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艳;施俊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的心理韧性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为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中文版 Conner Davis 韧性量表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对大学二年级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3.54分±0.45分,心理韧性得分2.69分±0.42分;外向型护生的学习动机、人际沟通、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及心理韧性较内向型护生强;不同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护生的心理韧性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无差异;心理韧性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心理韧性对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解释量为23.2%。[结论]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心理韧性均较弱,护理教育者应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护生的心理韧性,从而促进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养护生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李艳;袁杰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对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8次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比较两组护士的情绪智力和临床沟通能力。[结果]试验组护士情绪智力各维度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中的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定病人问题、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维度得分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共同参与维度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临床护士进行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水平,并能改善其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郭婷;隋树杰;于方;聂世俊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精神分裂症并高血压病人的失眠、精神症状、血压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并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而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均接受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的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高血压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改善睡眠、精神症状,有助于稳定血压和康复。
作者:钟红英;谢小玲;武莹英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沐舒坦(盐酸氨溴索)在肺癌围术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不同剂量沐舒坦在肺癌围术期应用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8月1日,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终共纳入7篇中文文献,包括523例病人(大剂量组271例,常规剂量组252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大剂量氨溴索显著降低肺不张发生率相对风险比[RR =0.22,5%CI (0.12,0.41)]、肺部感染发生率相对风险比[RR=0.33,5%CI (0.21,0.53)]、总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相对风险比[RR=0.28,5%CI (0.20,0.40)],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WMD =-1.69,5%CI (-2.19,-1.19)]和术后住院时间[WMD =-3.18,5%CI (-3.87,-2.48)]。沐舒坦大剂量组不良反应较常规剂量组常见,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能有效地改善肺癌术后病人呼吸系统症状、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保护围术期肺功能、加快病人康复,且比较安全。本研究证据强度较低,尚不能确定佳剂量、用药时机及适应证,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冯莉;王爱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通过对中国《健康评估》教材与美国同类教材内容与特色进行比较,为高职护理教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国不同版本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材5本及美国同类教材2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美健康评估类教材内容和框架上差异较大,中国教材内容涉及面广,除健康史、身体评估,一般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检查、心理评估、社会评估或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而美国教材主要介绍问诊与健康史、身体评估;中美教材内容编排次序和繁简程度不同,我国教材侧重于理论而美国教材强调技能,教材对技能描述模糊,而美国教材则描述详细、规范、实用;美国教材图表多、彩色印刷,视觉效果好,而我国教材图表少且多为黑白图。[结论]中国教材更注重理论性、系统性,美国教材注重操作和技能。但是,在体例格式、图表和印刷质量方面,美国教材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蔡小红;顾淑勤 刊期: 2015年第31期
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道给予较全面的营养素,临床上多指经管饲提供肠内营养素[1]。在肠内营养期间可发生腹胀、腹泻、胃残留量增多等相关并发症,其中腹泻发生率为2%~63%[2]。
作者:刘小青;周烨;沈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比较活力碘联合制霉菌素液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本科诊断明确的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1%活力碘液与制霉菌素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4%碳酸氢钠液与制霉菌素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结果]联合组治愈率82%,对照组治愈率68%,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1%活力碘与制霉菌素溶液联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4%碳酸氢钠液和制霉菌素液法治疗法。
作者:姚淑清;程艳冬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理气通腑散穴位贴敷对肠道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1日—6月30日腹部手术病人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术后均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理气通腑散穴位贴敷脐部,对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行统计。[结果]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理气通腑散穴位贴敷能促进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汪娟;杨杨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设计一套实用型护士能级进阶模式。[方法]我院基于 Benner 理论并借鉴我国台湾的护士分级,系统分析目标要素,结合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拟定护理人员“三定管理”模型草案;组织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修正,形成较为合理的护理人员“三定管理”模型草案。通过专家咨询问卷,确定各级指标的分级内涵和权重系数,形成较为成熟的护理人员“三定管理”模型。[结果]“三定管理”以护士的工作能力为主导,以能级准出为抓手,有量化的评价标准,并实施淘汰制的定期调整,注重分能级培训,并在绩效分配上融入分能级的绩效管理机制,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和专业价值感。[结论]“三定管理”在构建基于 Benner 理论形成的一套适合的、实用型护士能级进阶模式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龚晓霞;吉建伟;黄云娟;许正红;朱亭立;朱萍;郭晓鑫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在一起护生被害事件后进行集体心理干预,比较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干预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方法]对正在实习的321名护生进行集体心理干预,采用叙事治疗的方法:外化(护生现场叙述对此事件的真实感受,确定其问题)、解构(实施两个主题的讨论、体验、启发思考干预措施)、重写(一个主题讨论后建立新的自我认同),干预后采用自设问卷对干预结果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护生对“我对主流社会价值开始产生怀疑”条目得分存在差异(P <0.05),其中本科与中专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叙事疗法干预后,本科生与中专生对主流社会价值怀疑存在差异。
