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闫俊萍;于颜珍;薛庆原

关键词:胸腺瘤切除术, 肿瘤切除术, 护理配合, 重症肌无力, 胸骨正中切口, 气管导管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 病人, 肌无力危象, 呼吸道管理, 纵隔肿块, 检查诊断, 胸腺肿瘤, 四肢无力, 术中配合, 术前准备, 手术中, 临床资料, 就医, 呼吸困难
摘要:胸腺瘤切除术是纵隔外科中并发症多、危险的手术之一.我们在5例胸腺瘤病人手术中除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外,严密观察肌无力危象,做好呼吸道管理.5例病人均康复出院.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3例, 女2例, 年龄21岁~66岁.X线、CT检查诊断为胸腺肿瘤.2例病人因咳嗽、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就医,X线检查时发现前纵隔肿块.3例因复视、咀嚼无力、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重症肌无力症状就医, 诊断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全部采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 胸骨正中切口.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弹力腹带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产后使用弹力腹带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使用弹力腹带;观察产后8 h内产妇自解小便的例数,了解8 h内产后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8 h内尿潴留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使用弹力腹带可有效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惠勤;邹湘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胸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胸腺瘤切除术是纵隔外科中并发症多、危险的手术之一.我们在5例胸腺瘤病人手术中除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外,严密观察肌无力危象,做好呼吸道管理.5例病人均康复出院.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3例, 女2例, 年龄21岁~66岁.X线、CT检查诊断为胸腺肿瘤.2例病人因咳嗽、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就医,X线检查时发现前纵隔肿块.3例因复视、咀嚼无力、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重症肌无力症状就医, 诊断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全部采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 胸骨正中切口.

    作者:闫俊萍;于颜珍;薛庆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股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中老年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7例中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应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分并填报,对易患因素采取预防措施.[结果]填报的87例中老年股骨骨折病人中属极高危组21例(24.1%),高危组13例(14.9%),中危组36例(41.4%),低危组17例(19.5%).[结论]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的应用能有效地预测中老年股骨骨折压疮易患因素,动态管理压疮,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朱晓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取代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成为新一代治疗BPH的金标准[2].我科2006年7月-2009年7月采用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20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原华;任改瑛;张桂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新生儿两种采血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新生儿两种血液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8月需采集血液标本的足月新生儿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10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为93%,出血、溶血率低,股静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成功率高,出血、溶血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作者:侯丽颖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研究

    [目的] 探讨开放性实验考核的效果.[方法]总结<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进行开放性实验考核,由以往的教师单独评价向多人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发展.在学期末和实习前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与考核.[结果]教师反映实验组学生态度认真,爱伤观念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到位,操作能力增强.97.4%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实验组学生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灵活性、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主动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龙苏兰;吴欢欢;张晶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刷牙结合口洁灵冲洗法用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刷牙结合口洁灵冲洗法用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58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牙膏刷牙结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口腔清洁度、有无口臭及口腔溃疡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口腔清洁度为53.6%,口臭发生率为39.3%,口腔溃疡发生率为21.4%,实验组口腔清洁度为96.7%,口臭发生率为13.3%,口腔溃疡发生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牙膏刷牙结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法能有效清洁口腔,预防口臭和口腔溃疡的发生.

    作者:翟荣霞;苖京亚;陈燕;武元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循经推拿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89%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正常人群中上肢要完成80%以上的活动,日常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依靠上肢运动,所以本病的治疗对于降低脑卒中后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病人采用循经推拿法,疗效较好.

    作者:汤俊玲;韩淑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亚健康状态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亚健康状态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病人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亚健康状态HBV携带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元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间歇气压疗法在危重病人补液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根据气压治疗时气囊充气前后危重病人心率(HR)、收缩压(SBP)、脉压(P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预测危重病人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指导临床补液治疗.[方法]观察200例危重病人行双下肢气压治疗时气囊充气前后HR、SBP、PP和CVP的变化.对PP变化大于5 mmHg的95例病人再按CVP 2 cmH2O~5 cmH2O原则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观察气囊充气和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病人HR、SBP、PP和CVP的变化.[结果]200例观察对象中有95例(47.5%)在气囊充气前后HR、SBP、PP和CVP有明显的变化,其中90例(45.0%)在气囊充气前后HR、SBP、PP和CVP的变化与容量负荷试验的变化一致.[结论]间歇气压疗法在预防危重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可以指导临床补液治疗.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补液治疗的阈值分别是气囊充气前后病人HR下降大于4/min,SBP升高大于7 mmHg,PP升高大于6 mmHg,CVP可无明显变化.

