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莲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近几年来新开展的普查项目,是对出生后72 h、哺乳6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足底采血检查[1].为了提高采血成功率,我科护理人员采取了新生儿温水泡足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春芳;任廷琪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护理部管理中常需统计或上报一些资料,如各科室护理人员情况,护理人员职称比例、学历分布等,每年还须统计护士鞋尺寸与数量、护士服型号与数量等,倘若用手工方法统计,将增加伏案时间,影响其他管理工作.利用Excel软件建立护理人员简况数据库,利用Excel的筛选和排序功能[1],可以按各种需要,逐个统计.统计工作变得省时、省力、方便、轻松且准确.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06年第24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颈椎外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外科手段治疗颈椎疾患得到了普遍开展.但由于颈部解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颈椎手术治疗的难度大,可引起局部的血管、脊髓、神经和食管等损伤,术后水肿期易发生合并症,且较严重,一旦发生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做好术后水肿期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和护理,对于保证和巩固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4年7月-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78例颈椎疾患的病人,通过精心观察和护理,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孟蕾蕾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5%~4%[1],危害较大,可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对于伤后早期视力进行性障碍,并伴有视神经管骨折、变形、狭窄的病人行视神经管显微减压开放术,可挽救病人视力[2].我科近5年来,以视神经管显微减压开放术治疗视神经损伤16例,效果较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吕秀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1].气道炎症引起易感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伴哮鸣音、胸闷或咳嗽,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发作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而我院采用敷贴-脉冲治疗22例同一矿区的哮喘病人,延长了缓解期,减少了发作次数,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仙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护理[1].我科于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对12例吸入性损伤病人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丽铭;龚斯琴;吴华英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将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为三类,即高度、中度和低度危险性物品.听诊器、血压计袖带虽被列为低度危险性物品,但经病人反复使用,易被病人的汗液,体表携带的菌群污染,尤其是通过各种不同途径传播的不同病原菌,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和院内感染的隐患.目前国内各感染病房内各病区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用甲醛溶液熏蒸消毒,由于消毒不方便等原因,达不到医用物品一用一消毒的要求,且在取放血压计时,护士的健康常被甲醛溶液强烈的气味造成损害[1].为此,我科护理人员研制了一次性袖巾,解决了血压计消毒的难题,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兰萍;宋修爱;宋建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获取护理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只注重对护生进行较为刻板的护理知识的讲授和基础操作的示范,而忽视了对护生进行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分析判断等整体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模式也随之而转变,故对护生的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于2002年起对400余名护生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朱晓萍;龚美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肺不张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一旦发生可加重原发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应迅速消除支气管、肺泡分泌物和阻塞物.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吸引治疗由痰栓引起的肺不张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纤支镜在直视下进入段支气管甚至亚段支气管,准确清除呼吸道炎性分泌物,解除气道阻塞,促使肺复张,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迅速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及黏膜水肿的消除,目标性强、效率高、损伤少.这种直视下操作大限度地减少盲目吸引所致的支气管黏膜损伤[2].我科2003年1月-2005年6月进行床边纤支镜介导治疗急性肺不张病人2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美婷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临床路径是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医护服务程序,该程序对特定的疾病制定出有顺序的、有时间性和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加速病人的康复、减少资源的浪费,使病人及家属得到佳的满意度.现将我科对哮喘病人行临床路径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韩群英;刘凤芝;赵树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属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性状为微黄绿色的澄明液体;氟罗沙星注射液,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性状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注射用头孢匹胺钠,性状为白色粉末;以上3种药物是我科术后病人常用药物.临床实践发现:①生理盐水250 mL+头孢匹胺钠1.0 g静脉输入,加替沙星注射液100mL静脉输入,当输完头孢匹胺钠更换加替沙星注射液注射液时,输液管内即出现乳白色絮状浑浊,重新更换输液管后,液体澄清透明,病人无不适感.②生理盐水250 mL+头孢匹胺钠1.0 g静脉输入,邦来立欣100mL静脉输入,而当输完头孢匹胺钠更换氟罗沙星注射液时,输液管内也出现乳白色絮状浑浊,重新更换输液管后,液体澄清透明,病人无不适感.经查加替沙星注射液、头孢匹胺钠注射液、氟罗沙星注射液说明书均没有指出药物之间出现配伍禁忌.因此建议在临床联合应用头孢匹胺钠与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应在两种药物之间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药物配伍禁忌反应的发生.
作者:金瑶;侯春颖;许娜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3例高血压颅内血肿行微创清除术的病人在结合临床治疗的同时,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严密监护、术后精心护理、及时预防与处理并发症.[结果]23例病人存活20例,死亡3例.[结论]及时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减少病人手术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周取英;赖丽萍;王桂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有效地降低血糖调节受损病人血糖的方法,从而达到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目的.[方法]选取99例血糖调节受损病人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系统教育培训和饮食及运动的干预指导,在初访和随访1年后分别测试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应用健康教育及饮食和运动的干预方法后对血糖调节受损病人降低血糖的作用.[结果]干预1年后,病人对疾病知识内容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与教育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干预能提高血糖调节受损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对维护病人健康有积极意义.
作者:梁雯;田俊英;袁雅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甘露醇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但其为高渗溶液,易发生药液外渗,引起静脉损伤,反复穿刺会导致患儿的不配合、哭闹,甚至拒绝治疗.我科2003年8月-2005年8月对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116例,在应用甘露醇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静娴;邵艳丽;袁欣可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做体检又与患病就诊的程序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一般都在2 h~3 h完成整个体检过程.静脉采血在身体检查中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在体检过程中发现,测血压时体检者静脉穿刺部位出血.现分析如下.
作者:石燕红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胃肠减压与进食活动对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病人分为实验组(肛门排气后继续胃肠减压2 d或3 d、禁食)和对照组(肛门排气后即拔除胃管并进流质饮食),观察腹胀及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道排气后适当延长胃肠减压及进食时间可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作者:丛冰;周玉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肺结核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继发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以每年24.75%的速度递增[1].以病程进展快、疗效差耐药率高、预后凶险为特征.因此,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住院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34例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赵翠娥;李国先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近年来,介入性诊断及治疗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并发症的发生影响了介入治疗的整体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介入性手术前禁食时间过长,易致术后并发症发生.因为长时间禁食水使病人出现口渴、焦虑、脱水、低血糖、低血容量的发生率增加,不利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和康复[1].
作者:郭丽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妊娠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缺乏及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组织脂肪酶活性增加[1],形成以高三酰甘油(TG)血症为主的小而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及高密度脂蛋白醇(HDL-C)低下的三联征[2],这是一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谱,导致孕妇及胎儿大血管病变,严重危害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因此提高对妊娠糖尿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是十分重要的.我院1999年5月-2002年5月诊治的妊娠糖尿病血脂化验结果与产妇病程,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G)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随着医疗与科技的发展,静脉输液也有了新的发展,更有利于临床应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质量.
作者:敖薪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