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杨烁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降酶、退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缓解,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复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振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睡眠保护大脑,解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活力,还与提高免疫力、强抵抗力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住院病人,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所起的作用更重要,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作者:徐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系统生理解剖及妊娠期内分泌生理功能,加之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分析.方法:应用安全抗生素治疗,控制高热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结果:避免引起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发生死胎[1].结果:尿血培养,作药敏实验,合理用药,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陈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对肾移植术后受者CsA的血药浓度监测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血药浓度变化的可能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酶扩大免疫分析技术(EMIT)监测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的CsA血药浓度,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CsA血药浓度监测数值相差较大,个体差异性明显;患者各时期血药浓度呈现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其血药浓度的波动较为明显.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需加强对CsA血药浓度的临床监测;性别等生理因素对CsA的体内代谢过程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小晓;陈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在孩子生命中是一个好的开端.据估计每年约有100万以上的孩子由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
作者:马让珍;王福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通过对该组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患者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提高.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技术,可以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减轻个人、家庭及社会负担.
作者:张小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脑脊液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及对照组脑脊液中IL-18水平.同时应用PCR技术检测患儿脑脊液中的MP-DNA.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算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组件比较用t检验或X2检验.支原体CNS损害组患儿与对照组脑脊液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且支原体CNS损害组早发组患儿脑脊液IL-18水平与迟发组患儿脑脊液IL-18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支原体损害早发组MP-DNA阳性率为92.86%,相时于迟发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组患儿脑脊液中MP-DNA检出率高于迟发组MP-DNA,而IL-18在晚发组升高更为显著,提示支原体CNS损害组早发组患儿(7天以内)可能以直接损害为主,而晚发组(7天以后)以免疫损伤为主.
作者:张培森;玄桂英;孙占宇;单永德;刘文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原因不明.该病致残率高,5年~10年内致残率达到30%-40%.在我国,AS的患病率为30%左右.目前,我国有400多万患者,其中95%是17岁~30岁的青壮年,男性与女性之比为5:1.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炎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自下而上的脊柱活动受限、畸形.
作者:曾剑平;黄维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73.FHIT和PTEN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P<0.05)而肺癌组织中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存在着抑癌基因的作用,P73基因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过程,但可能没有担当起主要的抑癌基因的作用.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确实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存在着普遍意义,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皮秀杰;孙丽慧;侯魁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医院和患者的市场意识逐渐唤醒,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日渐增强,要求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享受更多的权利,而医院作为经营者的意识都相对滞后,尤其公立医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滞后,因此出现了许多医患纠纷,口腔科也不例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究竟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医患矛盾义是如何产生的呢?
作者:杨光;吴雪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哈罗氏架是一种先进的用于颈椎不稳定的固定支架.哈罗氏架颈椎外固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办法,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自由度高、康复快等优点.我院从2008~2010年共实施哈罗氏架颈椎固定术22例,其中颈椎骨折8例,脱位6例,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宏;刘新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药注射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在临床治疗中以疗效确切,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特点,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中医急症治疗必不可少的剂型.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就急诊应用中药注射剂谈几点心得体会,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药注射剂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杨发俊;谭填英;董知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关节镜下清理及双组置管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在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5例化脓性膝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双组置管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双组置管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具有微创,损伤小,引流彻底,堵管率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
作者:邓刚;肖诗梁;钱锐;蔡幸健;刘振逾;曾芳俊;刘青林;罗志环;陈霞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评估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程度,进一步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方法:采用经改进的焦虑量表(SAS),对56位不同病种的病人进行三次连续性自评,时间为入院,术前,出院前.结果:被测病人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术前一天焦虑值高.结论为解除或减轻术前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徐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痛心绞痛患者30例,观察其用药1、2周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GS(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用药后1周,心绞痛止痛总有效率为76.7%,其中显效率为56.7%;用药后2周,心绞痛止痛总有效率为83.3%,显效率为66.7%.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的缺血症状,是一种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雍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Ⅰ型糖尿病和约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而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CSⅡ)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因此,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强化治疗先进手段.根据多年临床应用,总结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一些经验.
作者:于海港;孙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院药房是医院的一个服务件窗口,医院药房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房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形象,只有对药房工作进行一系列的规划化管理,才能保证为临床提供质量可靠的药品.
作者:高淑慧;冯广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金莲花胶囊、小剂量克拉霉素片联合治疗急慢性副鼻窦炎与单独常规剂量克拉霉素片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经X线平片检查确诊为急慢性副鼻窦炎的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40例)予金莲花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克拉霉素片口服,每次1片(125mg),每日2次;对照组(40例)予克拉霉素片口服,每次2片(250mg),每日2次.一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者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金莲花胶囊、小剂量克拉霉素片联合治疗急慢性副鼻窦炎与单独常规剂量克拉霉素片治疗的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治疗,且联合治疗可以减少克拉霉素的用量,减少其副作用,完全可以用联合治疗代替单独治疗.
作者:孙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13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36例患者单侧骨折128例,双侧骨折8例,经以上治疗好转131例,截肢5例;发生休克34例,发生术后感染21例,感染率为15.4%.136例患者采取内固定法治疗123例,其中单纯螺丝钉固定39例,Ender钉内固定41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43例,采用外固定治疗13例.Ⅰ期伤口闭合41例,Ⅱ期伤口闭合52例.结论:正确进行清创、骨折固定和创口闭合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关键.
作者:孙国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我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检测研究来分析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先进的目标研究方法,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情况来观察,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来了解手术切口的恢复情况;结果:在1000例手术患者当中,有100名患者的手术部位被感染,感染的概率约为10%;在相同危险指数的不同手术当中,结肠手术以及剖腹探查手术的感染率高,有40例患者出现了感染情况,占总感染数的40%;经过分析,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值异常、失血、切口类型、急诊类手术以及引流是手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手术越危险,切口受感染就会越严重,手术部位感染率就会越高,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助于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有很多危险因素,只有进行目标性的检测,才能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成小立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