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张标

关键词:流动人口, 艾滋病, 策略研究
摘要:当前,艾滋病在全世界流行广泛,1985 年起,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后,艾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中,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本文将从我国流动人口现状、流动人口的特点、艾滋病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威胁及其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成药佐治小儿手足口病63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现阶段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 年5 月至8 月本科住院的63 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2008 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30 例伴发热,1 例重症,没有复发病例,所有患儿经积极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儿均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及时正确诊断本病并给予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场所要及时隔离患儿,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作者:易天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血液病化疗患者的影响

    近年来,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静脉化疗,少数患者通过骨髓移植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然而焦虑、抑郁是大多数血液病患者突出和常见的心态.不同程度的焦虑心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熊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估和预后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2009 年于发病24h 内入院的AIMI93 例患者根据Killip 心功能分级,分为伴心力衰竭组与无心力衰竭组,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AIMI 伴心力衰竭者24 例(占25.8%),与无心力衰竭组相比年龄较大,肌酸激酶峰值、右心室梗死发生率、胸前导联V4-6ST 段压低为主者比例较高,住院病死率高.结论:根据心电图的演变过程,心肌血清酶学的变化,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可以对AIMI 合并心力衰竭做出及早正确的诊断,同时根据检查结果估测梗死范围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徐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式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随机分为两组:A 组导乐陪伴分娩组400 例,B 组对照组400 例.对两组产妇的总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出血率和胎儿窘迫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导(P<0.01).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分别为3.50%、3.64%,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同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既提高了分娩质量,同时也能更多地照顾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香砂养胃丸配合西药规范治疗慢性胃炎8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香砂养胃丸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间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 例,治疗组采用香砂养胃丸和阿莫西林、硫糖铝片和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硫糖铝片和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应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较高.结论:香砂养胃丸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沈柿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复方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50 例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缬沙坦结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降压药物单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 周后各组SSBP(收缩压)和SDBP(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05).而治疗后6 周,治疗组SSBP 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SDBP 下降亦超过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可更显著地降低收缩压,并可有效降低舒张压,且有较良好的降压稳定性,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作者:徐静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银杏叶针治疗颈椎病20例临床观察

    本院自2005 年用银杏叶针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合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谈银杏叶

    银杏叶具有扩张血管、抗心、脑血管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作用,可能与其脸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功效密切相关.银杏叶总黄酮和银杏内酯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100 例偏头痛患者根据用药方法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用药6 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头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头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头痛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何永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预防压疮的家庭护理指导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预防压疮的家庭护理指导,利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8 年6 月--2009 年12 月收治的50 例老年性髋部骨折病人,通过出院指导进行家庭护理.结果:通过上门教会一些护理方法和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使预防压疮的措施尽可能到位,有效地降低了此类病人的压疮发生率.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预防压疮的家庭护理指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丽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氟西汀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及治疗.方法:将156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情绪,检出合并抑郁症者76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胶囊.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w 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治疗8w 末SDS 及HADA 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8 w 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65.7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辉;赵建华;冉君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药炮制对药性影响的浅识

    目的:通过炮制,改变药性,增强药效,防止不必要的中药毒副作用事故的发生.方法:认真分析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务水平及高度责任心.结果:通过中药炮制对药性几方面的影响,建议医生在临床用药时谨慎、灵活,药师在调配处方时严格审核.结论:医师和药师均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把握好中药炮制的重要性,以提高疗效,保证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

    作者:朱月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生脉强心散对慢性心衰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对慢性心衰患者6 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用西医基础治疗加中药对照治疗(30 例)和西医基础治疗(30 例),观察临床疗效及6 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均能使心衰患者6 步行距离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有确切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

    作者:崔玉红;刘素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2例年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年轻(小于35 岁)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所有患者为反复发(高)热,门急诊经过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后收住院,均经X 线胸片或胸部CT、血清抗体检测、部分经痰培养确诊的病例,入院后给予二代头孢菌素联合覆盖非典型病原体抗生素治疗,时间大于72 小时.结果:本组22 例患者,体温小于72 小时下降的8例,大于72 小时下降的14 例,治愈18 例,好转4 例,有效率100%.结论:年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致病的发病率升高,治疗时应联合覆盖非典型病原体的抗生素,且初步疗效观察时间可大于72 小时.

    作者:胡亮;刘德群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论PDCA循环理论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PDCA 循环理论在药品管理方面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PDCA 的管理办法基础上,对药品管理采用PDCA 循环理论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张春广;赵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当前,艾滋病在全世界流行广泛,1985 年起,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后,艾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中,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本文将从我国流动人口现状、流动人口的特点、艾滋病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威胁及其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张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37例

    将37 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和对照组(单纯面膜)两组,经统计学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洪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脊柱复位固定系统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脊柱复位固定系统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我科收治的108 例腰椎滑脱患者,用GSS-Ⅱ脊柱内固定系统手术内固定,术后第3 天外敷中药,观察疗效.结果:108 例患者,优37 例(34.26%),良56 例(51.85%),可13 例(12.04%),差2 例(1.85%).优良率86.11%.术后追访3 个月,患者满意度90.74%.结论:GSS-Ⅱ脊柱内固定系统联合中药外敷对腰椎滑脱疗效较满意.

    作者:张维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温针灸治疗寒性关节炎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 例患者通过温针灸治疗1 个疗程.结果:痊愈14 例,好转6 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温针灸对寒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杨丽君;孙立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酸咪康唑软膏含量

    目的: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硝酸咪康唑软膏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和考察.方法:将药物与基质采用乳化法技术制备成软膏,运用离心实验、耐热耐寒试验及室温留样观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准确、稳定性好.结论:该法使用于硝酸咪康唑软膏含量测定,操作简便.

    作者:宋文霞;钟天文;张瑞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