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造口袋在临床中的应用

刘柳;刘维;赵春娟

关键词:腹腔穿刺术, 造口袋, 消毒
摘要:腹腔穿刺放腹腔积液术可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大量腹腔积液病人.由于腹腔内压力过高,导致穿刺后不断从穿刺针眼处渗液,常规用无茵敷料或无菌贴膜覆盖.但由于渗液较多,可渗透敷料污染衣物和床单位,护士需经常为病人更换敷料、衣物和床单位,不但增加了病人感染的几率,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且不易计算渗液量.我科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腹腔穿刺术后渗出液,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2例骶尾部藏毛窦病人的护理

    骶尾部藏毛窦是位于骶尾部皮下的慢性窦道或囊肿,由于腔内藏有毛发,故称藏毛窦.临床上比较少见,男性多于女性,藏毛窦窦口多在臀沟处,窦道的走行方向,多向头颅侧,很少向下朝向肛管,静止期在骶尾部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小孔,直径0.1 cm~1.0 cm.该病以肛门坠胀、疼痛、肛周流脓水为特征,伴有感染时可有畏寒、发热、周身不适等.我科1998年2月一2012年5月共收治骶尾部藏毛窦病人12例,通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月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探头超声胃镜检查中注水方法的探讨

    小探头超声胃镜是临床上用来对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病变进行检查的一种诊断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对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变进行定位、初步定性检查,而且可以对一些消化道外压迫病变进行鉴别,其优点是方便、无辐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1].但是消化道有大量气体干扰超声胃镜检查,因此检查前需要注水,使病变完全淹没入水中,形成较好的透声窗以利于对病变进行检查[2].

    作者:童玉琴;李雯;徐桂芳;汤蓓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心灵关怀对宫颈癌病人配偶的影响

    自2010年我校附属医院护理部开展心灵关怀项目以来,对癌症病人及家属实施心灵关怀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宫颈癌配偶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2年8月我校附属医院肿瘤科和妇产科官颈癌术后病人配偶8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纳入标准:①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确诊为宫颈癌且已经行手术病人的配偶;②配偶是病人患病期间的主要照顾者;③意识清楚,能够与人正常交流;④年龄30岁~60岁,且已经生育小孩;⑤小学以上文化水平.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文化程度及其妻子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迪;侯爱和;瞿舒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彩色标签药袋在口服药发放中的应用

    传统的口服药发放是由护士根据病人的口服药医嘱,将病人单次服药量分装入透明敞开的塑料药杯内集体发放给病人.而服药杯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许多弊端,一是每次用完后均需清洗消毒,晾干后备用,增加了工作量;二是药品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易污染、受潮;三是药杯上无服药标签,易发生差错.为此,我科设计了一种彩色标签药袋,应用于临床,受到了病人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邓娇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团体心理干预对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曾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士73人,按发生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37人和观察组36人,对照组护士按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护士在常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情况.[结果]经过团体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护士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等9个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SAS和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降低护士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郑慧芳;曹新妹;聂磊嬿;张菊英;龚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山西省医学院校护理专升本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调查山西省5所高校的护理专科和专升本课程设置,了解目前山西省护理专升本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为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作者:丁珍珠;金瑞华;郑洁;李永红;胡少芬;常鹏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病理标本袋在腔镜光纤镜头保护中的应用

    随着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腔镜应用于临床,腔镜器械的耗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腔镜器械的损坏中以腔镜光纤和镜头的磨损尤为严重.2012年4月我科尝试用病理标本袋来保护光纤镜头,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江西3L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监制生产的病理标本袋1个.

    作者:胡玲英;王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吸氧装置防尘罩的制作与应用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在急诊科,吸氧装置需要处于备用状态,病人吸氧结束,即马上更换新的氧气装置,目前都是使用一次性湿化瓶,成本较高.如不马上安装湿化瓶,氧气流量表输出口及氧气流量表与湿化瓶连接口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污染,不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目前,我院常用氧气防尘塞塞住输出口,但防尘塞容易脱落,经常需要重塞,且循环使用无定期消毒,容易污染.为此,我科制作了吸氧装置防尘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月明;陶品月;范佩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二次心肌梗死病人诱发因素分析及对策

    二次心肌梗死是指被确诊为心肌梗死的病人经治疗心悸、胸骨后疼痛等自觉症状消失、食欲良好、体力恢复,达到临床痊愈后再次被诊断为心肌梗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性期病死率已大大下降,低于10%[1].但临床工作中发现二次心肌梗死病人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其急性期病死率增加2倍或3倍.为了找出二次心肌梗死病人的诱发因素,更好地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本研究调查了近5年在我院住院的二次心肌梗死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爱珍;高小丽;王瑞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化疗期乳腺癌病人应对方式与情绪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化疗期乳腺癌病人应对方式、情绪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文版和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对术后化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人201例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病人回避和屈服应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5);负性情绪紧张-焦虑、疲乏-迟钝和迷惑-混乱得分均>5.0分,维度均分>1.0分,其中疲乏-迟钝得分高;病人的负性情绪维度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和POMS-SF总分与回避和屈服应对呈明显正相关,与面对应对呈明显负相关;正性情绪维度精力与回避和屈服应对呈明显负相关,与面对应对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化疗期乳腺癌病人的应对方式与情绪状况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应引导病人积极应对,以缓解其负性情绪.

