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60例临床分析

曹锦霞

关键词:霉菌性阴道炎, 克霉唑阴道片
摘要: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2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的60例霉菌件阴道炎感染者,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每3晚1次,每次1粒,连用3次为1个疗程的治疗方法.结果:60例霉菌性阴道炎,治愈54例,显效6例,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用法简单方便,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牯连性肠梗阻3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体会.结果:阑尾炎术后13例,胆囊切除术后6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5例,宫外孕术后4例,子宫切除术后2例,其中保守治疗21例,8例手术治疗,1例放弃治疗出院.

    作者:廖文云;胡运雄;冯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青年人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社区人户调查居民,建立档案,对1309名社区20-60岁中青年人群的调查,其中1262名完成了问卷及相关体格检查,其中男性622人49.28%),女性640人(50.71%),筛选正常血压,730人(57.84%),男性250人(40.19%),女性480人(75.00%);高血压病人150人(11.89%),男性80人(12.86%),女性70人(10.94%);正常高值血压382(30.27%)人,男性292人(46.94%),女性90(14.06%).分析正常血压组(130/85mmHg以下)、正常高值血压组(130~139/85~89mmHg)、高血压组三组人群高血压家庭史、饮酒史、吸烟史、空腹血糖、血脂、是否从事紧张工作等因素来探讨血压与心血管因素相关性,根据身高与体重计算BMI,所有调查人群均检查血脂、肾功能、空腹血精,血压均测量二次取平均值,评估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水平的影响.高血压及其分级的诊断参考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中国高血压正常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操作手册推荐的标准:正常血压:SBP<130mmHg和DBP<85mmHg.正常高值血压:130mmHg≤SBP≤139mmHg和85mmH异≤DBP≤89mmHg;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排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病等影响血压的疾病.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结论:1262名20~60岁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男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正常高值血压组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1).

    作者:叶东海;李波;范小萍;耿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6-2009年博乐市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博乐市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率及实施情况.方法:对博乐市2006-2009年免疫规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9年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接种率各年之间存在差异,口服脊灰疫苗(OPV)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逐年提高.结论:博乐市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率保持一定水平,并显示逐年提高.

    作者:孟建秀;肖拉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2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的60例霉菌件阴道炎感染者,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每3晚1次,每次1粒,连用3次为1个疗程的治疗方法.结果:60例霉菌性阴道炎,治愈54例,显效6例,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用法简单方便,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锦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和保健分析

    目的 探讨通过门诊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病人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1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用药等干预措施,比较观察干预前后服药治愈率、血压控制率、血糖、血脂、肥胖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服药治愈率、血太控制率明显高(P<0.01),良好的生活方式明显增多(p<0.01).结论 通过门诊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大大降低了高血压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性.

    作者:崔东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牛宝生教授治疗红斑狼疮经验

    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现代医学激素疗法副作用大、易反复的弊端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笔者在跟随牛宝生教授学习中,观察到其运用中医药治疗红斑狼疮,理论朴素、用药简约、疗效显著,本文试对其治疗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马书娟;姚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胃炎Ⅰ号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胃炎Ⅰ号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分析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2nm.结果:芍药苷的进样量在0.02~0.12m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加样回收率为99.23%,RSD为0.85%(n=5).结论:本方法效果良好,专一性强,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定量质控的方法.

    作者:于兆云;佟婉红;李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段腹股沟斜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的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不同年龄段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经我院确诊为腹股沟斜疝患者200例,按照患者的年龄分为老年组140例(年龄≥60岁)和中年组60例(年龄<60岁),再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均分为传统组和无张力疝修补组,对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3年复发率进行评价.结果 老年组、中年组两组患者中,无张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张力组患者3年复发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不同年龄段的腹股沟斜疝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彭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析皮肤瘙痒的病因及治疗

    皮肤瘙痒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有时候,皮肤上没有一点损害或皮疹,而皮肤却瘙痒难忍,令人不能自制、搔抓无度、非常烦人.皮肤瘙痒虽然不属于重患疾病,但是这种疾病轻者会影响到个人的心情和情绪,重者会表现得极度烦躁和无奈,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患有瘙痒症应首先找出病因,消除病因或对症给予适当治疗均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多年临床经验,首先对皮肤瘙痒的病因进行分析阐述,其次从临床角度分析皮肤瘙痒的特点,后有针对性地对皮肤瘙痒提出有针对性地治疗意见和方法.

