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陈孔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university students,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状况, 能力, 不良心理反应, 健全的人格, 国际竞争力, 个性创造力, 自我调节, 学业受挫, 学生存在, 学人, 心理发展, 心理测查, 退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个性创造力,理性选择力,责任感和合作性能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个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不良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我校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人数占总体、退学人数的50%.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强,在面临环境变化和人际关系时,会感到烦躁、焦虑、忧郁、苦闷,导致压抑、紧张、痛苦等不良心理反应,导致心理疾病.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骨科手术螺钉架

    骨折病人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较多,在以往的手术中,医生在术前根据X光片选择螺丝钉后,用纱块包好灭菌.使用时,医生根据骨折部位所测得的螺孔的深度选择螺丝钉,在无相应长度螺丝钉时,则选择较长的螺丝钉剪断使用,剪断后的螺丝钉在上螺孔时,由于螺钉尖端被剪而不好使用.我科利用圆钉盒(由于现在使用一次性空针,以往装针头的圆针盒已废弃)改制成螺丝钉盒,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成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新式灌肠装置

    灌肠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但在工作中发现,传统灌肠装置有以下不足:插入时病人有轻微不适;玻璃接管连接处易滑脱;清洁消毒繁杂易损(指玻璃接管易碎);不便于大批肠炎、中暑病人的治疗.为此,我科护理人员自行改进了灌肠装置,经临床反复试用观察,效果良好,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瑞娥;田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1].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易诱发此病.此外它具有复杂多变、无特异性、非典型性、病程长、疗效慢、误诊率高等临床特征,给临床诊断、治疗、观察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现将本科1例肝移植术后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治疗及观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耿娇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倒置莫菲氏壶致一次排气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而排气是静脉输液的必要步骤.临床操作中一直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莫菲氏壶倒置[2]进行排气的方法,但此种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低,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浪费药液,污染环境[3].现将其一次排气成功率低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张飞彩;罗健;曾玲玲;杨丹;杨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滑动性支撑架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滑动性支撑架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滑动性支撑架,B组未使用滑动性支撑架;观察两组病人膝屈曲、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的发生情况及下地行走时间、出院时间.[结果]A组病人膝屈曲、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且下地行走时间、出院时间较B组提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动性支撑架有利于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功能的康复.

    作者:罗培寿;郑爱林;罗香宁;黄芬;黄白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康复及家庭护理

    精神疾病是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精神病反复发作[1],相对来说病人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所以做好社会宣传教育及家庭护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出院后防止复发,大量工作都必须在社会及家庭中实施.为此自1999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5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社会康复及家庭护理(综合康复护理),观察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席喜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着我国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成立科室内二级质量控制小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华;朱卉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侵入性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告知行为是反映护士职业情感以及对病人的尊重[1].在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告知过程中,如果告知内容不详细,解释工作不到位,不仅影响操作成功率,给病人带来痛苦,还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2005年1月我科组织全体护士讨论并制订了各项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告知内容和程序,使护理告知行为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3月-2005年8月我科对102例需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的病人,实施了规范化的护理告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

    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270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患纠纷对护理人员心理影响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就医观念不断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不论护患纠纷是由何种原因引起及何种方式出现,都将会干扰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造成护士严重的心理压力[1].本文就38例临床护士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探讨进行科学的管理帮助护士正确面对纠纷、缓解心理压力,尽快做好心理调适,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当中.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思路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与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现代护理模式赋予了护理人员多元化的角色.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从单一服从走向多元化思维,自我期望值增高,要求更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渴望参与管理.在工作中将各种领导艺术和激励理论融入其中,并结合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特点正确地灵活运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晓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专业实验室现存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育部部长在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两个重点,特别是要加紧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制度.但护理教育仍相对重视理论课的教学与考核;认为目前的中专与高职高专学生在文化课上更是薄弱,更强调加强其理论课,这样使得专业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我国护理教育尤其是中等护理教育和近几年新办的高职护理等多数院校仍然缺乏符合专业要求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为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工作的模块化训练或工作现场的全程参与式的工作训练.从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和目前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来看,护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按以上两种情况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得以进一步实施的重要保障,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完善.现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如下探讨.

    作者:陆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例俯卧式通气病人的护理

    俯卧式通气(prone ventilation)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病人置于俯卧式体位[1],可使下垂不张区域肺扩张,改善通气/灌注比例.自1977年,Douglas等[2]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可以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氧合之后,临床上逐渐将其应用于ARDS病人的治疗,并且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我科为1例重症呼吸衰竭病人采取俯卧式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子秀;王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诊肺部感染病人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和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同时也是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急诊肺部感染病人往往起病急、变化快,须立即治疗,因此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疗护理,尤其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现分析46例急诊肺部感染病人的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如下,探讨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期指导急诊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刘秀梅;段荣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治疗中普遍被接受,随着接受此项治疗病人的增多,继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被重视.

    作者:王淑琴;刘汝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运用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1].医院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用于避免和减少医疗过程中病人、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受到损害,以保证医疗安全[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对护理管理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院是一所企业基层医院,护理部自2004年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注重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通过确认和识别护理风险,进一步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质量改进,较有效地避免了护理风险,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红;武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生自身练习护理操作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自身练习护理操作就是以护生作为练习对象,相互间在各自身上完成注射、输液等操作练习项目,以达到教学要求[1].在基础护理的教学中,自身练习对于调动护生的参与感,增加真实感,满足成就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在积极效果背后的种种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可能导致的相关伦理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审视的.

    作者:王娟;朱念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护理

    恶性肿瘤在整个患儿病死原因中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成为威胁患儿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上海市区正规的肿瘤登记显示,1岁~4岁年龄组儿童中恶性肿瘤在病死原因中的排行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第6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3位,而5岁~14岁年龄组则到了第2位,其他城市和农村的统计也成相似的变化[1].在儿童肿瘤中,中枢神经的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及肿瘤学的研究发展,放射治疗学也是患儿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手术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患儿的生存期,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但是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正常组织引起放射性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对放疗患儿做好各种护理工作,可以帮助提高放疗的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现将我院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放疗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钟月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与冬眠疗法治疗胸外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胸外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32例胸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治疗上采取了机械通气与冬眠疗法联合治疗,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治疗效果好,现将胸外伤后ARDS的治疗策略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锡珍;万景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旋切乳房肿块的手术配合

    传统的局部切除乳房肿块的方法往往会在乳房表面留下较明显的瘢痕,尤其是多发性乳房肿块,由此常给病人留下一定的遗憾.我院乳腺外科从2004年4月开展了超声引导监测下的微创旋切术,准确、成功地切除乳房肿块45例.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位报告如下.

    作者:过湘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