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鼻氧管在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

白欢;李晶

关键词:鼻氧管,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鼻导管, 鼻气流, 重复使用, 效果满意, 临床使用, 交叉感染, 监测结果, 反复使用, 病人, 金标准, 阻塞, 诊断, 折痕, 消毒, 危险, 插入, 鼻腔
摘要: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我们行多导睡眠监测中所用的鼻气流导管,是直接插入病人的鼻腔,使用后进行消毒,大多重复使用,增加了病人交叉感染的危险.鼻导管反复使用还容易出现折痕和阻塞,影响监测结果,甚至监测失败.我科采用一次性鼻氧管代替鼻气流导管后,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眼眶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特点为眼球突出、眼外肌肥大、眼睑退缩、暴露性角膜炎及伴有视神经病变等,严重者可致失明.我科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对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病人49例(73眼)采用经鼻、结膜联合进路内镜下眼眶减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蒋静;程时武;张龙城;黄甜花;郭实;吴晓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身体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1-3],临床上用量使用恰当可以治病救人,反之,则会带来严重的公共问题,危害病人健康.手术室是医疗机构麻醉用药种类多、数量大的科室之一,加强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是落实医院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关键[4].我院为了保证麻醉药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建立了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艳涛;任海兰;王丽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强化基础护理对护生职业认知与情感的影响

    [目的]通过基础护理的实习了解护生对护理职业态度的变化.[方法]自行设计一般情况及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专护生155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在基础护理实习前后认知评分和情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对护理专业认知和情感与性别、家庭收入、选择职业意愿有关.[结论]基础护理实习后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对护理专业有更高的认同;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不如女护生.

    作者:李丽;叶文琴;李凤萍;陈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内分泌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内分泌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并完善排班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未发生一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付阿丹;鲁桂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彩色多普勒在大面积烧伤恢复期增生性瘢痕处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特大面积烧伤后恢复期增生性瘢痕病人浅表静脉均被毁损,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无法使用.而手术中必须建立静脉通道,补充丢失的及机体日常所需的液体,并为术中输血、紧急抢救做好准备[1].我们尝试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行浅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肢体肿胀的护理

    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穿刺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可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日等优势[1].尤其是目前应用了弹力带压力止血器,使术后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更加方便、高效,减少了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也发现,病人在使用弹力带压力止血器期间,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远端肢体肿胀,甚至有麻木、剧烈疼痛、皮肤淤斑等情况.2010年2月-6月我院经桡动脉介入治疗60例病人,通过有效的术后宣教及肢体活动指导,改善了病人术后应用弹力带压力止血器时远端肢体肿胀等不适,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增加了舒适感.

    作者:刘酉华;赵立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护理本科生自我结构与人生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自我结构特点及对人生意义的态度,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自我结构量表和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对护理专业一年级~四年级152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依赖自我结构评分显著高于独立自我结构评分,二者在护理本科生中共存;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依赖自我结构的评分显著低于三、四年级(P<0.05);在独立自我结构评分中,一、二年级显著低于三、四年级(P<0.05);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在人生意义寻求和人生意义体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本科生人生意义评分处于中等水平;依赖自我结构与人生意义寻求呈正相关(r=0.296),独立自我结构人生意义体验呈正相关,(r=0.315).[结论]应充分利用护理本科生依赖自我结构对于集体的认同性,发挥护理队伍的团队优势;针对护理本科生对人生意义追寻的需求,给予恰当的指导,实现人生意义的良好定位与学业、工作的相互协调.

