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袁杰
作者:护理研究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我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收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与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检索出相关文献61篇,包含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文献多以综述为主,内容包含培养模式的构建、比较以及思考。[结论]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薄弱,培养模式不统一,应借鉴国外经验,分别制定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护理人才。
作者:翁艳秋;薛美琴;张玲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通过对智障儿童父母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选取119名智障儿童的家长作为智障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1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中文版(CHIP)、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儿家长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家长的应对方式,分析智障儿童父母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智障组应对方式得分及使用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智障组 HAMA 及 HAMD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智障患儿家长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结论]智障儿童父母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其焦虑、抑郁情绪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白金鑫;孙亮;关珊珊;丁玲利;于海霞;王雪;赵雅宁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近10年国内护理领域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现状。[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并分析2005年—2014年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BM)收录的国内护理领域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文献。[结果]纳入20篇合格文献,其中护理理论教育领域5篇,护理技能训练领域11篇,临床护理领域4篇。[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许多护理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仍是空白。开展相关研究的机构和单位应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避免同水平工作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作者:周西;杨惠云;杨滢;张娅;王子颖;吕静雯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构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为我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系统评价国内外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类型———锐器伤干预效果研究,借鉴行为改变相关理论,研究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结果]以行为安全为切入点,从多维视角(知、信、行、环境)、多重水平(个体水平、环境水平)构建了综合性、阶段性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结论]基于系统评价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模式,突出了提前预防是重点、行为转变为核心的特点,对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祎;江智霞;王汇平;袁晓丽;周家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病人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将46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足三里及内关穴位治疗,干预前后应用反流性疾病问卷、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 36)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生活质量相关的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3个维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可以减轻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玲玲;林征;林琳;张红杰;王美峰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及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创新自我效能量表、科研动机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对湖北省某高校护理本科3个年级36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总分分别为:二年级护生(62.16±18.95)分,三年级护生(65.92±6.32)分,四年级护生(69.77±14.86)分,科研动机和自我控制影响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水平。[结论]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开展持续的科研能力训练,扩充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指导质量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
作者:刘巧艳;施俊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构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本科护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教学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量表的条目池,采用条目分布考查、t 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条目筛选,选用重测信度和 Cronbach’s α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选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量表的效度。[结果]形成了一个含有9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的本科护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共解释总变异的63.93%,重测信度为0.916,Cronbach’s α系数为0.924。[结论]初步拟定的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推广性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质量测量工具。
作者:袁群;潘晓彦;易霞;邱华丽;杨金花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危机护理在产妇围生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及危机护理,比较两组产后缺乳及新生儿呛奶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缺乳及新生儿呛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产妇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妇围生期加强危机护理有利于降低产后缺乳及新生儿呛奶危机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阳晓晴;余作琼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比较活力碘联合制霉菌素液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本科诊断明确的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1%活力碘液与制霉菌素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4%碳酸氢钠液与制霉菌素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结果]联合组治愈率82%,对照组治愈率68%,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1%活力碘与制霉菌素溶液联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4%碳酸氢钠液和制霉菌素液法治疗法。
