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灵;赖少娟;刘红梅;蔡晓霞
股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为需补充大量高热量、高营养液及电解质,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外周静脉难以维持长时间输液者而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行股静脉置管病人在经此通道静脉给药,以及行导管的管理时,须反复穿脱裤子,使髋部、大腿部过多裸露,冬季易受凉,夏季不雅,甚至可致导管脱落、移位、污染等.对于肢体活动不便者更显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于2003年9月以来经临床实践制作了拉链裤,经股静脉置管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英;杨智蓉;程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已成为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人类社会逐渐发展为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先导的信息社会.将计算机管理软件引入到护理部资料管理工作中,是现代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由传统经验型的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转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潘玮;商临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临床上经常见到病人静脉采血后,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皮下淤血.其原因除病人自身凝血机制不好,按压方法不当及护士操作失误等原因所致外,与棉棒按压也有关.我们对365例次病人采用棉球按压后发现皮下淤血明显减少.
作者:丁玲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发展史及生存链,从胸外按压与通气、体外除颤、复苏用药及基础生命支持方面综述了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作者:马桂秋;冯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临床带教的新方式.[方法]将59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带教,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方法带教,之后使用量表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评判性思维、小组学习方面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3个方面能力的自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均<0.01).[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学习、评判性思维、小组学习方面的能力.
作者:范宇莹;李秋洁;吕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人本取向心理护理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35例颅内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本取向护理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SCL-90结果.[结果]手术前,实验组较对照组在恐怖、敌对和焦虑因子方面得分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在抑郁、敌对和其他因子得分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本取向心理护理比常规的心理护理更能有效缓解颅内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心理问题.
作者:敖兵;胡连新;梁琼;陈兵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综述了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强调应做好病人家属或陪护人员的教育工作,减少各种不良刺激,注重家庭护理,预防或延缓AD的发生.
作者:杜富秀;高凤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索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拔除导尿管的佳时机,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再次导尿率,减少院内感染,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要求的142例骨科下肢择期手术病人分为4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均行间歇性引流夹管,甲组术后12 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乙组术后24 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丙组术后48 h结束镇痛同时拔除导尿管;丁组术后48 h结束镇痛后当病人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结果]乙组、丙组、丁组排尿评分分值均高于甲组,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丙组、丁组之间排尿评分分值相差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术后应夹住尿管,2 h开放1次,并于术后24 h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而无需在停止镇痛后才拔除尿管.
作者:杨坚娥;郑倩卿;潘佩婵;董丽娟;严洁敏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介绍了Orlando以满足病人需求为中心的互动程序理论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论述了这一护理理论的主要应用情况及对我国护理学发展的启示.
作者:乐燕;刘晓虹;谢文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介入手术病人行股动脉穿刺术后常规采用砂袋压迫止血6h,特殊情况压迫时间延长.在这期间砂袋易移动,特别是遇上不配合的老年病人因压迫不适,自行将砂袋取掉,因此影响止血效果,甚至有造成大出血的危险.我们采用绷带在穿刺侧大腿与腰部行8字缠腰2周,在腹部打结,其松紧以砂袋不能移动为度.经临床观察,无副反应和不适,既达到止血的目的,又减少了医护人员和陪伴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芬;成艳;李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软刷疗法在脑梗死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7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刷疗法,1个月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ugl-Meyer积分高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血栓素A2-前列环素(TXA2PGI2)平衡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软刷疗法能改善脑梗死的病理环节,改善脑供血,改善脑梗死病人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徐佳敏;齐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针对当前在模拟病房进行的护理学基础技能训练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模拟病房护理基础技能实验室建设和进行示教课形式、规范操作、实验准备、课后开放、实验考核等的改革,使学生在实验室受到整体护理理念的熏陶,牢固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姜文莉;吴永琴;高歌心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各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及世界一些国家呈上升趋势[1].据有关部门统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到2010年感染者数量有可能达到1000万人,这不仅危害个人健康和危及生命,而且其传染性可对全民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解门诊病人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及态度倾向.于2005年10月17日-21日对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及皮肤科门诊病人1600人进行相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超平;刘巧芬;方伟钧;吴素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冬季,天气冷甘露醇容易结晶,影响输液.以前,甘露醇结晶,用热水烫,需反复冲泡很长时间,甘露醇才能溶化,费时费力.我科采用暖气煲甘露醇,以防结晶,效果很好.2004年至今,已输甘露醇约200瓶,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潘庆华;吴洪霞;张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3例SL住院病人作为SLE组,选择性别、年龄、学历等与SLE组基本匹配的8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定,SLE组评定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及心理干预后3个月,评定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结果]SLE组的总分、10个因子得分以及这些因子的阳性例数都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SLE组干预后3个月其总分、10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SLE病人心理健康水平差,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郭粉莲;姚丽英;李剑松;蔡旭;李博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预防和制止住院病人自杀是医护人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综述了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的原因和特点,并提出了防范自杀行为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玉芬;宋春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DNR)血管外渗所致组织损伤早期佳的处理方法.[方法]将12只家兔腿部制作成DNR外渗模型,每只兔4条腿分别应用不同方法处理.4条腿分为4组,即A组用云南白药乙醇膏,B组用海普林软膏,C组用湿润烧伤膏,D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用药后7 d采用空气栓塞将兔处死,进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组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结论]柔红霉素血管外渗所致组织损伤早期可采取湿润烧伤膏外敷.
作者:雷美容;马晓玉;冯晓敏;柯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医院编制护理人员数量的不断减少,聘用护士大量增加,护士岗位由士官担任,护理队伍人员结构由单一的军人护士变为军人护士、聘用护士和士官护士并存,护理队伍人员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现就多元化护理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刘景红;韩冰;刘艳红;胡海兰;李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综述了抗肿瘤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评估标准以及国内外防护研究进展,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宋向阳;李武平;孙惠英;代艳然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近期预后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11例病人发生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及行气管插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相关因素研究.[结果]AMI并发AF的病人年龄大、气管插管率高、病死率高,与非AF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MI并发AF病人气管插管率高、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应做好预见性护理.
作者:邢攸红;李海燕;杨小泉;张小倩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