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王玉珍;张红卫

关键词:预防,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精心护理, 干预效果, deep venous thrombosis, 术后病人, 妇科术后, 阴式子宫切除术, 现报告如下, 住院时间, 血栓形成, 栓子脱落, 经济负担, 护理工作, 护理干预, 肺栓塞, 发生率, 并发症, 死亡
摘要:下肢深静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妇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近年来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使其发生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由于血栓形成后不仅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严重时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可致病人死亡.因此,对妇科术后病人DVT的认真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妇科通过对术后病人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肝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40例亚急性重症肝炎病人的护理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情危重,病势凶险,预后极差,治疗费用昂贵.我院肝病科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我科研制的中药复方保留灌肠联合人工肝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40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曹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中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与对策

    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是由护士志愿者、社区管理人员、老年人以及子女协作参与的社区老年健康促进管理协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新模式[1].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的一项工作.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努力推迟衰老、缩短老年晚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应成为老年人口社区保健的首要战略目标[2].健康教育是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护士参与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中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区健康教育,在组织及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现就在社区老年健康促进新模式中健康教育所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陆霞;王丽霞;陈菡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及护理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AV)是一种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不伴明显喘息的特殊类型哮喘[1],表现为顽固性咳嗽,夜间和(或)清晨加重,持续时间较长,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近年来,CVA作为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已得到普遍认可,其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一定程度的气道重建[2].

    作者:刘国强;杜瑞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地榆油预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作为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肠内营养在ICU病人营养支持中所占比例地不断提高而备受医务工作者关注.据文献报道,30%~60%ICU病人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后发生腹泻[1],腹泻所导致的肛周皮肤损伤成为ICU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为了寻求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我院ICU率先将中药制剂地榆油外涂应用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病人的肛周皮肤护理,并与常规护理方法作对比观察,以评价外涂地榆油在预防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丽;许蔷;鲍蕾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指针护理在妇科顺铂化疗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指针护理缓解妇科顺铂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对36例顺铂化疗病人在化疗期间进行穴位指针护理,自化疗后第1天开始,每天9:00评估1次,记录每天恶心、呕吐的次数,连测3 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指针护理能有效降低妇科顺铂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频率,提高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减轻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萍;赵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介绍1种安全型一次放血器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经典治疗方法为定期放血.目前临床上没有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使用的一次性放血装置,放血治疗均采用各种各样的自制放血装置,通常用输血器连接其他容器(负压吸引器、引流袋、空液体瓶等)自制而成.这些自制放血装置有如下缺点:消毒灭菌欠严格;容易血液逆流,发生逆行感染;放血量不准确;容易造成血液污染,不利于医务人员的职业性防护.为了解决现有自制放血装置所存在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安全型一次性放血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滥用抗生素实例分析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但随着我国医药工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抗生素滥用现象日趋严重,研究显示我国使用抗生素病人中1/3以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1],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2],抗生素不良反应几乎遍及所有的器官和系统,较轻的如恶心、呕吐、皮疹等,较严重的如肝、肾、神经等严重损害,甚至引起死亡,因而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现举例说明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作者:刘金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病人的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有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1].张培华等[2]调查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8.6%,45岁以上为16.4%,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群.传统手术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近年来我国引进了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这种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失血少,无瘢痕,恢复快[3],已在国内许多医院广泛推广.我院于2010年3月引进了该项技术,至今已治疗64例,经过对病人术前术后的科学护理和系统指导,病人均痊愈出院,疗效确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英;秦江波;崔鹏;暴彩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病人家属全程参与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近10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的进歩,恶性肿瘤长期生存者人数大幅上升,一定程度上癌症已成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1].作为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化学治疗通过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同时,也可以将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一同杀灭.化疗的毒副反应给病人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近来,研究和治疗肿瘤的焦点不仅仅是癌症病人生存期延长,更多地投向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肿瘤科病房从2010年2月开展病人家属全程参与健康教育的模式,达到大程度的配合治疗中的各项具体措施,使得疾病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由单一的医患努力转变为家庭参与,密切了医、护、患三方关系,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病人得到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弓玉红;王丽芳;于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舒腹散烫疗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舒腹散烫疗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手术后12 h开始用舒腹散腹部烫疗,每日2次.对照组按腹部手术术后常规护理,让其自然恢复胃肠功能.[结果]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持续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初次自行排便时间等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1).[结论]腹部手术后给予舒腹散腹部烫疗可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李雪娟;高春霞;程彩芬;李青梅;陈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例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合并纵隔血肿病人的护理