作者:罗健;胡娟娟;张晓昊;钱英;孙新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在我院产房顺产的初产妇100例,按照其是否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自然分娩,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产妇的体温、疼痛程度及新生儿出生后 Apgar 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产妇分娩镇痛后4 h、5 h、6 h 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体温>38℃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缓解疼痛,但产妇产间发热的发生率会提高,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发热产妇的护理。
作者:崔晓花;李彩娟;王娴;沈晓凤;付东英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危机护理在产妇围生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及危机护理,比较两组产后缺乳及新生儿呛奶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缺乳及新生儿呛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产妇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妇围生期加强危机护理有利于降低产后缺乳及新生儿呛奶危机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阳晓晴;余作琼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培养护生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方法]对《护理研究》课程进行以下3方面改革:调整学时,增加4学时的文献检索和上机操作实习课;授课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完成相关内容;考核方式用问卷编制、论文评价、开题报告取代单纯笔试。[结果]课程结束后85名护理本科生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反馈:82.4%的护生认为提高了科研意识,74.1%的护生认为掌握了科研方法,80.0%的同学对此次课程改革持赞成态度。[结论]基于加强护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护理研究》课程改革能较全面提高护生的科研能力,强化护生的科研意识。
作者:王丽;李超;张博特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从护理视角提出构建养老机构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及该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的看法,为改善养老机构管理职能、探索护理人员工作新模式、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艾亚婷;胡慧;徐倩;王雯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护士对儿童疼痛知识水平、态度及学习需求的状况,为优化儿童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疼痛处理专家 Marge McCaffery 于1994年设计、2000年修订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儿童疼痛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对儿科和门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106人进行儿童疼痛知识、态度及学习需求调查。[结果]护士的疼痛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2.3%,有关儿童疼痛知识主要来源于临床工作(51.4%),愿意参加的疼痛学习方式为疼痛管理培训班及医院和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48.3%)。[结论]护士的儿童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偏低,管理态度欠主动,应加强对护士儿童疼痛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儿童疼痛管理。
作者:陈林;甘敏;温彩平;林艳霞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从带教老师的角色功能和带教资格、反思性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践行、评价考核等方面对中英两国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进行比较研究,以改善我国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新护士的培养,从而推动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
作者:邱燕;卢洪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理药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高职护理专业1201班为对照组,1202班为试验班,以抗高血压药物为例,试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进行课堂效果及学生核心能力的评价。[结果]试验组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学习效果、核心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护理药物学》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核心能力。
作者:任亚丽;袁俐;龚益生;吴伟;邵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索“133”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实践效果。[方法]针对护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不足、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技能缺乏有效融合、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我校护理系自2012年开始在3年制专科护生中实施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结合“133”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实训条件与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以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护理操作技能,对护生进行护理综合技能实训。实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并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全部结束后2011级(782名)、2012级(842名)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83.28分±8.68分、88.01分±6.79分和85.34分±8.23分、89.40分±7.43分,均达到了良好水平,并得到了护生充分认可。[结论]在“133”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护理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同时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邓菲菲;邓辉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后硬膜外和静脉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普外科腹部手术病人68例,术后分别采用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观察记录其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硬膜外镇痛组恶心呕吐、瘙痒、下肢麻木等发生率均高于静脉镇痛组,静脉镇痛组头晕嗜睡者高于硬膜外镇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均能有效缓解腹部手术后疼痛,但不良反应表现有所差异,护理重点也应有不同。
作者:吴高梅;李荣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病人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将46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足三里及内关穴位治疗,干预前后应用反流性疾病问卷、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 36)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生活质量相关的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3个维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可以减轻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玲玲;林征;林琳;张红杰;王美峰 刊期: 2015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