    作者:臧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一次性鼻氧管在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我们行多导睡眠监测中所用的鼻气流导管,是直接插入病人的鼻腔,使用后进行消毒,大多重复使用,增加了病人交叉感染的危险.鼻导管反复使用还容易出现折痕和阻塞,影响监测结果,甚至监测失败.我科采用一次性鼻氧管代替鼻气流导管后,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欢;李晶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CT引导下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治疗该病较先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创伤小、无痛苦、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疗效好,已被病人所接受[1-3].我院于2004年6月起开展了此项技术,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枝;李继亮;白昭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经内镜注入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突出特点为出血量大、来势凶猛、病情凶险,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内镜注入组织黏合剂治疗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止血方法,病死率已下降至10%左右.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消除各种可能诱发术后再出血的因素,提高治疗率.我院2007年7月-2011年3月收治102例经内镜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邢宏萍;裴宪琴;刘丽萍;李俊景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高血压病病人行臭氧置血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病人行臭氧置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高血压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血脂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臭氧置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控制血压及改善临床不适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臭氧置血治疗法能有效缓解高血压病病人临床不适症状.

    作者:谭芳;黄蓉芳;廖秀杰;覃善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激光治疗颈段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发狭窄的护理

    食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肿瘤侵及颈段堵塞上口引起再发狭窄病人,因吞咽障碍而不能正常进食,全身情况极差,多呈现恶病质,病变已广泛转移,身体状况根本不能耐受手术及常规放疗、化疗[1,2].因支架将缩咽肌撑开,使其不能收缩,病人无法吞咽,故不能于肿瘤堵塞上口再次放置食管支架,此种情况下各种镜下治疗手段作为姑息治疗唯一选择,可达到通畅食管、解除梗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3]的目的.我科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10例颈段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发狭窄病人行内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激光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春雨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CO2气体温度对腹腔镜肠道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气体温度对腹腔镜肠道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例肠道肿瘤手术病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加温至37 ℃的CO2气体建立气腹,并与50例常规建立气腹的病人进行对照,观察术后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加温至37 ℃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肠道腹腔镜肿瘤手术,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贾占辉;冉战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改良式雾化吸入器在人工气道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病人持续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一次性口含式雾化吸入器进行改良,对人工气道病人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人工鼻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和吸痰后3 min血氧饱和度均优于人工鼻.[结论]改良式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优于人工鼻.

    作者:高丽霞;单学栋;周瑞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病人的护理

    骨不连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采用切开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需要放手术且存在很多病发症.

    作者:唐四桂;梁斌;李宏宇;李丽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抚触及穴位按摩对小儿疝气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及穴位按摩对小儿疝气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疝气手术患儿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必要时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实验组在手术麻醉清醒后即给予抚触及穴位按摩,采用FLACC 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麻醉清醒后1 h~6 h、7 h~12 h、13 h~24 h时间段疼痛评分及使用镇静镇痛药例数.[结果]对照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使用镇静镇痛药例数高于实验组.[结论]抚触及穴位按摩是一种既简单而又安全有效的缓解小儿疝气术后疼痛的护理手段.

    作者:魏庆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通腑合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通腑合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均采用通腑合剂治疗,治疗1周后,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无效病人改手术治疗.[结论]通腑合剂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毒休克症状,有效控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王晶;罗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产后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

    护理记录是指护士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1-3].我科以往使用的一般护理记录单主要靠大量文字描述,由于记录人员评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存在描述重点不突出、千篇一律、记录过于繁琐或过于简化、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护理记录的客观、完整、科学性,方便临床护士工作、减轻护士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我院根据卫生部医政司<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产后病区的特点,制定了产后表格式护理记录单,于2008年10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超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高龄高危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4],其手术病死率为0.09%[5],但是由于高龄病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反应迟钝,对疼痛敏感度降低,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疾病,容易误诊为胃病、冠心病,部分病人手术时伴炎症水肿,甚至胆囊坏疽、积脓[6],加之麻醉等的刺激,增加了LC的风险,因而做好术后监测和处理,提高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7],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共对60例高龄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机械通气病人采用不同吸痰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不同吸痰方式对机械通气病人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观察组选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观察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潮气量(Vt)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吸痰后5 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较吸痰前有明显变化;观察组病人呼吸参数、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吸痰效果好、并发症少(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保持呼吸参数及呼吸道压力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彻底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延长吸痰间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陈秋宇;刘朝辉;李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