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职护理人员专业英语口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章雪玲

关键词:护理人员, 专业英语口语, 学习
摘要:[目的]探讨在职护理人员学习专业英语口语的目的、方式及影响因素等,以便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英语口语的交流能力.[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在职护理人员. [结果]在职护理人员72.8%为交流而学,76.1%为充实自身能力,50.0%为交班;76.1%认为学习专业英语口语很重要,63.9%对学习专业英语口语有兴趣;82.8%表示只会读个别英语单词,61.1%表示英语口语发音不准,46.3%表示根本不会发音;43.0%选择辅导班,65.0%选择英语角,59.8%选择情景模拟.[结论]在职护理人员学习专业英语口语为自我提升的目的明确,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音不准和不会发音,在意个别单词的发音,忽视培养语感.建议医院应举办各类辅导班,在辅导班内举办英语角及情景模拟,适应在职护理人员专业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和需求.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排便功能训练

    传统直肠癌手术不但要切除肛门,还要在腹部做人工肛门,终生带粪兜,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也给病人生活上和社交上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科设计了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该保肛手术既保证癌切除的彻底性,又保留了肛门正常排便功能,同时又避免了在腹部做人工肛门带粪兜之痛苦,显著提高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对肛周神经、肌肉组织的牵拉损伤及术后直肠、肛管容量的减少,病人可出现暂时性大便失禁,目前缺少系统的排便训练方法[1].排便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神经系统、排便感受器管以及多组肌肉的共同参与、互相协作才能完成.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们对11例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直肠癌,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后病人进行系统的排便训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颖;杨洁;张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

    和谐护理必须拥有和谐的护理文化.和谐护理必须坚持文化宗旨.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诸要素,主要包括护理主体和谐、客体和谐、和谐的护理文化环境、和谐的护理文化管理、和谐的护理制度文化、和谐的护理文化教育.和谐护理的文化意蕴要求护理主体必须履行应尽的文化责任,以及相关的护理行业学会、主管部门尤其是政府必须承担在协调主体与客体关系中应尽的文化义务,以确保和谐的护患关系科学健康地运行,彰显中国特色的护理事业的文化魅力.

    作者:贾启艾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医护抢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坏死,是由于已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发生冠状动脉血流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1].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有广泛弥漫的粥样硬化病变,以造成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在此基础上发生管腔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血管痉挛、应激、严重心律失常.过重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将造成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和中断而发生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胸骨后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与血清心肌酶报告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破裂等并发症.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2].我院CCU在2006年1月-2007年2月收治AMI 118例,现对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抢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帆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明胶海绵包裹阿霉素缓释局部化疗脊柱恶性肿瘤

    在脊柱肿瘤手术中,在病灶清除术后,常常将阿霉素直接植入到肿瘤处,可以明显抑制或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预防局部复发.常用的局部阿霉素为红色粉末状.外科应用明胶海绵包裹阿霉素治疗脊柱恶性肿瘤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罗霄;张莺;赵体玉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手术室病人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着重从护士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服务态度、应急能力及协调培训,制订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减少了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提高了护理管理的质量.

    作者:陈玉芬;陈婧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监测与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结果,这一过程因动脉粥样斑块破溃而诱发.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在损伤的斑块上导致血凝块形成和动脉阻塞[1].该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内病死率逐年下降.为了深入探讨老年病人在急性心梗病程中易发生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问题,进一步做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现对我院心内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了有关心电监护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张林秀;陈泽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咽部麻醉配合基础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胃镜检查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胃镜检查中对不同静脉麻醉方式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老年病人共80例,随机分成咽部麻醉(1%利多卡因口喷2次)加基础麻醉(咪达唑仑+芬太尼)为A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为B组,各40例,比较两组胃镜检查前、中、后的心率(HR)、血压(BP)及指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两组胃镜检查过程中不适程度及对操作的影响,比较各自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中SpO2较前变化不明显P>0.05,但R、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以全凭静脉麻醉组下降显著.两组术后各指标均恢复接近基础值.两组检查过程中不适反应对操作的影响无明显区别.[结论]老年病人行麻醉胃镜风险大,在单纯胃镜检查中基础麻醉加咽部麻醉方案相对安全有效.