    作者:刘春霞;孟翠巧;申丽旻;赵鹤龄;程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1例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病人的护理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amilial fatal insomnia,FFI)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遗传性朊蛋白病(Prion)的一种类型,是世界上第3大遗传性朊蛋白病,与当前在全世界蔓延的疯牛病同属于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FFI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神经科疾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为每年百万分之一.

    作者:付玉娟;乔雨晨;刘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管道技术支持小组在提升护理技术中的作用

    管道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临床上,各种管道不仅用于一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它可以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是治疗方法中所必需的辅助措施[1-5].它涉及临床各学科和人体的各个部位,所以在临床上其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其应用的类型也非常繁多,因此管道应用与护理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魏琼;董津平;李焱;刘兆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气管切开病人服的设计及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1-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普通病人服给气管切开病人带来不便[4].为了避免病人着凉则极易将气管套管口覆盖,导致通气不畅而引起窒息,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穿着、更换困难,既增加病人痛苦又增加护理工作量[5].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专用服,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陈玉玲;武燕;张月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介绍一种输液肢体制动工具

    在临床上为病人实施静脉输液治疗时,常常发现由于部分老年病人血管条件差、年幼的小儿多动及一些因疾病而躁动的病人,经常造成穿刺部位因漏液而形成皮下水肿、感染甚至局部坏死.传统的做法是在病人的关节处用胶布固定纸盒制动病人的手臂,这样既不规范亦不美观,而且在拔除液体时费时费力,有时因为胶布缠绕较多,揭取后胶布痕迹难以清洁.

    作者:李荣;李领侠;王妮;周西;张水利;朱云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椎管肿瘤病人术后拔除尿管时机探讨

    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很大比例,在国外为医院感染之首,在国内则占医院感染的第2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其中约80%与留置尿管有关.据统计,留置尿管3 d发生尿路感染率为31%,5 d以上为74%,长期留置尿管几乎为100%[2].因此,临床上越早拔除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就越低.

    作者:杨雪;鲜继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脱痂期多量出血的观察和处理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脱痂期多量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40例宫颈糜烂微波术后脱痂期超月经量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原因及类型,评价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出血原因:治疗过深18例、创面感染10例、8例脱痂期有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4例术后有同房史.出血类型:点状出血15例、弥漫性出血9例、点状出血合并渗血12例、宫颈管壁渗血4例.[结论]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脱痂期多量出血原因及类型不同,只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止血方案,才能达到佳止血效果.

    作者:李江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微波治疗仪按摩配合电动吸乳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治疗乳汁淤积的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发生乳汁淤积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微波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治疗乳汁淤积,对照组用热敷加吸奶器吸奶.[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80%,而对照组治愈率仅为40%,经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好.

    作者:孙超峰;蒋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院外康复指导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院外康复指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将56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按出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康复指导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不予康复指导,康复指导组病人出院后第2天予电话康复指导,1个月内家访1次,第1个月每周电话随访1次,以后每个月随访1次.[结果]康复指导组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进行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谢艳红;廖园园;马翠萍;黄玲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皮下留置套管针在瘙痒性皮肤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套管针对瘙痒性皮肤病的控制作用.[方法]选择痒点,皮下留置套管针6 h~48 h.[结果]套管针皮下留置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总有效率97.8%,痊愈率66.7%,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套管针皮下留置可使瘙痒得以控制和缓解.

    作者:王淑秀;王远萌;杨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瓶装药品储藏盒的设计与应用

    一般住院病人床前都设置有床头柜,治疗疾病所需的各种药品都放置在床头柜上或床头柜的抽屉里,不仅显得凌乱不堪,而且寻找起来极不方便,特别是一些行动不便的病人,必须在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才能使用,既增加了家人或护理人员工作量,也给病人带来极大不便.

    作者:周红;何彩凤;李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