作者:姚淑清;程艳冬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对护生的自我价值感进行调查,探讨护生自我价值感现状。[方法]采取方便抽样,应用青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442名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护生进行调查。[结果]443名护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一般自我价值感处于偏上水平,在总体自我价值感水平上,大学一年级护生高于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护生;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水平上,独生子女护生和非独生子女护生存在差异,农村和城市护生也存在差异。[结论]针对不同的自我价值感护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以提高护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建华;李孜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对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8次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比较两组护士的情绪智力和临床沟通能力。[结果]试验组护士情绪智力各维度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中的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定病人问题、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维度得分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共同参与维度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临床护士进行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水平,并能改善其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郭婷;隋树杰;于方;聂世俊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小腿链式穿支皮瓣的血运特点,明确穿支体分区观察法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方法。[方法]以小腿链式穿支皮瓣穿支体理论为基础,对51例实施小腿链式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术病人进行术后护理干预。通过分析皮瓣穿支的位置及供血范围,将皮瓣由近到远划分为 A、B、C 3个观察区,以皮瓣温度、颜色、毛细血管反应等血运基本观察指标结合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早期评价皮瓣各区有无血管危象和微循环障碍的存在。[结果]本组51例,经基本指标观察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量化评价,23例出现微循环障碍表现,其中 C 区13例、B 区与 C 区10例、A 区0例,经积极保守治疗或外科处理,除1例皮瓣 C 区坏死外,其余皮瓣均成活良好。[结论]小腿链式穿支皮瓣的穿支体观察法,科学地将局部转移皮瓣分区观察,并以皮瓣血运观察指标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数据为标准,早期发现皮瓣微循环障碍的存在,降低皮瓣坏死风险。
作者:墨天燕;谭琪;郭丽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设计一套实用型护士能级进阶模式。[方法]我院基于 Benner 理论并借鉴我国台湾的护士分级,系统分析目标要素,结合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拟定护理人员“三定管理”模型草案;组织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修正,形成较为合理的护理人员“三定管理”模型草案。通过专家咨询问卷,确定各级指标的分级内涵和权重系数,形成较为成熟的护理人员“三定管理”模型。[结果]“三定管理”以护士的工作能力为主导,以能级准出为抓手,有量化的评价标准,并实施淘汰制的定期调整,注重分能级培训,并在绩效分配上融入分能级的绩效管理机制,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和专业价值感。[结论]“三定管理”在构建基于 Benner 理论形成的一套适合的、实用型护士能级进阶模式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龚晓霞;吉建伟;黄云娟;许正红;朱亭立;朱萍;郭晓鑫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专业护士心理复原力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心理复原力问卷,对2014年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的9个专业护士适任培训班中顺利结业的552名专业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专业护士心理复原力得分为(113.76±11.68)分,属于中间型Ⅰ类,在稳定性、问题解决和朋友支持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而在自我效能、自我接纳和家人支持等方面得分偏低;医院级别、医院性质、有无子女、年龄、职称、职务、平均收入和专科方向对心理复原力总分或其各维度有影响(P <0.05)。[结论]上海市专业护士的心理复原力水平不高,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策略提升其心理复原力对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晓梅;蒋红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分析青少年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以540名常居唐山市市内3个社区的13岁~18岁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分化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测评,结合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分析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自我分化程度高、低水平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正常状态者分别为91.6%和84.8%,有异常心理问题者分别占8.4%和1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我分化高、低水平组青少年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我分化程度高、低水平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0.1%~55.5%和14.0%~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自我分化水平有利于青少年对健康知识的理解,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作者:张丽萍;王静;郝正玮;赵雅宁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急诊优先管理系统对门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对本院门急诊应用急诊优先管理系统,对比分析急诊优先管理系统应用前后门急诊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果]与应用急诊优先管理系统前相比,应用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及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 <0.05),病人对住院环境、护理技术、护理服务、危急情况处理、沟通能力、情感支持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 <0.05),且实施后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应用前(P <0.05)。[结论]应用急诊优先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及投诉事件的发生。
作者:熊丹 刊期: 2015年第31期
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道给予较全面的营养素,临床上多指经管饲提供肠内营养素[1]。在肠内营养期间可发生腹胀、腹泻、胃残留量增多等相关并发症,其中腹泻发生率为2%~63%[2]。
作者:刘小青;周烨;沈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需求现状,为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并对访谈后资料归纳整理,找出主题。[结果]全喉切除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无助、失落感和自我表达受限是常见的需求,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和医护关怀的感受也很强烈。[结论]对全喉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病人的身心需求应给予关注,应为病人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作者:夏仲玲;杨美玲;陈治;蒋益芬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通过对中国《健康评估》教材与美国同类教材内容与特色进行比较,为高职护理教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国不同版本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材5本及美国同类教材2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美健康评估类教材内容和框架上差异较大,中国教材内容涉及面广,除健康史、身体评估,一般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检查、心理评估、社会评估或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而美国教材主要介绍问诊与健康史、身体评估;中美教材内容编排次序和繁简程度不同,我国教材侧重于理论而美国教材强调技能,教材对技能描述模糊,而美国教材则描述详细、规范、实用;美国教材图表多、彩色印刷,视觉效果好,而我国教材图表少且多为黑白图。[结论]中国教材更注重理论性、系统性,美国教材注重操作和技能。但是,在体例格式、图表和印刷质量方面,美国教材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蔡小红;顾淑勤 刊期: 2015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