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牛宝生教授治疗红斑狼疮经验

马书娟;姚建平

关键词:红斑狼疮, 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现代医学激素疗法副作用大、易反复的弊端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笔者在跟随牛宝生教授学习中,观察到其运用中医药治疗红斑狼疮,理论朴素、用药简约、疗效显著,本文试对其治疗经验作一总结.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瑞芬太尼在阴道B超下无痛人流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在阴道B超下无痛人流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ASA Ⅰ~Ⅱ级拟行阴道B超下无痛人流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观察人流术中四个步骤(麻醉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丙泊酚注射痛、术后腹痛情况等.结果 瑞芬太尼组较其它组循环波动少、呼吸抑制少、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B超引导下无痛人流中瑞芬太尼镇痛效果完善,循环,呼吸稳定,且术后无需等候苏醒,离室迅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范志勇;游润林;曾亮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析软胶囊生产工艺

    软胶囊是后发展起来的新剂型,能将油状药物、药物溶液或药物混悬液、糊状物甚至药物粉末定量压注并包封于胶膜内,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胶囊.与其他剂型相比,具备生物利用度高、含量准确、均匀性好、可掩盖药物等内容物异味、外形美观、提高药物稳定性等特点;若是油状药物,还可省去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可有效避免油状药物从吸收辅料中渗出,产生透油等质量问题,故软胶囊是油性药物适宜的剂型.此外,服用剂量小,难溶于水,消化道内不易吸收的约物,可使其溶于适当的油中,再制成软胶囊剂,不仅增加了消化道的吸收,提高了疗效,并且稳定性较好,用要量准确.遇光、湿、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药物也适合制成软胶囊.

    作者:尤依静;赵美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安全性和造影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698例已行CT平扫的患者,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50~100ml,注射速率为3ml/s,观察增强后患者的反应及增强效果.结果 增强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8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重度不良反应没出现.增强效果优良.结论 碘海醇具有生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图像显示优良,是一种理想的CT增强用的非离子造影剂.

    作者:张联合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保障医疗用血安全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文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探讨市级红十字血液中心如何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障医疗用血安全.

    作者:韩姝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142例及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软通道微创早期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90天日常生活能力(BI)及死亡率.结果: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死亡率为6.3%,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死亡率为24.1%%,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软通道微创手术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内血肿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田志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非语言交流在减少护患矛盾中的作用

    非语言交流是人们进行交际时通过自己的仪表姿态、动作等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非语言交流在减少护患矛盾中的作用:护士的微笑可以为患者营造一种良好的心态,说服和引导其配合治疗,体现人文关怀;手势交流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传情达意有效的手段和工具;所谓目光交流,就是有效地运用眼神,传递信息和感情.

    作者:周志敏;刘仲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房纤颤的新药物治疗

    本综述重点介绍新的房颤药物治疗策略,包括:1)特异抑制心房IKur、IK-ACh或INa的药物;2)影响非离子通道的上游治疗;3)原有的抗房颤药物安全性改进后的新药;4)在不影响钠通道的情况下改善传导的G连接治疗.

    作者:王静;姚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丹参酮ⅡA治愈两例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过量饮酒所导致的肝损害.已知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过肝乙醇脱氢酶、过氧化氢体分解酶和肝细胞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2条途径氧化为乙醛.过量饮酒,大量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直接或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硬化为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发展所致,对丹参酮ⅡA治愈两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杨宝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综述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相关的临床疾病研究

    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相关的临床研究,许多临床资料表明,维生素D与免疫系统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例如维生素D缺乏的Ⅱ型佝偻病、慢性肾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结核病、骨髓增生异常以及银屑病等.