    作者:赵黎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对非小细胞性肺癌化疗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全血细胞减少等并发症.本文通过64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中配合应用参麦注射液的疗效观察,发现参麦注射液能促进外周血象恢复,提升白细胞及血小板,对抗骨髓造血毒性及骨髓抑制,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

    作者:陈江;朱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呼吸系疾病受居住环境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系疾病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为呼吸系疾病的预防以及环境因素对呼吸器官的危害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2000年~2010年春、秋两季呼吸系疾病症状患者人数的变化,随机抽取2009年、2010年患者1000例,对患者及居住环境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且商品住宅小区居民病例数高于平房居民.结论 商品住宅小区自然通风问题是呼吸系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周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N-CPAP结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由肺发育不全,导致产生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多见于早产儿,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占早产儿死亡率50%~70%.治疗该病首要措施是尽快补充或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增长.研究表明,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NRDS有确切疗效[1].我院2007年以来采用小剂量珂立苏联合CPAP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清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保障医疗用血安全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文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探讨市级红十字血液中心如何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障医疗用血安全.

    作者:韩姝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在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上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在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到2010年1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行宁心安神汤和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方面全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中医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与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断与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结果: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1~5岁儿童.本组3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内异物种类包括:动物骨类9例,其中鱼骨片5例,鸡骨4例;植物类23例,其中花生仁10例,瓜子8例,米饭5例;异物部位以支气管为主,占84.38%(27/32),其中左侧支气管异物占43.75%(14/32),右侧支气管异物占40.63%(13/32).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各种影像学的诊断阳性率(P<0.05).本文3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已成为诊治深部支气管异物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值得儿科推广应用.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合理用药的探讨

    中药取自天然、其性平和,被中外医学界所认可.但近些年.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屡见不鲜,且呈不断增多的势头,所以探讨中药的合理用药,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覃俏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0例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与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具体为A组(甲氨蝶呤治疗组)、B组(米非司酮治疗组)、C组(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组),对3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记录,后将结果进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的治愈率为70.0%(21/30),B组的治愈率为66.7%(20/30),C组的治愈率为93.3%(28/30),C组与A组、B组相比较,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改善(P<0.05);C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比较安全可靠(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症的中药治疗

    一般情况下中药的降糖效果并不明显,但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其特色.中药可通过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其终产物的形成、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胰岛素增敏、降血脂、抗氧化、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抑制内皮素的分泌而对糖尿病并发症起控制和防治作用.

    作者:赵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ihosis,PBC)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发病率3~5/10万,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熊去氧胆酸(ursodeoxy acholic acid,UDC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延缓患者肝脏组织学进展,是临床上的首选药,但单纯应用西药疗效欠佳,预后不良,应用中医辨证施治前景广阔.

    作者:苏春芝;董红红;钟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期妊娠引产三种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利凡诺+持续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因计划外妊娠需终止妊娠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单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Ⅱ组:先用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天两次,连服两天,第二天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24小时后,给与米索前列醇200μg置阴道后穹窿,隔三小时一次,直至患者出现规律宫缩,停止使用米索前列醇,行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Ⅲ组:先用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天两次,连服两天,第二天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24小时后,阴道消毒后给与米索前列醇200μg置阴道后穹窿,隔三小时一次,直至患者出现规律宫缩,停止使用米索前列醇,待自然分娩.结果:Ⅱ组与Ⅰ组、Ⅲ组比较,无论在镇痛效果还是在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降低清宫率,提高引产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利凡诺+持续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行中期引产镇痛效果显著,能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降低清宫率,提高引产成功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肖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