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秀;高凤莉
从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护理学论文着手,分析了我国护理科研的现状,从中得出了困扰其发展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对策.
作者:胡江雁;胡文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介绍了南丁格尔、南丁格尔奖、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对我国护理学科发展、护理学术水平提高和护理精英培养的积极意义,提出对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将促进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王倩;段志光;孙娜;孙玉芳;马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普遍开展,护理教育也从单一层次的中专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中职护理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及对中职护理教育的理性分析,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指导思想,重点从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探讨中职护理教育的新模式.
作者:符秀华;苏克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化疗配药室工作人员在配置化疗药时,需同时佩戴口罩和眼罩,用以自身防护,但往往出现眼罩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配药的质量和速度.我们经过多次实践发现用20%医用肥皂液涂镜面,效果显著.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芳;许斐;韩雨;安福芹;程滨;赵玲;李兆敏;侯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在我院所有的眼科手术中,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占90%以上.这些病人中大多数患有糖尿病、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进行眼科手术时(如白内障、青光眼等)4层无菌单盖住病人的口鼻,很多病人不仅难以适应而且由于透气不畅、憋闷出现呼吸困难,吸氧也不能改善状况,往往导致病情加重或者难以配合手术顺利进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眼科手术透气支架,经临床360例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海荣;王飞飞;王庆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已成为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人类社会逐渐发展为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先导的信息社会.将计算机管理软件引入到护理部资料管理工作中,是现代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由传统经验型的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转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潘玮;商临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发展史及生存链,从胸外按压与通气、体外除颤、复苏用药及基础生命支持方面综述了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作者:马桂秋;冯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3例SL住院病人作为SLE组,选择性别、年龄、学历等与SLE组基本匹配的8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定,SLE组评定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及心理干预后3个月,评定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结果]SLE组的总分、10个因子得分以及这些因子的阳性例数都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SLE组干预后3个月其总分、10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SLE病人心理健康水平差,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郭粉莲;姚丽英;李剑松;蔡旭;李博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压疮缺血再灌注时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氧化亚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1 h组、再灌注2 h组、再灌注4 h组、再灌注6 h组,建立大鼠压疮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对照研究,分别测定6组大鼠血浆中SOD、LDH的活性以及NO、MDA、ET-1的含量.[结果]再灌注组各组较对照组和缺血组SOD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MDA、ET-1含量和LDH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P<0.01);缺血组较对照组LDH活性和ET-1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皮肤压疮缺血再灌注时存在损伤,该损伤与氧自由基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蔡福满;姜丽萍;杨晔琴;韦泾云;吴永琴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脑外科昏迷病人多,通常留置胃管鼻饲流质以增强营养,由于鼻饲饮食一般需要无渣的液状食物才能通过胃管注入.因此,鼻饲饮食的制作对食物的限制很大,如剁碎的瘦肉煮熟时会结成团,不能注入胃管;青菜煮的时间长会丧失维生素;另外,要把生米煮成液体状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难度较大.2005年以来,指导病人家属使用搅拌机来制作鼻饲饮食(匀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杨雯;何绮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1病例介绍病人,35岁,孕8产0.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周37周余,阵发性腹痛伴见红4 h,急诊入院,因孕妇高龄初产以及珍贵儿,家属及孕妇要求,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后,入院当天下午决定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完成各项必须化验检查后,进手术室,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在腰麻下行急诊剖宫产术,腰麻镇痛,吗啡0.2 mg,穿刺腰3~腰4间隙顺利,试验剂量1 mL,麻醉平面为手术开始胸6、术中胸8,术中麻醉平稳.剖宫产一女婴,Apgar评分10分.术后清醒,安返病房,测血压17.3/9.3 kPa,心率80/min,呼吸22/min,体温36.8℃.
作者:汤志蓉;张忠英;施谊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足部病变(又称DM足)是DM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5%的DM病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DM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DM病人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1].重视日常足部护理、提高足部自护能力是预防DM足的关键.自护能力是指个体能够掌握正确的疾病知识并具有实践的愿望及严格执行计划的程度[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DM病人足部自护能力的调查研究,寻找社区DM病人足部护理的需求,从而为进一步实施预防DM足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白姣姣;金健华;李晶;王峥;朱育明;张颖;王素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近期预后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11例病人发生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及行气管插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相关因素研究.[结果]AMI并发AF的病人年龄大、气管插管率高、病死率高,与非AF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MI并发AF病人气管插管率高、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应做好预见性护理.
作者:邢攸红;李海燕;杨小泉;张小倩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股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为需补充大量高热量、高营养液及电解质,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外周静脉难以维持长时间输液者而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行股静脉置管病人在经此通道静脉给药,以及行导管的管理时,须反复穿脱裤子,使髋部、大腿部过多裸露,冬季易受凉,夏季不雅,甚至可致导管脱落、移位、污染等.对于肢体活动不便者更显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于2003年9月以来经临床实践制作了拉链裤,经股静脉置管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英;杨智蓉;程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预防和制止住院病人自杀是医护人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综述了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的原因和特点,并提出了防范自杀行为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玉芬;宋春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索护患沟通技巧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的授课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在情境模拟授课结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的护生认为情境模拟改革了传统教学法,93%的护生认为情境模拟激发了学习兴趣.[结论]在护患沟通技巧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作者:杨章玲;王虹;肖继荣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医院编制护理人员数量的不断减少,聘用护士大量增加,护士岗位由士官担任,护理队伍人员结构由单一的军人护士变为军人护士、聘用护士和士官护士并存,护理队伍人员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现就多元化护理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刘景红;韩冰;刘艳红;胡海兰;李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促进外伤性截瘫病人早日脱离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方法.[方法]将66例外伤性完全性截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在脊髓休克期留置尿管3 d后给予夹管,定时按摩按压膀胱排尿和病人有意识排尿活动训练;膀胱功能强化训练1周~2周后,在膀胱充盈时采用辅助按摩按压等方法下拔除尿管;并通过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500mL以上,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膀胱康复训练,生理性膀胱冲洗和可行的拔管方法能促进外伤性截瘫病人顺利排尿.
作者:张贵友;曾丽珍;邱彩霞;邹佛莲;吴丽琼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冬季,天气冷甘露醇容易结晶,影响输液.以前,甘露醇结晶,用热水烫,需反复冲泡很长时间,甘露醇才能溶化,费时费力.我科采用暖气煲甘露醇,以防结晶,效果很好.2004年至今,已输甘露醇约200瓶,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潘庆华;吴洪霞;张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针对当前在模拟病房进行的护理学基础技能训练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模拟病房护理基础技能实验室建设和进行示教课形式、规范操作、实验准备、课后开放、实验考核等的改革,使学生在实验室受到整体护理理念的熏陶,牢固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姜文莉;吴永琴;高歌心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