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硬膜外镇痛病人拔除尿管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杨坚娥;郑倩卿;潘佩婵;董丽娟;严洁敏

关键词:骨科手术, 硬膜外镇痛, 尿管, 拔除时机
摘要:[目的]探索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拔除导尿管的佳时机,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再次导尿率,减少院内感染,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要求的142例骨科下肢择期手术病人分为4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均行间歇性引流夹管,甲组术后12 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乙组术后24 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丙组术后48 h结束镇痛同时拔除导尿管;丁组术后48 h结束镇痛后当病人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结果]乙组、丙组、丁组排尿评分分值均高于甲组,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丙组、丁组之间排尿评分分值相差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术后应夹住尿管,2 h开放1次,并于术后24 h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而无需在停止镇痛后才拔除尿管.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琼脂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新生儿黄疸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琼脂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的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惠英;马艳平;彭文涛;王晓靖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军队医院护士的管理探讨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医院编制护理人员数量的不断减少,聘用护士大量增加,护士岗位由士官担任,护理队伍人员结构由单一的军人护士变为军人护士、聘用护士和士官护士并存,护理队伍人员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现就多元化护理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刘景红;韩冰;刘艳红;胡海兰;李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介绍了心肺复苏的发展史及生存链,从胸外按压与通气、体外除颤、复苏用药及基础生命支持方面综述了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作者:马桂秋;冯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软刷疗法治疗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

    [目的]观察软刷疗法在脑梗死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7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刷疗法,1个月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ugl-Meyer积分高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血栓素A2-前列环素(TXA2PGI2)平衡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软刷疗法能改善脑梗死的病理环节,改善脑供血,改善脑梗死病人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徐佳敏;齐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搅拌机在鼻饲饮食制作中的应用

    脑外科昏迷病人多,通常留置胃管鼻饲流质以增强营养,由于鼻饲饮食一般需要无渣的液状食物才能通过胃管注入.因此,鼻饲饮食的制作对食物的限制很大,如剁碎的瘦肉煮熟时会结成团,不能注入胃管;青菜煮的时间长会丧失维生素;另外,要把生米煮成液体状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难度较大.2005年以来,指导病人家属使用搅拌机来制作鼻饲饮食(匀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杨雯;何绮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慈善姊妹会对护理发展的影响

    16世纪初期,随着德国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新旧教派之间的激烈争斗使得多数修道院被毁,修女们为躲避迫害也纷纷逃出了修道院,原有教会的慈善事业因此中断.为了满足人们对医疗的需求,许多公私立医院逐渐建立起来,同时也招募了一些新护士.而新招募的护士多为谋生而来,缺乏文化教养和专门的训练,根本不懂得护理知识,加上其中不乏妓女、酒鬼、释放的罪犯,她们酗酒、虐待病人,做的也就是所有女工能做的工作.可想而知,由这些人充当护士对病人来说简直是一种灾难.所以当时病人的病死率很高,很多病人宁愿呆在家中也不敢接受她们的护理.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Orlando互动程序理论的应用及启示

    介绍了Orlando以满足病人需求为中心的互动程序理论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论述了这一护理理论的主要应用情况及对我国护理学发展的启示.

    作者:乐燕;刘晓虹;谢文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困扰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从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护理学论文着手,分析了我国护理科研的现状,从中得出了困扰其发展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对策.

    作者:胡江雁;胡文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35岁,孕8产0.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周37周余,阵发性腹痛伴见红4 h,急诊入院,因孕妇高龄初产以及珍贵儿,家属及孕妇要求,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后,入院当天下午决定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完成各项必须化验检查后,进手术室,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在腰麻下行急诊剖宫产术,腰麻镇痛,吗啡0.2 mg,穿刺腰3~腰4间隙顺利,试验剂量1 mL,麻醉平面为手术开始胸6、术中胸8,术中麻醉平稳.剖宫产一女婴,Apgar评分10分.术后清醒,安返病房,测血压17.3/9.3 kPa,心率80/min,呼吸22/min,体温36.8℃.

