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教育对策

孔水英

关键词:乳腺癌病人, 流行病学特征, 健康教育对策, Health Education,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现报告如下, 住院病人, 术后功能, 宫颈癌, 复发率, 治疗, 全身, 女性, 恢复, 妇女
摘要: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为23/10万[1].研究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从而减少其病的发生,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对促进乳腺癌术后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为此,对587例乳腺癌住院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康惠尔水胶贴应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套管针在欧美国家早已普及应用.近年来,在我国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多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大量输液、输血的病人.通过近2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输入刺激性药物、营养药物及高渗性液体时,由于静脉炎发生率高,留置针局部不适等原因影响了病人对留置针的接受程度以及留置针的使用率.经过临床实践,摸索出固定留置针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国虹;张燕;刘艳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故障原因及护理对策

    心电监护仪是医疗单位用于长期连续地对病人进行心电、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动态血压监护及测量的医用计量器具.心电监护仪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医护人员诊断、治疗、护理和抢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临床上重要的监护系统.

    作者:唐凤梅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因风寒侵袭、外伤或过度疲劳所致,使肌腱、韧带、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渗出、水肿、粘连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特点:夜间疼痛加剧,甚至夜不能眠.电脑工作者肩关节的活动相应减少,长期缺乏运动,使肩周炎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我院临床开展了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周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云;贾涛;沈凯秀;张永红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加强护士长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管理的效应也越来越重要[1].

    作者:程小文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医嘱模块加拼音码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目的]缩短医嘱电脑录入的时间,提高医嘱处理的质量与效率,规范收费,减少费用纠纷.[方法] 按专科特点及使用频率对医嘱收费项目打包成模块,取模块名称拼音的首字母2个~4个组成拼音码,使用拼音码进行电脑录入,试验组用模块录入医嘱,对照组用旧法录入,对比分析医嘱模块建立前后医嘱录入速度、缺陷率、熟练录入培训时间.[结果]试验组模块及对照组旧法录入入院当天医嘱时间分别为4.0 min±0.1 min、8.0 min±0.2 min;录入手术当天医嘱时间分别为5.0 min±0.2 min、10.0 min±0.1 min;录入医嘱收费缺陷率分别为1.25%、10.00%;熟练录入培训时间分别为3.0 h±0.1 h、120.0 h±0.3 h,均显著优于旧法(P<0.05).[结论]医嘱模块加拼音码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可节省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医嘱录入速度,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服务质量.

    作者:曾映琼;李风娣;汤铭;张丽荣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乳腺癌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教育对策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为23/10万[1].研究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从而减少其病的发生,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对促进乳腺癌术后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为此,对587例乳腺癌住院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水英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2 mL一次性注射器在植骨中的巧用

    脊柱胸腰椎减压内固定手术中常需进行植骨融合,保证椎体稳定性,回复生理弯曲,以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植骨即将咬掉的棘突和椎板的骨质剪成小碎块植至关节.而胸腰椎手术伤口小,术野小,植骨骨块都被剪成直径2 mm左右的小块,放在弯盘里,由术者一手持碗盘,另一手持长无牙镊夹住骨块,一粒粒往切口内放置.操作极不方便,费时费力.使用2 mL一次性注射器盛放骨块进行回植,方便快捷,效果良好.

    作者:高明月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

    回顾性归纳了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植入125I粒子治疗51例前列腺癌病人的护理方法,认为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严防肠道感染,术后密切观察直肠及尿道并发症的发生,积极进行心理支持,是保证该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护理措施.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甲型H1N1流感期间妇科化疗病人的护理

    2009年3 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逐步发展为全球流行性疾病,造成少数人员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流行警告级别提到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由于化疗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合并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皮肤黏膜的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的感染.

    作者:陈艳棠;刘姗姗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不同拔除尿管方法对老年病人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病人拔除尿管的方法对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179例前列腺增生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4组,第1组病人(47例)拔除尿管前行呋喃西林膀胱冲洗,保留膀胱冲洗液后拔除尿管;第2组病人(45例)拔除尿管前行呋喃西林膀胱冲洗,不保留膀胱冲洗液拔除尿管;第3组病人(47例)拔除尿管前夹闭尿管,至主诉有尿意时拔除;第4组病人(40例)拔除尿管前开放尿管,至尿液排空后拔除.[结果]第1组44例病人拔管后可自主排尿,第2组32例病人拔管后可自主排尿,第3组35例病人拔管后可自主排尿,第4组28例病人拔管后可自主排尿.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术后需要拔除尿管的病人,先予膀胱冲洗并保留冲洗液可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继东;张力;石砚方;龚竹云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废弃碘伏罐巧制肾上腺素抢救盒