    作者:牟林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胃癌淋巴结清扫的认识

    自第一例胃窦癌切除手术起,学者们不断探索胃癌淋巴结回流体系,予分组、分站,不断完善使其更加准确地从解剖学上描述胃癌淋巴结回流系统,建立起胃癌根治术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认识到胃癌淋巴结有跳跃性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肿瘤细胞淋巴结包膜外播散导致腹膜转移和肝转移增加,使理论基础不断完善.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价胃癌预后的独立且重要的因素已达成共识,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切除率明显影响预后,UICC在第5版中TNM分期也规定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数目至少要15枚,在修订的第3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废止了旧规约中解剖学N分期方法,采用以淋巴结数目确定N分期的方法,取消了过去第1站及第2站淋巴结等概念,推进胃癌根治术更加规范.

    作者:张云飞;李文亮;黄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较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其中28例采用PFNA治疗,32例采用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髋关节的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诊断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资料,研究其CT表现并讨论其鉴别诊断.结果:CT均表现为腹膜后不规则肿块,全部病例均出现囊变、坏死,未见出血、钙化,肿瘤边界清楚3例(42.9%),边界不清4例(57.1%),3例(42.9%)包绕周围血管,1例(14.3%)侵犯周围骨质结构,1例(14.3%)出现远处转移.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观察

    目的 总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0例门诊患者,运用中药,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辩证施治,并配硫酸铝糊剂,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30例患者通过治疗,有效率达96.6%,20天内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治愈.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应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作者:赵怡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美松根充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美松根管充填糊剂联合牙胶尖根充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术后反应大大减少.方法:临床就诊病例57例急性根尖脓肿患者做根管治疗.结果:一周后3分病例37例,一个月后3分病例46例,一周后2分的病例19例,一个月后2分的病例10例,一周后1分的病例1例,一个月后1分病例1例.结论:美松根充糊剂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严密充填根管,并且具有消毒作用的充填材料.应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减轻患者发病症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63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6个月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6个月内,患者急诊次数以及住院次数均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英;王晓明;曾素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分层次健康教育促进女性生殖健康

    近年来女件妇科疾病不断上升趋势,根据疾病分布的年龄和种类特点,拟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有的放矢的在妇科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不同年龄层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发生率.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青年人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社区人户调查居民,建立档案,对1309名社区20-60岁中青年人群的调查,其中1262名完成了问卷及相关体格检查,其中男性622人49.28%),女性640人(50.71%),筛选正常血压,730人(57.84%),男性250人(40.19%),女性480人(75.00%);高血压病人150人(11.89%),男性80人(12.86%),女性70人(10.94%);正常高值血压382(30.27%)人,男性292人(46.94%),女性90(14.06%).分析正常血压组(130/85mmHg以下)、正常高值血压组(130~139/85~89mmHg)、高血压组三组人群高血压家庭史、饮酒史、吸烟史、空腹血糖、血脂、是否从事紧张工作等因素来探讨血压与心血管因素相关性,根据身高与体重计算BMI,所有调查人群均检查血脂、肾功能、空腹血精,血压均测量二次取平均值,评估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水平的影响.高血压及其分级的诊断参考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中国高血压正常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操作手册推荐的标准:正常血压:SBP<130mmHg和DBP<85mmHg.正常高值血压:130mmHg≤SBP≤139mmHg和85mmH异≤DBP≤89mmHg;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排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病等影响血压的疾病.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结论:1262名20~60岁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男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正常高值血压组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1).

    作者:叶东海;李波;范小萍;耿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面罩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后基奉各个时间段血气分析有明显变化,pH、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临床指标改变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川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牛宝生教授治疗红斑狼疮经验

    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现代医学激素疗法副作用大、易反复的弊端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笔者在跟随牛宝生教授学习中,观察到其运用中医药治疗红斑狼疮,理论朴素、用药简约、疗效显著,本文试对其治疗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马书娟;姚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复方虎黄搽剂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虎黄搽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试验观察复方虎黄搽剂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炎性渗出物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通过小鼠热板致痛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复方虎黄搽剂能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足部肿胀反应(P<0.01),并可降低大鼠角叉菜性炎性渗出液中的PGE2的含量;其可显著延长小鼠疼痛反应时间.结论:复方虎黄搽剂具有较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CE2的产生和释放有关.

    作者:张士洋;陈志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