升高速度并比较。[结果]AD组和SAD组的舒张压升高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测量前收缩压、测量前舒张压、高收缩压、高舒张压、收缩压升高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AD 组舒张压升高速度较 SAD 组高。[结论]脊髓损伤病人膀胱测压时有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病人的舒张压升高速度高于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病人。
作者:袁丽秀;苏义基;应燕萍;张莉;陈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在护士分层级管理基础上动态评估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为提高护士综合能力与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基础上,分别对2013年5月与2014年6月 N2级~N4级临床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护理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5项指标进行动态评估,并对得分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6月 N2级~N4级临床护士与2013年5月N2级~N4级临床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2级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明显提高(P <0.05),N3级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P <0.05),N4级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P <0.05)。[结论]在分层管理下,通过综合能力动态评估,可使护士明确自己的临床护理能力,充分调动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有利于护理人员分层使用,优化护理人员能力结构,进一步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杨志兰;甘红霞;周建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调查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00例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29.30±7.76)分,88%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照顾者健康状况、自觉病情严重度、空腹血糖、职业、支付能力。[结论]糖尿病中、高危足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云;何红;张晓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艾滋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选的120例艾滋病病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于入院当天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估心理健康状态。对照组只接受病房医护人员提供的一般指导,干预组接受与病人疾病和康复相关的信息支持,出院时应用 SCL 90重新测评。[结果]干预后两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艾滋病病人住院期间进行信息支持干预,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作者:邓英丽;潘彩芳;韦文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智谋状况,分析影响智谋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病人一般状况调查表、中文版智谋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调查330例乳腺癌病人,分析病人智谋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乳腺癌病人智谋总分为(65.7±22.9)分,其中个人智谋为(37.0±13.6)分,社会智谋为(28.7±11.2)分,不同文化程度及消费水平的乳腺癌病人的个人智谋分值、社会智谋分值及智谋总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病人个人智谋分值、社会智谋分值、智谋总分值与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各因子分值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智谋状况有利于改善乳腺癌病人生理及心理状况,低学历及低消费水平的乳腺癌病人智谋状况较差,应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
作者:吴美华;刘雅清;柯熹;邓燕萍;林朝春;何晓华;林梅榕;林佳;林云月;杨华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稳定期 COPD 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仅予传统的呼吸训练,即腹式呼吸与缩唇式呼吸;观察组实施改良后的呼吸操,在传统呼吸训练的基础上综合了体能与耐力训练,实施“行走四步呼吸操”。统计病人出院6个月再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时间,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CAT)评估病人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呼吸训练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病人再发作次数、再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1个月CAT 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 CAT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 CAT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改良呼吸操训练呼吸的方法便捷,使病人更易接受,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减少了发作次数,缩短了住院天数,提升了生活品质。
作者:余艳;韩金辉;蒋春燕;杨慧敏;崔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2型住院糖尿病病人授权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糖尿病压力评价量表中文版(C DES SF),对346例住院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病人 C DES CF 得分为(3.09±0.97)分;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近1次 HbA1 c,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8.9%(P <0.001);是授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病人授权能力尚可;护理工作者可根据授权能力干预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帮助病人发现和发展其内在潜力,从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作者:伍育宁;李小红;李涓;郭萌;程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在《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科生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在情景教学前及教学后1周、3个月应用护理专科实习生常见护患沟通障碍场景沟通情况调查问卷及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护患沟通情景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单玉香;王松韬;唐凤平;刘佳;李静;雷金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对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对待老年人态度的影响,探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方法]采用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对110名参加四川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分别于老年人模拟体验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学员模拟体验前 KAOP 总分为99分~194分(150.92分±18.91分),>136分的96人(87.27%);模拟体验后 KAOP 总分为100分~207分(164.00分±20.35分),>136分的101人(91.82%);模拟体验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 KAOP 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2,P <0.05)。[结论]运用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培训老年专科护士,可改善学员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
