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丽;王聪;周欣;王晓晶
[目的]基于美国《护理措施分类》(NIC)探索符合中国护理习惯的不同心脏功能住院病人的护理措施和活动类目,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从NIC中初筛护理措施和活动类目,分别对29名心脏专科护理人员和40例心内科住院病人进行咨询与调查,形成心脏功能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各级别病人所需护理活动措施与类目咨询表,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江苏省43名心脏专科临床护理专家进行问卷咨询,从而确定不同级别心脏功能病人所需的护理措施及活动类目。[结果]终得出心功能各级别病人所需护理措施与活动数分别为:Ⅰ级1项(2个)、Ⅱ级3项(8个)、Ⅲ级19项(133个)、Ⅳ级21项(202个)。[结论]基于《护理措施分类》研制的不同心脏功能住院病人的护理措施与活动条目具有全面、规范和方便交流的特点,便于临床决策、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汪茵;顾则娟;孙国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研制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及病人调查的方法构建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应用该量表对符合条件的13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包括5个维度,共22个条目,其中饮食管理4个条目、运动管理4个条目、药物管理4个条目、血糖监测6个条目、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管理4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th’sα系数为0.738,重测信度为0.891(P=0.00);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9,各维度与总量表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在0.524~0.783之间。采用因子分析共提取公因子6个,累积解释变异量为79.652%,与量表初构想基本一致。[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状况。
作者:张婧珺;刘宁;鱼星锋;李妍;李小妹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众所周知,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肢体、躯干乏力等原因给沐浴、如厕带来诸多的困难,常常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一个病人的沐浴、如厕等,给护理人员、家人、病人带来诸多不便。传统的沐浴椅结构复杂,使用时由于老年人和残疾人都难以保持正确的姿势而辅助效果不佳,故需要加以改进。设计一种简易安全的沐浴排便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茜;胡秀英;郭菊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患儿及患儿家长对基层医院儿科护士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住院患儿180例,在出院时对患儿及患儿家长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加访谈,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对护士的总体满意度、静脉穿刺技术、服务态度、沟通技能、微笑服务、健康宣教、病房环境、医院管理的满意度等。[结果]患儿对护士的满意度要高于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有70%的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总体满意度在90分以上,有66%的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扎针技术满意,而93%的患儿对护士满意。[结论]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技能、静脉穿刺技术、医院的管理等能改善患儿及患儿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张玉友;贺红玫;张忠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循证健康教育路径在颈椎病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颈椎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颈椎病围术期循证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病人术前2h及出院前焦虑情况及颈椎功能残障指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人术前2 h及出院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循证护理和临床路径两种理念应用于颈椎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能提高干预后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有效促进颈椎病手术病人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红云;刘冬梅;陆巍;陈薇;任淑;谢彩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南宁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按时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居家护理规范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量表、Morisky量表及未按时服药量表入户调查5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服药依从性、按时服药率。[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为36.9%,按时服药率为40.2%;多因素 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居住状况、经济情况、服药次数、测血压频率是其未按时服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按时服药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应根据原因及时针对性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居家服药的干预,使其得到有效的居家服药护理,提高按时服药率。
作者:唐榕英;杨连招;庞玲玲;陈凡凡;李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尿毒症病人家属103人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干预组(n=53),对照组给予一般指导,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 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尿毒症病人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张艳艳;李宝纯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跌倒原因,为防止跌倒提出对策依据,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36例跌倒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特性要因图。[结果]根据特性要因图,针对跌倒原因,从人、环境设施、材料工具、护理措施、监督管理5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结论]运用特性要因图分析跌倒的原因简便实用,为预防跌倒提出有效对策,进一步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阎蕾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9月-2014年3月使用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12家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社会支持量表。[结果]社会支持得分为(30.55±6.65)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性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曾经从事职业、入住时间、居住方式以及经济收入对社会支持程度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并不乐观,改善其现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代亚丽;甫凤;姑力热巴·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时测定,确定病区平均每日护理工作量,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测定表,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5个病区为调查现场。采用观察法和记录法,对课题组确定的83项直接护理项目和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护理时间测定,计算每个病区的实际护理工作量。[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5.18%,80.00%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日均护理时间4973.99 min(82.90 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4。