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鲜;韦壮苗;石美玉;叶瑜宁;廖美华;谢文琼;黄璘琳
[目的]调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正负性情绪,为临床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髋关节外科行人髋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30例,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对病人术前术后的情绪进行调查.[结果]30例病人术前正性情绪条目以“备受鼓舞”得分较高;负性情绪条目以“紧张的”“害怕的”“恐惧的”和“心烦的”得分较高.术后正性情绪条目以“备受鼓舞的”“意志坚定的”“注意力集中的”“热情的”得分较高;而负性情绪条目以“紧张的”得分较高.术前后正负性情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人术后的正性情绪总得分高于术前,术后的负性情绪总得分低于术前.[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正负性情绪并存;术后正性情绪有所增加,负性情绪有所下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人术前后的正负性情绪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谢凤兰;刘回芬;桂自珍;成守珍;张振路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常用输注药物的相互配伍是临床抢救、治疗病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地也是风险较大的一种给药方式,准确的诊断、正确的药物配伍及合理的选用媒介液,可以起到积极正确的治疗作用.但是,如果药物配伍不当,媒介液选择不当,则会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所以药物配伍禁忌表是临床医护人员在应用静脉输注药物时查阅配伍禁忌必不可少的参考工具.
作者:闫彩琴;尚全梅;贾永芷;王学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无痛性静脉治疗通道,减轻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1],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病人痛苦小、留置时间长,对生活基本无影响,维护方便等优点,是静脉输液安全可靠的通道,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赵全娣 刊期: 2012年第30期
肠瘘(fistulaofintestine)是指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原因导致机体容易发生血栓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1,2],即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或状态.
作者:宋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等4个方面[1].老年人身体退行性改变逐渐明显,影响脏器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2,3].随着社会老龄化,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邓海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伴随医院感染的产生而形成的,主要针对在医疗、护理、检验等活动中不断出现的感染情况,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没总结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防御及干预措施[1].医院感染极易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2],做好母婴医院感染管理是更加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我院产房在重新装修之际,利用这次装修的机会进行软件和硬件方面系统化改革.
作者:胡颖;徐洁;张齐放 刊期: 2012年第30期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国内的推广与应用,置换病例数逐年增多,术后疼痛管理成了骨科医护人员面临的问题之一.术后72 h内的急性疼痛可引起早期康复训练的延迟,直接关系到功能恢复和手术效果.而病人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满意度也集中在手术能否减少疼痛与关节功能迅速恢复方面[1].我科自2010年初建立并运行无痛病房管理模式期间应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方法观察无痛病房管理是否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功能康复效果.
作者:车欢娥;韩爱荣;冯育旻;张卫东;冯忠玲;高艳娥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痛苦的治疗通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解决了浅静脉穿刺给药引起的静脉、组织损害以及反复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随着PICC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其带来的并发症逐渐受到医护工作者的关注.集束化策略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其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所需的有效治疗及护理过程的可靠性[1,2].
作者:梅思娟;段培蓓 刊期: 2012年第30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各种严重创伤、感染、休克、肿瘤、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愈来愈多,普通血液透析已然无法满足这些危重病人治疗的需要.由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可连续性、长时间实施床旁治疗,不仅能清除体内过多液体、精确调控容量负荷、有效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还具有清除炎性介质、纠正内环境紊乱、保障病人营养支持等优点[1].
作者:张仲华;李春;童辉;鄢建军;刘慎微;吕英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重要防线,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50%~70%,机体抵御病原体,特别是处于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是一道天然免疫屏障.病人极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或极度衰弱等非特异性症状[1,2].尤其是病人虚弱多汗,阴囊处皮肤的特性及经钴60全身照射对皮肤的特异性损害,导致阴囊处发生皮肤损伤的几率增加.
作者:薛凤珠;韩艳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预后差、病死率高.目前,在临床上仅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已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对病人采取积极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越来越值得重视.笔者对CHF病人采取护理干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春青;杨凯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急诊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但从他发展之日始,就在为满足病人急诊医疗服务需求和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在我国,许多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为了解急诊住院病人的病因与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合理分配资源,对急诊住院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对策,以便提高急诊住院病人的治愈率及降低病死率,笔者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急诊科的住院病人3 428例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终身性疾病,是可以引起劳动力丧失和死亡的主要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人数多,老年人群更多,是慢性病防治重点之一.COPD病人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需要护理人员专业指导和干预,这就决定了护理干预工作需由医院向社区的全程服务转变[1].控制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成为COPD社区综合防治的目标[2].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老年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燕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动态的动脉血气监测的应用对于判断危重病人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失衡类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作用,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显示了重要作用[1].目前,临床当中以抽取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为主,因而,如何能快速、准确将动脉血采集完成,并将病人的痛苦减到小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难题.
作者:袁丽荣;高庆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了解ICU护士工作负荷状态.[方法]应用护理活动量表(NAS)测量2011年7月—2011年9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和第三人民医院ICU护理工作量.[结果]周一至周日每天总的护理工作量比较和周一至周日每天人均护理工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班次护士的人均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调查的两所医院ICU护理工作量无平常日与周末的区别,护理人员的排班均衡到每一天,但是各班护理人员不均衡,中午、夜间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建议加强中午、夜间护理人力.
作者:廖常菊;温晓平;杨明全;邹雪梅;王芳;张会礼;明淑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病因.HPV的检出常常给当事人造成一系列严峻的心理压力,更由于病毒本身的传染性,给病人的性生活、生育、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带来许多道德和伦理上的冲击[1].社会因素及病人的心理因素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HPV感染病人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及表现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
作者:石云;苏世萍;张莉;张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呼吸道管理目前已提高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高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感染是呼吸道护理的重点[1].由于手术伤口等部位疼痛,病人常常不愿深呼吸和咳嗽,部分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常有肺萎陷和肺膨胀不全,因而多有呼吸道分泌物淤积,易导致肺部感染,应当及时给予处理.吸痰是呼吸道护理非常重要的基本的操作,有效、快速、无菌吸痰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是抢救病人缺氧症状得到改善的重要措施.
作者:顾瑾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本研究使用中国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对相关中文文献进行检索,使用Pubmed、EBSCO、OVID、Springer、Cochrane Library等对相关英文文献进行检索,共有9篇中文文献符合标准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和节约社会资源,再结合病人对于频繁进行翻身的不舒适感觉,建议临床采用对病人每4小时翻身1次.
作者:李英娟;尤丽丽;赵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唐氏综合征是我国发病率高、危害极大的先天缺陷性疾病,此类疾病绝大多数是突发的,并非家系遗传而来,每个孕妇都有生先天缺陷儿的可能,而该病患儿的出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为让更多孕妇理解和接受筛查,进行护理干预,产前及早发现并处理,对减少唐氏患儿的出生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前凤;杨秋敏;武海霞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护理制度及流程是规范护理行为,促使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的指导性文本,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基础,也是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操作的技术指导准则.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护理人员对护理制度和流程的认识、态度、执行程度,故通过对本院护理人员护理制度及流程的知信行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并找出原因所在,制订更完善、符合临床实际、易行且易掌握的护理流程及制度,提高护士对制度、流程的知晓及执行力以更好的服务病人,提高质量内涵.
作者:侯黎莉;徐亚萍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