    1 病例介绍病人,女,69岁,主因发作性剑突下憋闷4月,加重20 d,于2010年7月3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8年,查体: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2/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律齐,T波avR、V1倒置.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于入院后第7天在心导管室经右侧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论:冠心病单支病变,累及右冠状动脉(RCA),RCA开口处70%~80%局限性狭窄,于RCA植入Partner 3.5 mm×18.0 mm支架1枚,手术过程顺利.

    作者:白艳萍;田彦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肢体保暖护罩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但在寒冷的季节,进行静脉输液时病人会感觉整个肢体发冷,虽然有棉被覆盖,但穿刺部位还是感觉麻木冰冷,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我科自2010年2月设计了一种可用于保暖的肢体护罩,解决了以上问题,临床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建;马祎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经内镜鼻胰管治疗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消化系常见的急重症,其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对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已成共识[1,2],但对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内镜治疗价值仍有争议.我科2007年3月-2009年6月对24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行鼻胰管引流(endoscopic naso-pancreatic drainage,ENPD)病人,与同期15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未行鼻胰管引流病人做比较,旨探讨鼻胰管引流的临床价值和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桂芬;缪林;范志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胆结石并胆道感染不同菌群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胆结石并感染病人胆汁中不同菌属致病菌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的100例胆结石感染病人,根据术中胆汁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愈合等级及术后其他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组术后更换无菌敷料次数少于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术后拆线时间早于革兰阴性菌组.[结论]根据胆结石并感染病人胆汁中不同菌属致病菌运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术后护理,以避免切口感染,促进术后切口早日愈合,减少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永;杨连招;莫新少;陈似霞;游雪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不良反应的分析与预防

    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方法[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研制出3代乙型肝炎疫苗,第1代为血源性疫苗,第2代基因重组疫苗,第3代表面抗原合成肽疫苗.从2000年起,我国停止使用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2].现对2000年-2010年乙型肝炎疫苗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乙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参考.

    作者:张莲文;杨帅;赵大辉;陈秀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医院门诊退费现状分析及建议

    门诊退费是医院门诊收费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制定严格的门诊退费制度和建立严密的门诊退费流程,是堵塞门诊退费漏洞的必要前提.门诊退费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退费管理是保证医院收入的真实性和医院资金不被非法占有的重要保障.以下通过我省一综合医院2011年4月份门诊退费情况统计,对医院门诊退费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玉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健康教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疾病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临床主要表现为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有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颅内出血等全身多处出血.ITP病人并发出血范围广,难护理;加上慢性型病程长、用药复杂,病人焦虑、恐惧心理明显,影响治疗[1].为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解除其不良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意义深远.近2年来,我科医护合作开展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爱荣;张欢英;袁瑞林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食管癌病人饮食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目前,对食管癌的治疗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导,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1].食管癌典型的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吞咽食物有不适,继而发展到难以下咽,逐渐只能进食半流、流质,后滴水难进.食管癌术后早期不能进食,开始进食时又需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大多数病人对怎样进食,进食哪些食物茫然不知所措.

    作者:江宾;谭小辉;张丽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影响乳腺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疾病,是导致女性肿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诊断以及手术前的准备到手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和恢复,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病人不仅要经历生理上的变化,而且还要经历一系列的精神上的变化,失眠、精神紊乱、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1].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一些症状与治疗有关, 类似疲倦、睡眠不好、疼痛、恶心、呕吐等[2].

    作者:王临英;邸海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护理部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护理工作与病人接触直接、连续、密切、广泛,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病人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1].护理部作为全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如何发挥作用,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麦苗;郭晨;韩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