[结论]对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以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曹群英;秦雨萌;丁芳;熊素华;张侠;孔令磷;谢勇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4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自我管理行为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行为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 FBG、2hPBG、HbA1 c、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作者:卢靖;孙秀敏;曲晶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慢性病住院病人的风险感知情况,探索其风险感知的维度,为编制慢性病住院病人风险感知的测量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例慢性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并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病住院病人的风险感知可分为时间风险、经济风险、身体风险、社会心理风险和诊疗风险5个维度。[结论]慢性病住院病人所感知到的风险主要包括时间、经济、身体、诊疗和社会心理5个方面,因此医护人员应从以上5方面入手,尽可能地改善医疗条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适当增加心理疏导,并普及健康知识,以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进而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方蕾;任攀宇;张银玲;曹宝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共赢式”干预模式对农村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对某社区全部患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178例进行半年的“共赢式”干预。[结果]干预后老年人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共赢式”干预模式对农村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知信行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李长鸽;陈长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医学干预措施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区学龄前儿童3211例(年龄小于6岁),随机分为干预组(1600例)和对照组(1611例),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因素采用两种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与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相关的因素如儿童户外活动时间、眼保健操时间、用眼卫生习惯、家长预防近视知识等方面医学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医学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医学干预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保护儿童视力的知识水平,为儿童提供均衡的膳食、纠正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为其平日保护视力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
作者:李银喜;蒋华章;王莉;王佩;童玉华;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问题,急诊科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心理暴力发生率87.91%,其中78.75%的受害者多次遭受暴力[1]。由于缺乏防范暴力和保护自己的应对技巧和策略,对暴力伤害和威胁只能承受,产生委屈、愤怒、恐惧等不良心理及地位低微感、工作厌倦和离职想法。为防范减少急诊医护暴力事件发生,我们从急诊医护人身伤害发生的危机场景出发,引用交通避让理论[2],进行流程化管理,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水莉;李颖 刊期: 2014年第28期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医学影像检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门诊病人的影像结果和胶片由病人自己保管,就诊时携带,供医生参考;住院病人常规进行胸部 X 线检查,根据病情还会安排 CT 或MR I等影像学检查,这些影像结果是随病历一起存档,影像胶片则由病人自己存放,在医生查房、多次检查结果对比时及时拿出来供医生阅读。许多住院病人往往将拍摄的影像胶片连同袋子随手放置,有的塞于床垫下,有的随便挂于床头氧气或吸引器接头上或随手放到床头柜里,甚至有同病房病人将影像胶片一起叠放于窗台或病房衣柜内。胶片随便放置影响病房整洁、美观,不符合病区管理要求,也容易造成丢失。胶片的存放不当会造成卷曲、折压,多个病人的胶片存放到一起,查找不方便,而且会埋下差错隐患,诸多因素会影响阅片的质量,间接影响医生对病人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临床实际,设计制作出一种影像胶片收纳挂架,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婕;陈滋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消化道内镜的治疗附件一般长150 cm~480 cm,存放时常规盘成直径为25 cm的圆圈放纸塑包装袋中灭菌保存。在消化道内镜的诊疗过程中,一个附件会根据操作的具体情况反复使用,而存放附件却是个难题。因为灭菌物品一旦取出使用,不宜再放回原包装袋,只能放在铺有无菌巾的治疗台上。而治疗台大多为长方形,约长200 cm、宽75 cm,放置空间有限,无菌巾平铺在治疗台上,附件没有固定会自动弹开,有时碰触墙面,有时弹开掉在地上,导致污染而无法使用;有的操作项目使用附件近10种,附件用后都放在同一治疗台,互相缠绕,使用时常常无法顺利取用,延长了操作时间,延误治疗,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科自2013年3月起自制改良式收纳治疗巾,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俊;徐一青;李金慧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不同工作年限临床护士能力水平,为护理管理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Meretoj a护士能力量表对沈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年限1年~5年护士能力评分与6年~10年、11年~15年、16年~20年、>20年护士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年~15年护士能力评分高(P<0.05);工作11年~15年、16年~20年、>20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1年~5年的护士能力评分比较,工作3年的护士能力评分高于工作1年~2年的护士(P<0.05)。护士工作中能力运用频率,工作11年~15年高,1年~5年低(P<0.05);工作3年护士工作中能力运用频率高于工作1年~2年护士(P<0.05)。[结论]随着工作年限增加,护士能力增加,工作3年开始护士能力明显提升,工作10年以上护士能力发展趋于稳定。
作者:关丽丽;李晓飞;宋舒;马爽;杨杨;吴菲;叶茂;张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验证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在提升专科护士胜任力中的作用,并探求一种有效的激励专科护士发展的机制。[方法]借鉴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采用内外相辅、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方法对专科护士胜任力即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动机进行针对性的激励,并运用到专科护士发展的全过程。[结果]专科护士个人知识、技能显著提高,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门诊为例:PICC穿刺数、PICC维护数、创口造口护理数逐年增加;护士的服务态度转变,病人满意率始终保持在平均95%以上,护士的满意率在职业收入等项目中提升明显;在护理创新领域和护理教育领域亦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在促进专科护士胜任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专科护士胜任力发展的同时,增加专科护士的满意度,提升专科护士的绩效。
作者:石晓梅;蒋红;顾妙娟;王俐稔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床边简易、有效的膀胱冲洗清除血块方法。[方法]将膀胱内血块填塞病人23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床边改良手动膀胱冲洗法清除血块,对照组采用常规膀胱冲洗法,比较两组膀胱冲洗操作时间、膀胱痉挛次数、冲洗所需生理盐水量。[结果]观察组血块清除有效108例,有效率90.0%;对照组血块清除有效78例,有效率为65.5%,观察组血块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0.70,P=0.000);观察组冲洗操作时间、膀胱痉挛次数、冲洗所需生理盐水量都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膀胱内血块填塞病人应用改良手动膀胱冲洗清除血块法明显优于常规法。
作者:黄燕华;林少虹;陈小娟;黄芸新;韦华清 刊期: 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