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注射剂在急诊中的应用浅析

杨发俊;谭填英;董知国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急诊, 临床应用
摘要:中药注射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在临床治疗中以疗效确切,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特点,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中医急症治疗必不可少的剂型.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就急诊应用中药注射剂谈几点心得体会,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药注射剂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的探讨

    探讨中药药材品种、生态环境、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作者:林金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意义

    目的:总结分析女性卵巢占位的CT特征,以寻求和探讨鉴别诊断依据及CT诊断的价值.通过CT诊断,鉴别卵巢良、恶性病变,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终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卵巢肿瘤及增强扫描后资料.结果:通过CT检查对病变形态、肿块密度、大小及边界、增强后强化的方式、有无转移征象、腹腔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等的CT表现分析明确病变性质.结论:CT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已成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对卵巢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冯南南;石洁;王红;赵广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的全胃肠道表现1例病例分析

    本文对过敏性紫癜的全胃肠道表现1例病历分析总结,过敏性紫癜胃肠粘膜病变一般发生于皮肤紫癜之后,也可能在紫癜出现之日,尤其是先有腹痛,肠粘膜损伤表现,才出现紫癜者.尽量早做内镜检查,提高诊断率.内镜医生提高警惕.

    作者:张艳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化痰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自拟化痰平喘汤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结论:化痰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袁天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析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现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十分重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输尿管结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目的 全面了解输尿管结石所致的肾内、肾外及肾血流惨数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急性输尿管结石的彩超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 69例输尿管结石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部分X线造影检查均见输尿管结石,同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内、肾周及肾动脉血流参数改变.结论 输尿管结石具有特征性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作者:曲虹;高晓军;宋涛;贾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胸腔积液的B超与X线诊断比较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多通过X线检查.但是对少量积液,X线不易检出,而B超检查则容易显示而获诊断.中量和大量胸腔积液可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重则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B超检查对于协助诊断、治疗和临床观察有一定帮助.

    作者:赵金华;徐建中;翟慎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夏枯草抑制大肠杆菌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夏枯草提取物体外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方法:采用细菌涂布法和滤纸片法确定了夏枯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制作用.结果:夏枯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可测量到平均9mm左右的抑菌圈直径.

    作者:秦雯;张德惠;任玉;张彦;赵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钢丝捆扎致锁骨骨折不愈合一例

    通过对一例因钢丝捆扎锁骨游离骨块致骨折不愈合的分析,对锁骨骨折复位的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武军;张东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母乳喂养的健康知识

    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在孩子生命中是一个好的开端.据估计每年约有100万以上的孩子由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

    作者:马让珍;王福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谈医院药剂科管理的思考

    药剂科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疗质量,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各级医院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作为医院的重要经济及窗口服务部门的药局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为严峻地考验.

    作者:何刚;杨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90例中西结合疗法

    中药清胃汤中的柴胡、枳实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能起促进作用,白芍柔肝理脾,缓急止痛,香附行气解郁,黄连为清中焦热之主药,石菖蒲化湿理气解郁;西药西沙比利和维生素B6可增强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排空,使胆汁向下排泄,同时维生素B6亦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反流.

    作者:李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老年人健康体检血脂检验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的血脂现状和健康状况,并对如何预防血脂异常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1~8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血脂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长血脂水平呈升高趋势.结论: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定期做血脂检测,可促进中老年人保持健康状态.

    作者:曹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提高护理大专学生人体解剖实验学习积极性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课在解剖学的学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护理大专学生因为学习态度不明确而不重视解剖实验课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实验课的积极性,以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能更好地学习解剖学.

    作者:谢璐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床晕针病例之探讨

    针刺疗法是指运用不同的针具,刺激机体某些特定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作用,以调节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和阴阳、通经络、凋虚实、祛邪气等功效,而且操作简单、经济、较安全,多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临床实际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或手法不熟练,或对人体解剖不熟悉,往往会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等不应有的异常情况.

    作者:王丁;冯温;王静怡;杨翠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降低外伤性脑梗死的致残率的研究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致残率的研究.方法:对31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后1年按GOS分级判断预后,恢复良好16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作者:于学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在278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278例患者中170例在超声图像恢复至正常后停止药物治疗,未见病情复发;108例在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后自行停止治疗,淋巴结超声图像仍可见淋巴结肿大表现,37例未见复发,71例在1周和14 d时病情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指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当超声图像恢复正常后停止药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不易复发,反之则复发率较高.

    作者:赵金华;徐建中;翟慎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26例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T扫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强扫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脑中动脉区改变86例;局限性低密度改变67例次;豆状核境界不清59例次;死亡12例,均为颈内动脉主干闭塞患者,余114例24 h后复查CT均获证实.结论:CT诊断早期脑梗死,符合率较高,检查方便、操作简单、无创伤、价格较低,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有明;潘字轩;周兆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剖宫产手术大出血抢救的护理配合体会

    对2006年2月~2007年8月我院124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15例病人术中抢救配合进行分析.体会到:严密的组织管理,术前充分的评估,抢救准备,术中的有效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红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的观察

    比较膀胱充时盈拔除留置导尿管与随机尿管的效果.方法,实验组228例选择膀胱充盈进拔除留置尿管,对照组130例无特殊选择随机地拔除留置导尿管.结果: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地预防继发必性尿潴留.

    作者:郑利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