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护理人员对护理制度及流程的知信行调查研究

侯黎莉;徐亚萍

关键词:护士, 护理, 制度, 流程, 知信行
摘要:护理制度及流程是规范护理行为,促使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的指导性文本,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基础,也是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操作的技术指导准则.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护理人员对护理制度和流程的认识、态度、执行程度,故通过对本院护理人员护理制度及流程的知信行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并找出原因所在,制订更完善、符合临床实际、易行且易掌握的护理流程及制度,提高护士对制度、流程的知晓及执行力以更好的服务病人,提高质量内涵.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呼吸道护理盒的设计及应用

    呼吸道管理目前已提高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高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感染是呼吸道护理的重点[1].由于手术伤口等部位疼痛,病人常常不愿深呼吸和咳嗽,部分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常有肺萎陷和肺膨胀不全,因而多有呼吸道分泌物淤积,易导致肺部感染,应当及时给予处理.吸痰是呼吸道护理非常重要的基本的操作,有效、快速、无菌吸痰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是抢救病人缺氧症状得到改善的重要措施.

    作者:顾瑾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信息支持对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干预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AIDS/TB)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收治的106例AIDS/TB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艾滋病与结核病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信息支持,使用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QOL—46)对病人进行访谈研究,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评价中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状态、一般性感觉、总体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信息支持干预可以提高AIDS/TB双重感染病人生存质量,病人生存质量达中等水平.

    作者:潘彩芳;许日波;李源;韦柳迎;谢彩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与模块构建

    [目的]确定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与模块,为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进一步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6名老年护理专家应用头脑风暴法初步拟订42项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采用德尔斐法对15名有丰富经验的老年护理教学、临床、管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项目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初步形成4个一级模块、13个二级模块.再次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拟订的模块进行可行性和重要性评价.[结果]前2轮函询中专家终确认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为41项,重要性评分为7.0分~9.8分.后2轮函询中专家终确认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模块为4个一级模块、12个二级模块.专家权威程度Ca=0.772±0.072.[结论]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实训项目和模块构建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高的特点,能满足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双重要求,使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的内涵具体化和规范化,为我国养老护理员认证培训进一步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梦清;方煜;陈四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卧床病人翻身时间间隔的Meta分析

    本研究使用中国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对相关中文文献进行检索,使用Pubmed、EBSCO、OVID、Springer、Cochrane Library等对相关英文文献进行检索,共有9篇中文文献符合标准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和节约社会资源,再结合病人对于频繁进行翻身的不舒适感觉,建议临床采用对病人每4小时翻身1次.

    作者:李英娟;尤丽丽;赵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痰湿质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发展中国家,脑卒中将是未来10年内的第2位死因,是严重致残的首要原因[1].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脑卒中病人体质的深入研究,发现痰湿质是脑卒中病人多发体质,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血管壁病变、血流动力学、血液成分改变、血液流变学,及遗传、代谢、内分泌、饮食嗜好等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痰湿质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择60例痰湿质脑卒中病人实施健康指导,观察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玉红;张圆;程海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社区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知己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慢性病具有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的特点,已成为当前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由此引发的高额医疗费用成为个人、家庭及社会的沉重负担.但社区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由于各种原因并不重视乃至不能顾及到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平时的健康管理.

    作者:贾纯花;李春玲;赵佳;王雪松;郭振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电话随访对前列腺癌病人近距离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外放射治疗和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近距离内放疗方法,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放疗,由于局部剂量高和副反应小、微创,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3].

    作者:刘春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排尿困难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等4个方面[1].老年人身体退行性改变逐渐明显,影响脏器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2,3].随着社会老龄化,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邓海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术后正负性情绪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正负性情绪,为临床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髋关节外科行人髋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30例,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对病人术前术后的情绪进行调查.[结果]30例病人术前正性情绪条目以“备受鼓舞”得分较高;负性情绪条目以“紧张的”“害怕的”“恐惧的”和“心烦的”得分较高.术后正性情绪条目以“备受鼓舞的”“意志坚定的”“注意力集中的”“热情的”得分较高;而负性情绪条目以“紧张的”得分较高.术前后正负性情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人术后的正性情绪总得分高于术前,术后的负性情绪总得分低于术前.[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正负性情绪并存;术后正性情绪有所增加,负性情绪有所下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人术前后的正负性情绪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谢凤兰;刘回芬;桂自珍;成守珍;张振路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血液透析(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指HD病人的液体摄入行为与医疗或健康建议的一致性.本研究中,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被定义为HD病人透析间期液体摄入行为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要求的一致性.由于长期透析病人大部分是少尿或者无尿的,若病人大量饮水而不能及时透析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会引起容量负荷过重,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水肿及透析不充分等[1,2].