    临床工作中注射盘内都需备0.1%盐酸肾上腺素1支,2 mL或5 mL注射器1付,砂轮1支,以备在注射药物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用.但在院区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临床执行中存在着3大缺陷:注射盘内单单存放肾上腺素,或将物品裸露在外,每次注射前都要查看物品是否齐全;将肾上腺素(要求避光保存)存放在透明的塑料试管中;存放肾上腺素的试管太大,在使用注射盘过程中,易碰撞破损.鉴此,我科室利用废弃的碘伏罐制作成抢救盒,应用效果好,并在全院中推广.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奇红;李萍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复方黄连液预防会阴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液会阴冲洗预防产后会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56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使用复方黄连液冲洗会阴,对照组使用高锰酸钾液冲洗会阴.[结果]复方黄连液和高锰酸钾液预防会阴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连液预防会阴水肿疗效显著.

    作者:李祥清;彭闺臣;何文凤;刘滢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人寿命延长,高龄老人越来越多,髋部骨折高龄病人也逐年增多.保守治疗时间长,往往骨折还没愈合,并发症就已夺去老人生命.现代医学观点认为:高龄不再是髋部手术的禁忌证,手术治疗目前已成为首选[1].恰当正确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院2004年2月-2008年7月,共手术治疗此类高龄病人(≥80岁)52例,现将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艳君;姜劲松;张玉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心脏移植病人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状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病人照顾者移植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例心脏移植病人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照顾者护理知识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其用药、复诊等治疗性护理掌握较好,对饮食、运动等康复护理知识缺乏了解.影响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和护理总时间(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移植相关护理知识的宣教,根据照顾者的护理知识现状,因人施教,并优化护理知识来源途径及宣教方式,提高其居家护理能力,进而促进移植病人的院外康复.

    作者:吴炜炜;姜小鹰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足疗加穴位按压对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胃肠手术后病人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是常见问题,多与麻醉因素或创伤刺激有关,直接影响病人睡眠、进食、呼吸及创口愈合.轻者一般不作处理,对重者,传统护理方法是以医嘱为中心的药疗加重心引流或肛门导气护理,虽能缓解症状,但作用慢,效果欠佳,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危及吻合口裂开.作者为减少以上护理弊端,提高病人舒适度与安全性,自2008年对我科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肠手术病人术后实施足疗加穴位按压护理,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和提高舒适度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叶琴;何化林;刘帼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整形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术后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整形外科的临床过程不仅局限于医学范畴,而且涉及社会、心理等诸多领域.整形手术效果与就诊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整形外科医护人员应对整形病人有正确的鉴别力,在术前就能对病人进行初步筛查,发现心理异常的求术者,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童玲;郝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结构性心理干预对肺癌病人围术期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结构性心理干预对肺癌围术期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6例肺癌围术期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疾病知识教育、手术前后指导等,由科内护士在日常治疗护理工作中完成.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由心理咨询师采用结构性心理干预措施,于入院后24 h内、手术前1 d、手术后7 d、出院前进行4次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制应对量表(TCSQ)评定两组病人在入院24 h和出院前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结果]66例肺癌病人入院24 h SCL-90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SCL-90及TCS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干预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SQ中P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能改变病人的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明松;薛培青;李爱霞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手工制作活动的体会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患病过程中可以出现认知功能损害[1].目前,精神疾病社会总负担已占到全球各类疾病的首位,其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已成为突出的社会公共问题.慢性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及护理虽然有效,但仍有较多病人会有一些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明显受损[2].

    作者:郭连平;张丽娟;吴春梅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抑郁治疗效果的研究

    脑出血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病人由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的异常和情感障碍,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1].其中抑郁是脑出血后常见的情绪变化,发病率为30%~60%[2],使脑出血病人的死亡率增加3倍.因而重视对脑出血病人的情绪变化的监控,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解释、安慰、鼓励、保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淑琴;张琼;王玉珍;薛引连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全程分阶段健康宣教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妇女妊娠后,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分娩时所带来的疼痛和准备工作感到担心,尤其是初产妇,他们从各种途径得到的信息,大多是分娩的痛苦与危险,心理压力很大.这种心理既影响了孕妇心理健康,不利于正常分娩,也不利于产后恢复和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

    作者:牛晓芬 刊期: 2009年第3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