    作者:汤志蓉;张忠英;施谊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为了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从病人的合法权益、护理记录、护理操作、急救物品、医嘱执行、病区环境、健康教育和医疗费用8个方面提出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并从加强护理风险教育、专科业务培训、护理风险监控、护理书写指导、护患交流、急救物品管理、病房管理、收费管理8个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以降低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唐玉平;熊爱民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病人的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近期预后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11例病人发生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及行气管插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相关因素研究.[结果]AMI并发AF的病人年龄大、气管插管率高、病死率高,与非AF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MI并发AF病人气管插管率高、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应做好预见性护理.

    作者:邢攸红;李海燕;杨小泉;张小倩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行为的护理防范

    预防和制止住院病人自杀是医护人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综述了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的原因和特点,并提出了防范自杀行为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玉芬;宋春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骨科硬膜外镇痛病人拔除尿管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拔除导尿管的佳时机,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再次导尿率,减少院内感染,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要求的142例骨科下肢择期手术病人分为4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均行间歇性引流夹管,甲组术后12 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乙组术后24 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丙组术后48 h结束镇痛同时拔除导尿管;丁组术后48 h结束镇痛后当病人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结果]乙组、丙组、丁组排尿评分分值均高于甲组,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丙组、丁组之间排尿评分分值相差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术后应夹住尿管,2 h开放1次,并于术后24 h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而无需在停止镇痛后才拔除尿管.

    作者:杨坚娥;郑倩卿;潘佩婵;董丽娟;严洁敏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病人使用的拉链裤

    股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为需补充大量高热量、高营养液及电解质,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外周静脉难以维持长时间输液者而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行股静脉置管病人在经此通道静脉给药,以及行导管的管理时,须反复穿脱裤子,使髋部、大腿部过多裸露,冬季易受凉,夏季不雅,甚至可致导管脱落、移位、污染等.对于肢体活动不便者更显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于2003年9月以来经临床实践制作了拉链裤,经股静脉置管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英;杨智蓉;程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3例SL住院病人作为SLE组,选择性别、年龄、学历等与SLE组基本匹配的8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定,SLE组评定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及心理干预后3个月,评定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结果]SLE组的总分、10个因子得分以及这些因子的阳性例数都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SLE组干预后3个月其总分、10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SLE病人心理健康水平差,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郭粉莲;姚丽英;李剑松;蔡旭;李博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护理信息沟通本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沟通广泛存在于组织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的决策需要信息沟通,决策一旦做出,又需要通过沟通的手段来实现,否则决策就难以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而组织成员中一些好的建议和好的想法也需要沟通,否则就无法得到认可和实施.对管理者来说,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护理人员的班次为三班倒,难免有些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每一个人.护理信息沟通本作为文字性沟通方式,避免信息丢失,便于查阅,使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护理人员信息共享,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实施.我院自2004年4月起,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增设护理信息沟通本,经过一年多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商海莲;张萌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情境模拟在护患沟通技巧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索护患沟通技巧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的授课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在情境模拟授课结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的护生认为情境模拟改革了传统教学法,93%的护生认为情境模拟激发了学习兴趣.[结论]在护患沟通技巧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作者:杨章玲;王虹;肖继荣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对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提高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学习中的4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在很多文章中都被探讨过.对于阅读能力,以往的文章大多讨论的是语言习得中阅读行为的终结果.而阅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过程往往被忽略.本文试图从学习者阅读的心理过程出发,分析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出一些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高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计算机管理软件在护理部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已成为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人类社会逐渐发展为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先导的信息社会.将计算机管理软件引入到护理部资料管理工作中,是现代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由传统经验型的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转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潘玮;商临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模拟病房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针对当前在模拟病房进行的护理学基础技能训练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模拟病房护理基础技能实验室建设和进行示教课形式、规范操作、实验准备、课后开放、实验考核等的改革,使学生在实验室受到整体护理理念的熏陶,牢固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姜文莉;吴永琴;高歌心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