    作者:周庆;孙素琼;王鸣;张子其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小剂量胺碘酮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心房颤动(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加重病人痛苦,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广谱抗心律失常反应已经在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中得到证明.但长期口服大剂量胺碘酮的毒副作用发生率高、损害严重.因此,小剂量胺碘酮的临床研究引起重视,其预防AF的作用和安全性急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价.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任莉;牛雅蓉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喜多安配合珍珠粉外用治愈大面积重度压疮病人1例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的发病过程,在长期卧床、瘫痪、营养不良等重病人的骨突部位较易发生,且压疮愈合期长,治疗难度较大[2].我科应用喜多安配合珍珠粉外敷,治疗大面积重度压疮病人1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明;王晋;景彩丽;马桂秋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清洁灌肠体位的探讨

    临床上妇产科行子宫全切除术时,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感染率,预防机械性肠损伤,术前均需清洁灌肠,清洁灌肠常规是采取左侧卧位,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多弊端,如液体流入不畅.液体流入300 mL~500 mL时,病人即产生便意且无法忍受,不得不中止操作,让病人排便,导致反复多次灌肠,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浪费护士的时间.为了寻求省时快捷、节力高效的清洁灌肠体位,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25例需进行子宫全切除术的病人采取膝胸卧位,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云琴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心肌梗死早期肢体活动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脏康复方案,病人一般需要绝对卧床1 d~3 d,而后开始床上被动肢体运动.能否可以更早地开始活动,还很少有学者进行专门探讨.本研究通过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24 h内低强度肢体活动对QTd, HRV,D-P,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理状态,并将部分指标的变化与负荷量肢体运动进行比较,探讨该项活动对这一阶段心脏做功和电活动的影响,评价在AMI早期进行这一强度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席虎玉;阎亚青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关于抗癌日记在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自我效能作用的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增高趋势[1].预计到2015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人将超过6 000例,2020年将超过6 050例[2].虽然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是疾病本身和乳腺癌所带来的形象紊乱仍旧很严重地困扰着病人,乳腺癌病人的自我效能受到很大影响.自我效能 (perceived self efficacy)早由Bandura[3]提出,从社会认知理论发展而来,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本研究目的在于设计一份抗癌日记,并探讨此抗癌日记对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的作用,从而为以后能否用此抗癌日记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的自我效能,促进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病人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燕;詹扬扬;胡雁;黄嘉玲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1],也是孕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明显增高[2],且未生育者和未婚者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随着血、尿β-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腹腔镜等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未破裂型输卵管型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由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术发展为保守治疗.现就其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梁改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两种排班方法效果的应用研究

    合理排班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护理管理研究的目标之一,我院内一科在2005年-2007年先后施行了两种排班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秦君萍;杨立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老年病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功能性便秘指非器质性或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老年人因全身肌肉张力减退、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下降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易发生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又称为单纯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大多为直肠性便秘.我科对2005年1月-2007年11月对150例65岁以上的病人出现功能性便秘进行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熊玉梅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在颅脑硬膜下引流术病人应用闭式引流袋预防气颅的效果

    [目的]探讨颅脑硬膜下引流术后应用无空气闭式引流袋阻止气颅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硬膜下积液引流术病人按手术后引流管连接不同引流装置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例术后引流管末端接上无空气闭式引流袋,对照组病例术后引流管末端接无菌纱布包裹瓶口的近似开放式无菌消毒瓶.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术后2 d~7 d CT结果是否出现气颅.[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气颅的发生,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一次性灭菌袋行闭式引流代替开放式消毒瓶,病人气颅发生率及相应并发症明显减少,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病人康复质量及临床护理效率.

    作者:芦雅琳;卢天喜;李姣红;吴赛芬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静脉推注过滤器巧改装

    临床上有很多药物静脉推注见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是常用的给药方法,但一直以来静脉推注缺少过滤装置,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在抽吸瓶装药物或液体时橡皮塞很容易被针头切下吸进注射器,仅凭肉眼观察很难确保万无一失,那么,在静脉推注时,碎橡皮屑很容易随药物被推进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若堵塞血管就形成了医源性栓塞,如引起重要脏器栓塞就会危及生命,所以,静脉推注过滤器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对一次性输液器进行了改装,使静脉推注时有了过滤装置,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华伟;徐秀香;陈月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自制新生儿脐罩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脐带的护理尤为重要,一般断脐后脐带均以纱布包裹,既不便固定又容易脱落,且增大了脐部感染的机会.近年来我院巧用自制新生儿脐罩,临床应用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媛媛;杨荣;卜夏叶;许容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对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病人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1 d和干预后1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CES-D)和自尊量表(SE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SAS、CES-D、SES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 0.01).[结论]对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了他们生活质量.

    作者:徐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体表定位斜刺法在早产儿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

    早产儿血标本采集是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首选采血部位是股静脉,因为股静脉相对固定,管径比较粗,能快速取足血标本量;但早产儿股动脉搏动弱,穿刺成功率较低,且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如何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穿刺采血是新生儿科护理人员面临的一道难题.成功的静脉穿刺既要做到一针见血,又要减轻在患儿穿刺时的疼痛[1].2007年4月-2008年2月我科采用常规直刺法和体表定位斜刺法对120例早产儿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红格 刊期: 2008年第3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