    作者:王焕;邢立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终身性疾病,是可以引起劳动力丧失和死亡的主要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人数多,老年人群更多,是慢性病防治重点之一.COPD病人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需要护理人员专业指导和干预,这就决定了护理干预工作需由医院向社区的全程服务转变[1].控制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成为COPD社区综合防治的目标[2].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老年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燕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远期疗效的影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预后差、病死率高.目前,在临床上仅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已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对病人采取积极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越来越值得重视.笔者对CHF病人采取护理干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春青;杨凯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率的影响

    唐氏综合征是我国发病率高、危害极大的先天缺陷性疾病,此类疾病绝大多数是突发的,并非家系遗传而来,每个孕妇都有生先天缺陷儿的可能,而该病患儿的出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为让更多孕妇理解和接受筛查,进行护理干预,产前及早发现并处理,对减少唐氏患儿的出生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前凤;杨秋敏;武海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注射用水与马铃薯片联用治疗高渗液体外渗的观察

    高渗液体外渗常使病人疼痛难耐,渗出量多及不恰当的处理还可引起或加重局部皮肤坏死[1,2],容易造成护患纠结.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新鲜马铃薯片治疗高渗液体外渗,以达到消肿止痛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满意.我们根据渗透压原理与皮肤功能,通过对志愿者皮下注射10%氯化钠注射液后进行两种方法湿敷的实验观察,以探讨如何更快速有效地治疗高渗液体外渗所致的肿胀与疼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福鲜;韦壮苗;石美玉;叶瑜宁;廖美华;谢文琼;黄璘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辨证施护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按中医辨证分型实施护理,观察分析治疗后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及医疗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提高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高芸茹;王宝珠;赵志华;王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三班倒与连续性夜班排班方式的对比研究

    夜班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高风险时段,护士长期频繁倒夜班,会导致体能慢性消耗,陷入疲劳和焦虑的状态.这既对护士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也使护理安全存在潜在风险.目前临床护士普遍存在不愿意轮值夜班的现象,轮值夜班已经成为护士主要的职业压力源,也是临床护士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1].国内外已有学者及护理人员对夜班的排班方式进行了多个阶段的研究和改进.

    作者:万佳;唐其柱;胡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1例高龄截瘫病人合并骨关节结核及大面积压疮的护理

    外伤性截瘫病人多因外伤使脊髓受压、损伤或供血障碍而造成,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和自主神经功能出现障碍[1].截瘫病人因长期卧床,自主生活能力减弱,肌肉萎缩,大小便失禁等极易产生压疮.合并骨关节结核时,其免疫力下降,全身营养状况差,增加更多的并发症发生,如不加强治疗和护理,可危及病人生命.我科于2011年8月收治1例82岁截瘫病人伴踝关节结核、骶尾部大面积压疮的病人,经过43d的精心治疗和系统护理,病人恢复良好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阮敏;肖金敏;陈小云;孙鸣明;李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两种动脉采血固定手法的对比观察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动态的动脉血气监测的应用对于判断危重病人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失衡类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作用,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显示了重要作用[1].目前,临床当中以抽取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为主,因而,如何能快速、准确将动脉血采集完成,并将病人的痛苦减到小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难题.

    作者:袁丽荣;高庆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专科常用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图表设计在临床的应用

    常用输注药物的相互配伍是临床抢救、治疗病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地也是风险较大的一种给药方式,准确的诊断、正确的药物配伍及合理的选用媒介液,可以起到积极正确的治疗作用.但是,如果药物配伍不当,媒介液选择不当,则会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所以药物配伍禁忌表是临床医护人员在应用静脉输注药物时查阅配伍禁忌必不可少的参考工具.

    作者:闫彩琴;尚全梅;贾永芷;王学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病人的心理护理疗效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病因.HPV的检出常常给当事人造成一系列严峻的心理压力,更由于病毒本身的传染性,给病人的性生活、生育、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带来许多道德和伦理上的冲击[1].社会因素及病人的心理因素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HPV感染病人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及表现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

    作者:石云;苏世萍;张莉;张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