    作者:李红丽;马莉;赵海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低年资护士集中式培训与传统培训效果的对比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医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革,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护士工作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职护士培训成为各医院的重要课题,然而护士队伍趋于年轻化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黄玉梅等[1]研究发现,三级甲等医院大多数护理人员均为工作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而关于低年资护士划分,多数研究者以工作年限5年为界,夏玲等[2]虽按不同护士学历层次对护士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也以护龄≤5年为研究对象.我院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5年)占全院护士的68%,对此我院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采取了集中式培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军玲;邵小莉;陈旭;周晓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的研究

    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Kaplan RS和复兴全球战略总裁Norton DP经过与在业绩评价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12家公司进行了为期1年的项目研究,于1992年首先提出来的管理理论[1],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构建关键性考核评价指标[2].该理论自1996年以来,在全球各类政府、企业、医院等各行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并应用于医疗行业各管理层和各层医疗服务,我国医院采用平衡计分卡的管理体系,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3-6].护士长是基层护理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7],为了合理、全面地对护士长进行绩效考核,本研究借鉴平衡计分卡理念建立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

    作者:杨帅;杨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63例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唑来磷酸盐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高达15%~70%.骨转移导致的持续疼痛及爆发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些病人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1].药物治疗是控制慢性癌痛的主要方法[2].其中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双磷酸盐治疗能明显减轻骨转移性癌痛,缓解恶性肿瘤对骨质的破坏,降低病人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几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3].我院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唑来磷酸盐治疗骨转移性癌痛,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峰平;崔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家庭综合干预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综合干预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综合干预模式,8个月后监测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血压的变化情况及自护行为能力有无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FBG、2 hPG、BMI、HbA1c、TC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各项自护行为能力(除遵医嘱服药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各项自护行为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综合干预模式可提高病人的自护行为能力,促进病人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病人血糖目标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武玉;陶艳玲;贺丽;吴大英;李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理风险干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包括给药差错、管路滑脱、皮肤压疮、意外伤害事件,其中给药差错报告的医院多,其次是压疮[1].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的防范意识和临床护理管理存在相关性[2].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低成本实现大安全保障的科学.为了把不良事件发生后的消极处理变为不良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美国早提出并实施了医院风险管理[3-4].

    作者:刘忆光;邵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肛周脓肿术后病人疼痛的效果评价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必须采用手术方法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加快疾病的康复.由于肛管周围主要是由脊神经的阴部神经支配,痛觉敏感,所以术后病人伤口疼痛剧烈.因此,通过护理干预来缓解病人的伤口疼痛是非常重要的.而疼痛与睡眠相互影响、相互关联[1],缓解疼痛及改善睡眠必须在术后同时进行[2].本研究对78例住院的手术病人分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将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焦虑和睡眠质量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长红;李明杰;韩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考核是一种评价制度,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和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1].护理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是对护理人员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通过对不同层次级别的护士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护理管理质量.2011年开始以我院护理部护士考核总体方案为指导,结合手术室工作特点,制定适合本岗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绩效考核后病人、医生及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临床路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排尿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促进病人介入术后尽快排尿、减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增加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痛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排尿功能、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3%,对照组为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对照组为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1.32 h±0.70 h)明显短于对照组(2.06 h±0.93 h)(P<o.01).[结论]临床路径在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排尿功能障碍、促进术后尽快排尿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病人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颖;刘溢思;韩月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力衰竭病人便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共同结局[1].因长期卧床,便秘成了心力衰竭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若处理不及时会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律失常,使心力衰竭症状加重甚至猝死等[2-4].因此,充分认识便秘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便秘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对心力衰竭便秘病人进行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陕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突发性耳聋病人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多年临床工作后发现,大多数老年突发性耳聋病人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而这种应激反应常常在临床上被忽视.目前,对老年突发性耳聋病人急性应激反应的评价缺少深入研究,而对早期护理干预也缺乏足够重视.针对急性应激反应需要尽早进行护理干预,如果干预不及时,病情加重,则会伴发急性应激障碍,导致下一步的治疗更加困难.而老年突发性耳聋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更易导致发生急性应激反应,所以要求临床护理工作者,针对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病人发病后急性应激反应进行系统评估,并对相应护理工作进行更细致全面的研究.

    作者:葛珊珊;王斌全;李玉玲;李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