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杰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已成为肠内营养(EN)支持的优选途径.我院2006年7月-2010年6月,共施行PEG 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2例PEG病人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7岁~82岁(65.7岁±18.6岁);体质指数(BMI)24.2 kg/m2~28.6 kg/m2;病种:脑血管疾病18例,运动神经元病7例,阿尔茨海默病5例,胰腺癌、重度裂孔病、胃瘫、高位截瘫和肺癌脑转移各2例;其中意识障碍8例,但均有肠功能.
作者:沙岩;卫海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有效的方法.肺移植术后的自我护理是病人长期存活的关键,做好病人出院前的自我护理指导,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肺移植手术病人,实施出院前自我护理指导和康复追踪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门诊退费是医院门诊收费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制定严格的门诊退费制度和建立严密的门诊退费流程,是堵塞门诊退费漏洞的必要前提.门诊退费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退费管理是保证医院收入的真实性和医院资金不被非法占有的重要保障.以下通过我省一综合医院2011年4月份门诊退费情况统计,对医院门诊退费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玉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目前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探讨阻碍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开展的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北京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中,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供选取社区护理管理者、社区护士、全科医生共13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社区护士工作量大,内容繁多,未突出社区护理专业特色,其服务项目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发展.[结论]人力资源是影响社区护理服务内容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服务项目的深入开展需要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应加强支持力度和保障措施,努力开拓社区护理服务项目.
作者:韩金红;金瑞华;马新翠;刘红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3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探索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与随机抽样相结合方法,对顺德容桂地区3个居委会3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顺德区容桂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标化率)为30.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2.1%,明显高于女性20.2%(P<0.01);男性以30岁~39岁、60岁~6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分别为46.0%、45.7%;文化程度以大专以上组患病率高为40.3%,其次是文盲组为38.4%;相关分析示: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吃夜宵、喝茶、BMI、腰围、臀围、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与尿酸呈正相关(P<0.01).[结论]本地区3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可控因素有关.实施社区护理综合干预,对降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意义重大.
作者:陈晶华;李思乔;欧阳素琴;周月英;宋雪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1 病例介绍病人,女,69岁,主因发作性剑突下憋闷4月,加重20 d,于2010年7月3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8年,查体: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2/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律齐,T波avR、V1倒置.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于入院后第7天在心导管室经右侧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论:冠心病单支病变,累及右冠状动脉(RCA),RCA开口处70%~80%局限性狭窄,于RCA植入Partner 3.5 mm×18.0 mm支架1枚,手术过程顺利.
作者:白艳萍;田彦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是由护士志愿者、社区管理人员、老年人以及子女协作参与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协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新模式[1].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的一项工作.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努力推迟衰老、缩短老年晚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应成为老年人口社区保健的首要战略目标[2].健康教育是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护士参与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中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区健康教育,在组织及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现就在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中健康教育所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陆霞;王丽霞;陈菡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临床上使用的常规输液针容易使病人的血管损伤,严重时甚至会使血管穿透,引起皮下淤血、血管阻塞、药液外渗等并发症,而且会使再次穿刺困难.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在临床上逐渐增多,不仅可以降低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而且又可以保护穿刺血管不受损伤,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深受护理人员和病人的好评和认可.2010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81例颅脑外伤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下肢深静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妇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近年来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使其发生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由于血栓形成后不仅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严重时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可致病人死亡.因此,对妇科术后病人DVT的认真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妇科通过对术后病人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珍;张红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向强调关怀照顾转化.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其专业的服务范畴与内容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护理服务对象从病人扩大到健康的人.护理终目标不仅是维持和促进个人高水平的健康,更重要的应是面向家庭、社区,达到终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水平[1].艾滋病(AIDS)和结核病(TB)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的两种传染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与TB双重感染已成为这两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之一[2],HIV/AIDS的流行已成为全球TB第3次回升的主要原因.我院在实施本市TB控制项目中,对HIV/AIDS双重感染病人进行全程督导短程化疗,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及关怀模式实施家庭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阳;卢金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护理工作与病人接触直接、连续、密切、广泛,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病人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1].护理部作为全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如何发挥作用,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麦苗;郭晨;韩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静脉输液是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但在寒冷的季节,进行静脉输液时病人会感觉整个肢体发冷,虽然有棉被覆盖,但穿刺部位还是感觉麻木冰冷,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我科自2010年2月设计了一种可用于保暖的肢体护罩,解决了以上问题,临床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建;马祎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情危重,病势凶险,预后极差,治疗费用昂贵.我院肝病科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我科研制的中药复方保留灌肠联合人工肝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40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曹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疾病,以慢性进行性泵功能衰竭和液体潴留为特征[1].心功能Ⅲ级、Ⅳ级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病人保持体液平衡的能力大大降低,常伴有少尿及液体潴留,因此监测出入量常作为重要的护理措施.病人及其照顾者是否知道监测出入量的目的、重要性,院外监测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整个病程.现就对98例慢性心衰病人院外出入量监测调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赵新娜;王爱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又叫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及其有关症状,是造成猝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动态心电图(DCG)是目前检测中老年SMI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实用无创、简便准确、可重复、定量等优点.为了探讨老年SMI的特点和护理,对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病人,心电监测有缺血性ST段改变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有关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林秀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占第1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1].胃癌病人常有营养不良,且根治术后多需较长时间禁食,胃癌根治切除术的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恢复饮食时间晚,因此术后科学的营养支持对促进病人康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肠内营养由于其经济、方便、更符合生理而成为目前临床主要的营养途径.本研究对10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病人进行对照研究,比较肠外和肠内两种营养方式对手术后病人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肠运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住院总费用、药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刘艳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疾病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临床主要表现为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有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颅内出血等全身多处出血.ITP病人并发出血范围广,难护理;加上慢性型病程长、用药复杂,病人焦虑、恐惧心理明显,影响治疗[1].为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解除其不良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意义深远.近2年来,我科医护合作开展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爱荣;张欢英;袁瑞林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消化系常见的急重症,其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对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已成共识[1,2],但对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内镜治疗价值仍有争议.我科2007年3月-2009年6月对24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行鼻胰管引流(endoscopic naso-pancreatic drainage,ENPD)病人,与同期15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未行鼻胰管引流病人做比较,旨探讨鼻胰管引流的临床价值和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桂芬;缪林;范志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有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1].张培华等[2]调查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8.6%,45岁以上为16.4%,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群.传统手术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近年来我国引进了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这种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失血少,无瘢痕,恢复快[3],已在国内许多医院广泛推广.我院于2010年3月引进了该项技术,至今已治疗64例,经过对病人术前术后的科学护理和系统指导,病人均痊愈出院,疗效确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英;秦江波;崔鹏;暴彩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指针护理缓解妇科顺铂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对36例顺铂化疗病人在化疗期间进行穴位指针护理,自化疗后第1天开始,每天9:00评估1次,记录每天恶心、呕吐的次数,连测3 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指针护理能有效降低妇科顺铂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频率,提高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减轻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萍;赵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