作者:黄兆晶;张雪梅;陈茜;胡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甲状腺手术是头颈外科常见的手术,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术后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工作的关注点,临床注意力开始倾向手术后疗效的评估、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处理,并意识到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要想获得可靠疗效必须加强手术后管理。临床观察发现,做好手术后规范化管理,建立病人随访档案,提高病人术后服药的依从性,掌握病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佳时机和剂量调整,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降低其复发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玲;李会政;崔玲;刘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工具由于医院内部,尤其是住院部的体温计使用频繁且量大,护士们每日需多次测量多个病人的体温,需要一次准备许多个体温计,而体温计在使用前,一般要将体温计内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对每个体温计一一准备,显然很不方便,耗时较长,效率低,另外,单个用手捏着甩也不安全,温度计容易滑落摔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了一种便携式体温计甩筒,具有结构简单、安全、使用方便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秋凤;叱干潇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实施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效果,规范俯卧位通气期间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对8例中重度 ARDS 病人实施了俯卧位通气,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血气分析以了解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计算氧合指数(PaO 2/FiO 2)以及治疗前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俯卧位期间发生的风险事件。[结果]8例病人共实施41例次俯卧位通气,41例次俯卧位通气中35例次(85.37%)PaO 2/FiO 2较前上升,29例次(70.73%)上升幅度超过10%。俯卧位通气后给氧浓度明显下降,PaO 2、氧合指数显著上升(P <0.05),PaCO 2较前下降(P <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风险事件14例次,5例存活(62.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中重度ARDS 病人的氧合,但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充分的评估,管道维护,病情监测、气道管理、胃肠道管理、皮肤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美兰;王小燕;徐静;严颖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诊断、培训、督导(ATC)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全院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引入 ATC 培训模式,以2012年9月—2013年9月传统培训模式作为对照。从护士和培训师满意度、培训护士对内容掌握度、培训护士积极性、护士长和医师对护士工作态度与能力以及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种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价 ATC 培训模式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结果]与传统模式相比较,采用 ATC 培训模式后护士和培训师满意度、护士长和医师对护士工作态度与能力评价、住院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护士理论考核合格率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1.2%,技能考核合格率提高了9.1%;培训护士积极性调查中问卷回收率达到86.4%,出勤率达91.4%,说明护理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明显提高。[结论]ATC 培训模式可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红梅;郭庆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单体纳米银溶液(Nano silver)对大鼠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15只 Wistar 大鼠在胫骨隆突内侧建立Ⅱ期压疮模型,共30处创面。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处压疮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换药治疗,观察组将创面直接暴露于330 mg/L 浓度的单体纳米银溶液中,评价两组的创面愈合率及组织学定量评价分数。[结果]对照组大鼠存活4只,死亡1只,压疮创面标本8处;观察组大鼠全部存活,创面标本10处;创面愈合率和组织学定量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相比传统治疗,压疮创面直接暴露于单体纳米银溶液治疗方案可更快促进创面的愈合,有效防治大鼠压疮继续发展。
作者:曹娟;李秀云;隋晓娜;李春兰;唐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联合龙珠软膏纱布外用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肛瘘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在术后次日排便完毕,观察组采用中药坐浴,龙珠软膏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评价两组疼痛程度、肛门水肿、伤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排便坐浴换药后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伤口水肿发生率及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1);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外加龙珠软膏纱布外用可减轻肛瘘术后疼痛及肛门水肿,预防伤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传英;熊玲;何琴;郑双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递增式喊数法配合拉玛泽屏气用力在初产妇第二产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宫口开全后在屏气用力时采取递增式喊数法联合拉玛泽屏气用力,对照组宫口开全后按常规方法指导产妇向下屏气用力使用腹压。比较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心理变化、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 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会阴侧切5例、新生儿窒息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产时恐惧心理明显减轻(P <0.05)。[结论]递增式喊数法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保持屏气用力时间,降低对分娩的不适感,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有效的助产方法。
作者:袁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