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8例临床体会

周光华

关键词:手法整复, 肱骨髁上, 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手法整复同时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6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40d~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优41例,良24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95.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126例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T扫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强扫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脑中动脉区改变86例;局限性低密度改变67例次;豆状核境界不清59例次;死亡12例,均为颈内动脉主干闭塞患者,余114例24 h后复查CT均获证实.结论:CT诊断早期脑梗死,符合率较高,检查方便、操作简单、无创伤、价格较低,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有明;潘字轩;周兆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注射剂在急诊中的应用浅析

    中药注射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在临床治疗中以疗效确切,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特点,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中医急症治疗必不可少的剂型.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就急诊应用中药注射剂谈几点心得体会,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药注射剂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杨发俊;谭填英;董知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5例腹股沟复发疝的体会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25例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结果:25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4min,平均住院时间7.5 d.术后并发症:尿潴留3例,阴囊积液1例,对症治疗均痊愈,无切口感染及液化.25例患者均随诊1~5年,无再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张万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宫内置含铜节育器引起过敏反应3例临床体会

    1案例例1,刘某,女,24岁,剖宫产术后14个月,月经后第3天.T36.2℃,P80次/分,BP16/8Kpa,R18次/分,身材较矮,似侏儒症,一般情况好,子宫大小正常,前位.置含铜T型节育器28mm大小一枚,手术过程:子宫口较紧,扩张子宫颈后,置人节育器.在下手术床时晕倒床下,失去知觉,约1分钟后清醒,查T36.4℃.

    作者:任秀萍;任雅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12月的34例经手术证实的结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本组34例患者CT检查发现18例患者肠腔或肠壁局限性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楚,27例患者呈现结肠壁环形、半环形增厚;肠腔狭窄和形态不规则12例,淋巴结转移6例.结论:CT检查对中晚期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邝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析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现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十分重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剖腹产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和剖腹产比率过高的原因分析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待产妇能够选择的分娩方式越来越多,据临床统计,我国的剖腹产比率通常在40%-60%,部分医院甚至高达70%,此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剖腹产的比率.然而剖腹产手术对产妇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剖腹产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及待产妇如何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展开论述.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腺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彩超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7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彩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病灶呈实性结节51例,呈囊实性结节14例.病灶声像图表现:大小(1.72±0.2cm;结节边缘模糊毛糙80.8%;结节内部低回声不均匀69.9%.结论:乳腺超声检查简单易行,安全无创、可重复检查,早期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率.

    作者:潘宇轩;李有明;周兆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痛点注射与丹红及手法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痛点注射及静滴丹红注射液联合手法松解肩周炎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108例患者在应用丹红条件下联合痛点注射曲安奈德(Transton,同息通注射液)及手法松解,每周1次,连续两次为1疗程,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2疗程治疗,有效率达95.4%.结论:痛点注射联合丹红、手法松懈,对肩周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京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封闭疗法用于颈内静脉置管局部感染早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封闭疗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局部感染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照组用0.5%碘伏消毒,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1%利多卡因溶液在导管两侧做局部点状封闭治疗.结果:对照组感染治疗有效率72%,实验组为9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疗法是治疗颈内静脉置管局部感染早期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蒋波;梁滨沈;孙秀丽;丛艳;孙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粗大运动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的将高危儿8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411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运动疗法、水疗、中医针灸、推拿、电疗、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干预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引导式教育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以盲法采用Peabody测试[1]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Q)进行测评.结果:两组高危儿治疗后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儿治疗前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eabody-GMQ测试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对高危儿粗大运动发育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满相;黄任秀;张靖;胡怡佳;谢筱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人性化服务在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分娩中护理应用,方法:将2006年3~6月孕足月初产妇200例为时照组,2007年3~6月孕足月初产妇200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采用人性化服务,而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第一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一第二产程,确保母婴平安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范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闭孔疝9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9例闭孔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3例.误诊6例,误诊率66.7%.结论:闭孔疝是临床少见疾病,多有肠梗阻和闭孔神经受压征,CT检查发现耻骨肌和闭孔外肌之间、闭孔外肌的上下束之间及闭孔内外肌之间疝影明确诊断.如系年老体弱且有多胎生育史者应高度警惕闭孔疝.早期手术是治疗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匡大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与预防对策分析

    临床检验是现代医学诊断直接的依据,通过各种分析手段掌握患者的病理特征,做为临床施治的准确依据.标本检验是否合格,关系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是否准确,是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方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临床检验过程中影响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阐述了避免影响检验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分析了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方式.

    作者:吕喜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73.FHIT和PTEN基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73.FHIT和PTEN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P<0.05)而肺癌组织中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存在着抑癌基因的作用,P73基因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过程,但可能没有担当起主要的抑癌基因的作用.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确实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存在着普遍意义,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皮秀杰;孙丽慧;侯魁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浆病毒灭活的原理及必要性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有多种病毒可经输血传播,引起输血后病毒性传染病,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如何防止输血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是当前输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病毒检测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和新病毒的不断发现,不能完全剔除携带致病病毒的血液.因此,临床输血就有一定的风险.在各种血液成份中,血浆是一种临床需求量大且病毒危险性高的血液成份制品,杜绝血浆引起的输血病毒性传染病的可靠途径是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处理.亚甲蓝光化学血浆病毒灭活方法,对分离制备的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并滤除血浆中的残余白细胞,该方法符合卫生部的规定,并可以安全有效地灭活血浆中的病毒,减少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本文将就该技术的原理及必要性等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慢性胆囊炎中医药疗法56例疗效观察

    中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输胆汁以传化水谷而行糟粕,以通降下行为顺,忌郁滞,治宜疏肝利胆.疏肝利胆汤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白芍药柔肝止痛;金钱草、鸡骨草、虎杖清利湿热;黄芩、茵陈清化肝胆湿热;茯苓、半夏和胃化湿;大黄攻积导滞;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活血止痛;鸡内金运脾消食化石;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之攻效.

    作者:谷利民;谷立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子宫腺瘤样瘤4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6例子宫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46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标本的1.91%,肿瘤位于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直径0.3~5.4cm,临床表现无特征性.镜下肿瘤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腔样结构组成,周围可见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Kpan、Calretinin、MC、Vimentin阳性,ER、PR、CEA、CD31、CD34、D2-40阴性.结论:子宫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免疫组化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良好.

    作者:韩洁;张永生;刘西林;朱晓玲;高萍;朱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门诊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门诊治疗患者护理中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提高了治疗效果,稳定了患者就诊情绪,改善了治疗预后.结论:对门诊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李素芬;曹萍梅;杨寿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锁骨骨折的保守治疗

    目的:锁骨骨折锁骨带外固定.方法:锁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锁骨带外固定.锁骨近端应用加压垫压迫,前臂吊带悬吊.结果:患者3~4周拆除锁骨带,骨折均临床愈合,疗效满意.结论:锁骨带外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的费用少、疗效可靠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少华;王海龙;韩军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