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介入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刘华芬;王晓红;刘秀娟

关键词:心脏介入手术, 手术病人, 术前心理, 状况调查, 护理干预, Nursing intervention, 心理健康状况, 心血管病人, 诊疗方法, 医用材料, 心理状况, 心理反应, 介入技术, 干预措施, 人体内, 创伤小, 治疗, 植入, 效果, 疗效
摘要:心脏介入技术的日益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人提供了创伤小、疗效好的诊疗方法[1].但由于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有创手术,费用较高,部分手术还要将相应的医用材料植入病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常导致病人产生焦虑、恐怖等心理反应.为了解心脏介入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对358例心脏介入病人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发展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18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的慢性病,如贫血、胃肠疾病、高血压等已成为影响重庆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居民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干预以及慢性病管理,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刘秀娜;周娟;张翠华;罗羽;何孝崇;李秀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在乌鲁木齐市4所高校随机抽取3 67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均分为9.94分(满分22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均分为1.96分(满分20分);知识分值与态度分值呈正相关(r=0.32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艾滋病知识、专业、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对待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贫乏,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存在较明显的歧视态度.高校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端正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李迎;张艳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激励理论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我院是一所地级市医院,存在护理人员不足、护理队伍稳定性差、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为了缩小与省级医院的差距,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护理部近年来在管理实践中运用激励理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目前适用于管理实践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及公平理论.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时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咽通道管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上呼吸道狭窄或塌陷,睡眠时呼吸阻力增大,引起频繁的呼吸暂停伴低氧高碳酸血症[1],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甚至导致夜间猝死.我院耳鼻喉科自行研制的咽通道管疗法治疗OSAHS,经临床实践证明能有效改善睡眠时软腭、舌根肌肉松弛、塌陷引起的上气道阻塞.现将咽通道管疗法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徐瑞芸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3L袋移液管路的再利用

    胰腺炎和肠瘘病人常需放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冲吸,肠瘘病人通过负压冲吸引流可稀释、引流溢出的肠液,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侵蚀,利于炎症、水肿的消退,使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瘘口愈合;胰腺炎病人通过负压冲吸可将胰周渗液和坏死组织冲吸出来.护士将3 L袋上的移液管路巧妙地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秀芳;叶向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使用一次性侧孔针与斜面针穿刺胶塞微粒的临床观察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给人体造成了广泛而持久的危害,主要包括血管栓塞、肉芽肿、静脉炎、变态反应、血小板减少等.不溶性微粒主要来自配制液体操作、输液器具和环境污染,而配制液体过程中针头对橡胶塞的切割是主要的来源.我院自1999年底引进北京市长川医用技术研究所生产的一次性使用侧孔溶药针(以下简称侧孔针)配液,与传统使用的金属斜面针相比,肉眼所见橡胶屑大为减少,且具有抽吸药液完全、无阻塞针孔现象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爱玲;刘幼卿;周玉玲;刘海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新生儿二次剪脐佳时机研究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脐带处理不当,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有资料表明,在1 200 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0%~87.5%[1],多为第1次剪脐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2次剪脐时局部潮湿或时间延长所致.因此,选择适当的脐部护理方式,建立新生儿脐部干燥程度客观判断依据,把握2次剪脐的佳时机,能大大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提高2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质量.

    作者:耿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1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病人接受健康教育效果进行阶段评价.[结果]两组病人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行为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保证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者:陈立琴;韩英霞;闫洪泉;葛志红;张更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效果.[方法]将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出现双眼同时视功能异常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护理,训练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双眼视觉训练,动态观察术后病人双眼同时视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术后4周和8周时,训练组双眼同时视功能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可促进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利于病人远期双眼复杂视功能的建立和斜视手术后眼位的维持,可显著提高病人的视觉质量.

