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与预防对策分析

吕喜梅

关键词:检验标本, 不合格, 因素, 对策
摘要:临床检验是现代医学诊断直接的依据,通过各种分析手段掌握患者的病理特征,做为临床施治的准确依据.标本检验是否合格,关系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是否准确,是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方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临床检验过程中影响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阐述了避免影响检验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分析了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方式.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抑郁症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痛,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超过2600万人,其中10%~15%的人终可能死于自杀.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根据抑郁症患者住院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特点,对48例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调整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解决患者的心理难题,使之处于佳心理状态.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

    作者:郭晶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藏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藏医药是祖国医药宝藏中重要的一部分,藏医药对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大量藏医药资料,并且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藏医工作的经验,对藏医药在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实验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作者:洛绒拉姆;罗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析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现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十分重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手法整复同时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6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40d~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优41例,良24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95.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周光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在278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278例患者中170例在超声图像恢复至正常后停止药物治疗,未见病情复发;108例在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后自行停止治疗,淋巴结超声图像仍可见淋巴结肿大表现,37例未见复发,71例在1周和14 d时病情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指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当超声图像恢复正常后停止药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不易复发,反之则复发率较高.

    作者:赵金华;徐建中;翟慎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肠不完全性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了解小肠不完全性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提高对小肠不完全性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30例经手术证实因小肠病变所致不完全性梗阻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相关文献.结果 30例小肠梗阻患者中,恶性病变21例,良性病变9例.结论 对小肠病变所致不完全性梗阻,钡餐及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直接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育新;戚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

    目的:通过我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检测研究来分析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先进的目标研究方法,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情况来观察,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来了解手术切口的恢复情况;结果:在1000例手术患者当中,有100名患者的手术部位被感染,感染的概率约为10%;在相同危险指数的不同手术当中,结肠手术以及剖腹探查手术的感染率高,有40例患者出现了感染情况,占总感染数的40%;经过分析,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值异常、失血、切口类型、急诊类手术以及引流是手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手术越危险,切口受感染就会越严重,手术部位感染率就会越高,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助于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有很多危险因素,只有进行目标性的检测,才能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成小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特殊心理特征,并对年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以保持老年患者身心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方法:针对老年患者众多特殊的心理表现,实施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老年患者在住院的这一段时间内,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医护工作者通过各种心理护理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工作在老年患者住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身心康复的速度,缩短病程,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松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提高护理大专学生人体解剖实验学习积极性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课在解剖学的学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护理大专学生因为学习态度不明确而不重视解剖实验课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实验课的积极性,以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能更好地学习解剖学.

    作者:谢璐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床输血病历规范化程度调查及建议

    目的: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方法:采用逐份检查的方式对临床输血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讨论:临床输血病历是规范医护人员输血过程操作的真实体现,也是解决输血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有必要认真书写和保存.

    作者:王新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普立地诺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普立地诺是一种具有骨骼肌松弛作用的中枢性抗胆碱药,现对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制剂研究等作一综述.

    作者:田朋鑫;罗永煌;刘艳玲;聂延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意义

    目的:总结分析女性卵巢占位的CT特征,以寻求和探讨鉴别诊断依据及CT诊断的价值.通过CT诊断,鉴别卵巢良、恶性病变,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终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卵巢肿瘤及增强扫描后资料.结果:通过CT检查对病变形态、肿块密度、大小及边界、增强后强化的方式、有无转移征象、腹腔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等的CT表现分析明确病变性质.结论:CT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已成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对卵巢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冯南南;石洁;王红;赵广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的探讨

    探讨中药药材品种、生态环境、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作者:林金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赴藏36名干部SCL-90测试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内地援助高原工作的武警干部,选任之前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6名武警干部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军人常模的SCL-90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干部换防SCL-90的特点.结果:(1)援藏干部SCL-90得分焦虑,恐怖明显高于军人常模,抑郁和敌对性稍高于军人常模,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低于军人常模,有16.5%的军人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2)军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人际交往敏感、偏执、强迫、抑郁、敌对性、精神病性等症状.结论:内地青年干部在面对换防时的心理状态是值得关注的.

    作者:彭学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误诊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1岁,以双四肢活动不利,伴双四肢水肿麻木,小便失禁,于2009年4月16日入院,四月前因四肢发麻,头晕而在当地医院治疗,以贫血治疗20天,症状好转而出院,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活动不利,逐渐出现双四肢水肿麻木,伴走路不稳,如踩棉花感,双手持物笨拙,时震颤,小便失禁,偶有情绪烦躁,记忆力减退,入院时伴有表情淡漠,嗜睡.

    作者:何林丽;蔡定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护士情绪与护患关系的体会

    目的:护士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护患关系,为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根本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方法:我们从护士心理调节、业务学习、同情心培养、情绪换位思考等方面对护士情绪与护患关系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在护患关系中,护士是处于相对主动地位的群体,护士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修养、调节自我情绪,提高护理技能,培养同感心等方面努力,才能更好地与患者群体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福萍;马让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机煎中药汤剂利弊探讨

    方法:通过比较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的优劣,探讨机煎中药汤剂的合理发展.结论:随着技术的发展,煎药机设备的改进和相关管理规范的完善,机煎中药更加适应中医临床需要,提高中药煎药的临床疗效.

    作者:欧阳小方;李红磊;王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床晕针病例之探讨

    针刺疗法是指运用不同的针具,刺激机体某些特定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作用,以调节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和阴阳、通经络、凋虚实、祛邪气等功效,而且操作简单、经济、较安全,多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临床实际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或手法不熟练,或对人体解剖不熟悉,往往会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等不应有的异常情况.

    作者:王丁;冯温;王静怡;杨翠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血栓通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应用血栓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发病7~10天后加用血栓通治疗,治疗25天左右后对比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及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评估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有效地促进血肿吸收及改善伤残功能.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栓通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永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安普贴在血栓性浅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安普贴在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使用安普贴)和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两组,观察疼痛和红肿消退情况.结果:使用安普贴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安普贴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秋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