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业芳
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获取护理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只注重对护生进行较为刻板的护理知识的讲授和基础操作的示范,而忽视了对护生进行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分析判断等整体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模式也随之而转变,故对护生的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于2002年起对400余名护生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朱晓萍;龚美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妊娠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缺乏及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组织脂肪酶活性增加[1],形成以高三酰甘油(TG)血症为主的小而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及高密度脂蛋白醇(HDL-C)低下的三联征[2],这是一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谱,导致孕妇及胎儿大血管病变,严重危害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因此提高对妊娠糖尿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是十分重要的.我院1999年5月-2002年5月诊治的妊娠糖尿病血脂化验结果与产妇病程,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G)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继续护理学教育(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CNE)是在职护理人员在本领域不断学习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身性的系统教育,是优化专业技术队伍的必要措施.我国的CNE始于20世纪80年末,十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解决临床护理人员的实际水平和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护理专业的整体素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1].为客观了解宁波市继续护理学教育状况,于2005年12月对宁波市8所不同层次医院的1 096名临床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静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针刺结合按摩疗法介入脑卒中早期康复,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可明显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残疾、残损、残障三个层次上的功能.根据WHO推荐的脑卒中康复训练的开始时间,以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作为针刺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介入时间.通过研究观察,两组病人在脑卒中发病后48 h内介入是适宜的,在实施中结合病人病情,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掌握针刺手法及按摩的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孙静;杨喜忠;郝璐;赵京霞;钱皎月;马静;卫东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临床路径是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医护服务程序,该程序对特定的疾病制定出有顺序的、有时间性和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加速病人的康复、减少资源的浪费,使病人及家属得到佳的满意度.现将我科对哮喘病人行临床路径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韩群英;刘凤芝;赵树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对宫颈癌(Ⅰb期~Ⅱa期)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病人85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行个体化放尿,对照组定时放尿.[结果]实验组拔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2例、尿潴留3例,需重置尿管5例;对照组出现排尿困难10例、尿潴留10例,需重置尿管1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放尿方法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中较定时放尿方法更能锻炼膀胱功能,更能减少或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锡坚;黄亦武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随着老年病人实施外科手术人数的不断增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OPD)且呼吸功能减退的病人也日益增多,经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能减少病人气管插管的需求[1,2],但由于受依从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控制性差.手术前适应性训练具有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术后无创正压通气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任秀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目前主要是开放手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开放手术适用于前列腺严重增生者,手术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及膀胱痉挛性收缩痛比较剧烈,一般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我院自2002年2月-2005年8月收治的部分前列腺摘除术病人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CEA),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缩短了病人术手住院天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慧;郭新荣;李风玲;闫风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通过对输液瓶更换后瓶内残留药液的观察,发现药物尤其贵重药物浪费现象严重.为此,我院改进输液管管嘴,以减短输液管管嘴入液孔离输液瓶瓶口橡皮塞的距离,使液体能顺利滴完,将输液瓶内残留药液量减少到小限度.
作者:李顺群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肌肉注射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肌肉注射后硬结的形成往往影响其治疗效果,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也是造成中断治疗的原因之一.为此,通过分析肌肉注射后硬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我科护理人员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培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耐量低减病人的调查,为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老年糖耐量低减病人中聚集提供依据,同时探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将131例老年病人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低减(IGT)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性及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结果]IGT组与NGT组相比,三酰甘油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IGT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均值亦较NGT组明显增高,(P<0.01);纤维蛋白原比较(P>0.05).IGT组合并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各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及≥两个危险因素(2RFs)的比例均明显高于NGT组(P<0.01).≥2RFs的IGT病人其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结论]IGT病人已存在明显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该阶段已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现象,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IGT病人给予积极干预.
作者:刘永兵;代亚丽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3例高血压颅内血肿行微创清除术的病人在结合临床治疗的同时,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严密监护、术后精心护理、及时预防与处理并发症.[结果]23例病人存活20例,死亡3例.[结论]及时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减少病人手术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周取英;赖丽萍;王桂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青光跟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则可改善其预后.视野检查是对眼底、视路疾患以及青光眼早期诊断,对视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估及随访疗效观察等方面常用的、精确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自动视野计是一种标准的定量的检查方法,比传统的手工操作视野检查更为精确,且可提高早期青光眼视野缺损的检出率.2003年11月-2005年8月,我院将OCTOPUS 101全自动视野计应用于临床,对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及颅内占位、弱视、夜盲症、外伤性疾病等1 560余例病人进行中心视野测定.现将资料完整的300例青光眼、230例疑似青光眼及240例正常人的视野改变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洁秀;蔡敏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随着医学发展及新药的不断出现,药物不合理配伍现象也时有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发现,静脉输注5%葡萄糖+复方甘草酸单胺(甘畅)后输注5%葡萄糖+奥美拉唑,输液管内立即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为此做了临床实验.
作者:吴莉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颈椎前路手术比后路手术有很多优点,如出血少、软组织损伤轻、感染率低、神经后遗症少[1],便于术中呼吸、循环的管理,病人易于耐受[2],是目前治疗颈椎疾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解康复护理对该方法治疗颈椎病病人围术期的作用及康复效果,我科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87例,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红英;贾勤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工作是一种开放式、延伸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缩短了医护患之间距离,对医疗知识普及,提高病人出院的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有着重要意义[1].我科于2005年1月-2005年12月对出院后需继续治疗和护理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式教育,收到良好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林菊;姚秋爱;陈舒婷;李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医院护理服务是特殊服务,即服务于躯体,也服务于精神[1].急诊护理服务又不同于其他专科服务,护理人员面对诸多的未知因素,有更多的高风险.医院是知识密集型机构,隐性知识是医院知识的主体,在医院知识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尤其在急诊科,发掘科室护理隐性知识的内涵,促进护士之间隐性知识共享,是提升急诊护士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亚卓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临床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能威胁病人的生命[1].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是目前治疗糖尿病酮症(DK)或DKA-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胰岛素用量不易精确调控,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导致低血糖,也给病人活动带来不便.胰岛素泵给药方式准确灵活、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有效,不仅可以迅速控制血糖,还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2],对病人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我科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应用两种方法治疗DK或DKA病人共36例,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菊;杨娥;蒲卉明;李敏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甘露醇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但其为高渗溶液,易发生药液外渗,引起静脉损伤,反复穿刺会导致患儿的不配合、哭闹,甚至拒绝治疗.我科2003年8月-2005年8月对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116例,在应用甘露醇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静娴;邵艳丽;袁欣可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乳腺增生是困扰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育龄期女性多发.但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癌变率居全球首位.轻者病人常无自觉症状,多为体检时发现,重者乳房肿块引发癌变.我院运用中药方剂(乳块消)治疗乳腺增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梁淑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