    作者:张秀丽;张银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院前急救的发展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发病或受伤后,由医务人员或目击者在病人抵达医院前对其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1].有记录的院前急救行为早可以追溯到十字军东征时期.当时,为了救助那些不远万里到耶路撒冷朝圣病倒在路旁的人们,一些宗教骑士团(包括圣约翰骑士团)经过短期培训便投入到对病人的救援活动中,而救助活动一般也仅限于使用四轮马车将伤病员运送到救治中心.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的护理

    黄斑区弥漫性水肿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视力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激光格栅样光凝及药物保守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1].曲安奈德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地改善黄斑水肿[2,3].我科采用此方法治疗22例(25眼)弥漫性黄斑水肿病人,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英;关晋英;叶晓丽;雷春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中期妊娠引产应用硬膜外阻滞镇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依沙吖啶(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硬膜外阻滞镇痛的护理.[方法] 选择妊娠16周~27周终止妊娠的125例孕妇,按其意愿分为镇痛组、对照组,镇痛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7分时行硬膜外阻滞及专人守护,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催产素使用率、产时出血量. [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催产素使用率、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利凡诺引产中应用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显著;专人守护、催产素的注入方法和时机的选择及引产前的心理护理是中期妊娠引产硬膜外阻滞镇痛取得佳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翠琼;何桂华;王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严重烧伤病人的心理康复历程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病人在治疗、康复阶段的心路历程,探讨促进伤者身心康复的积极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度访谈8例康复后期的严重烧伤病人.[结果]严重烧伤病人伤后主要经历迷失、适应和提升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影响伤者康复的因素也各异.[结论]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烧伤病人的内心世界,多角度出发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获得身心康复.

    作者:吴菁;翟建霞;刘晓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留置胃管方法研究

    气管切开是危重病人呼吸困难时采取的一项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给病人留置胃管带来一定的困难,护理人员对常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一次成功率,并对两种操作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如玉;王美婷;张海波;刘建茹;刘福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手术科室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随着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重大隐患.为了解我院手术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笔者对我院手术科室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秀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针灸综合病房陪护常见问题及对策

    针灸综合病房近年来收治病人病种复杂,年老体弱、长期瘫痪卧床、痴呆、危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居多,病人及家属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所以每日滞留于病房的陪护人数较多(陪护公司护工、家庭保姆、病人家属).在护理人力资源缺乏[1]、工作量不断增加时,有经验的护工确实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由于他们多数缺乏护理基本知识[2],给病房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为了对陪护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对科室长期从事陪护工作的护工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了解护工的基本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提高护工的基本素质,使其更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完成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

    作者:胡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护生对循证护理(EBN)的认知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EBN认知问卷对156名护生进行调查,了解护生对EBN的认知情况、早接触和佳学习途径、影响EBN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等.[结果]75.6%的护理本科生听过EBN,但对EBN有些了解的护生仅占44.2%;60.9%的护生早接触EBN的途径是通过教师授课,70.4%的护生希望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的方式来深入了解EBN;制约学生了解EBN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课程繁重和课余时间少、缺乏专人指导、不熟悉检索技巧、专业信息来源渠道缺乏、不知如何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等.[结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改革课程体系,重视、完善护生的EBN基础知识及培养EBN技能,并建立行政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EBN教育深入而有效地进行.

    作者:钟玉杰;段明娟;钟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经鼻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3种方式之一,妥善固定导管非常重要.常规采用2根胶布交叉固定法,这种固定方法外观不整洁,病人感觉不舒适.特别是伴有脑血管疾病、有精神症状及躁动的病人气管插管易滑出或滑入.自2007年6月对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晓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老年性色素斑形成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人到老年,脸部或四肢的皮肤上常出现一些扁平或稍稍隆起的,呈淡褐色、褐色或黑色,不痛、不痒的斑点或斑块,此即为老年性色素斑(简称老年斑)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不但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求有一个健康的外貌[2].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老年斑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湖州市的151名老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丹丹;卢燕归;施华;林梅;王春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漏斗胸患儿Nuss手术前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胸壁畸形[1],以胸骨体下端及剑突为中心,胸骨和相连的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前胸廓畸形.发病率为1/1 000~7/1 000,与遗传因素有关,出生后畸形进行性加重,不仅影响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而且会使患儿因胸廓畸形而产生心理障碍,应早期手术治疗.胸腔镜下Nuss手术在国外已开展8年,我科于2003年10月在中南地区首先开展漏斗胸的微创治疗(Nuss手术),并与国内公司合作,开发了国产漏斗胸矫正器.目前已完成100余例手术,治疗效果极佳.近年来对漏斗胸患儿手术矫形后的功能改善情况和常规护理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对漏斗胸患儿胸腔镜下Nuss手术家属的心理方面的报道尚少见.本研究针对行Nuss手术漏斗胸患儿术前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旨在为行Nuss手术漏斗胸患儿父母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蔡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