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臻;蒋雪妹;王一尘
[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队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参加军政素质训练的138名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前后比较.[结果]心理素质训练后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训练前,应对方式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训练前.[结论]对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能显著提高军队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应对方式,有利于军队聘用护士积极适应军队医院工作环境,确保军队医院各项任务的良好完成.
作者:任辉;冯正直;杨国愉;宫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一旦内瘘血栓形成而闭塞,将影响病人的治疗,须重新做动静脉内瘘,加重病人的痛苦.因此,治疗和预防血栓形成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5月对19例次内瘘血栓形成病人,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禾;金领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临床路径是一种为病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1].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CPDT)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订,让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临床路径的标准化流程来接受治疗护理[2],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与护理工作质量.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要求医疗服务达到高质量、高效率、低价格.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现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如下.
作者:朱雅竹;谢明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护士(生)主要依据入院护理病历(简称护理病历)的框架收集资料,同时书写护理病历是培养护生护理思维和评估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其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尚无普遍认可的、统一的护理病历模式,在成人护理教学中我院应用的是<健康评估>[1]和<护理学基础>[2]教材提供的病历格式.使用中发现其不够完善,不利于护理评估技能的培养.故对成人护理病历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田桂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护理查房是检查护理质量以及进行护理教学的一种形式[1].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紧紧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我院护理部制定了查房制度,其中由病区护士长组织本病区护士就危重病例、特殊病例进行的个案查房或由科护士长召集所属护士长、护理骨干参加的个案查房分别每月1次和每季度1次.我科尝试了以护理程序为路径对肝移植病人开展个案查房,着重围绕病人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具体落实护理措施,使病人安全、平稳地渡过围手术期,同时也使护士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得到提高.通过个案查房,大家受益匪浅.现介绍如下.
作者:闻亚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儿童均为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宝贝和希望.儿童患精神病住院不仅对其本身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其亲属也是一种较强烈的心理应激源.本文旨在探讨儿童患精神病住院对其亲属的影响及心理卫生教育对其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丁素青;贾占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内容、方法、工作规范、技术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人力资源方面介绍了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作者:傅红琼;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特性询问表、生活事件量表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96名院前急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院前急救护士自评的心理问题与焦虑特性呈正相关;与急救工作时间、社会支持、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结论]对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予高度重视,针对有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促进急救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厉群;邓颖辉;蔡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择88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组)与同期12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后心绞痛显著高于B组(P<0.05),但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心肌酶学显著低于B组(P<0.05),住院病死率低.[结论]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抗栓、康复训练及介入诊疗等治疗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夏文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众所周知,长期卧床病人由于其本身不具有行为能力,因此必须长期卧床,这样很容易产生褥疮,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也给照顾者造成极大的负担.为此,我们研制的自动翻身卧位床保证了卧床病人在没有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控器按钮轻松自如地操作床板翻转,以实现病人的前倾、左倾及右倾卧位,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病人自理的能力,避免了褥疮的发生.
作者:连秀娜;高巧燕;王明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现状及对护理科研方面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6所地市级医院38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普遍有开展护理科研的愿望,对开办护理科研培训班的需求很高,而且低职称护理人员的愿望及需求表现更为强烈;职称越高者对科研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越多,而且高职称者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数量比低职称者明显增多(P<0.01);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主要是缺乏科研设计和选题的能力.[结论]应更新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知识结构,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改善护理科研基础条件,重视信息在科研中的作用,加强护理科研培训、指导和管理.
作者:王逸如;黄华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合作就是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目标,合作性学习就是创造一种学习情景,使学生们一起学习,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它强调了从重视单独学习转变为重视合作性学习,以及关心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的教学思想.社区护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使课堂教学发挥佳教学效果,是很多护理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我院社区护理的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与学生分组合作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丁亚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并讨论全身热疗术后ICU监测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26例恶性肿瘤行红外线辐射式全身热疗病人术后转入ICU进行针对性的监测和护理.[结果]全部病人恢复良好,多种手术并发症均得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身热疗病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以及心理护理在病情早期恢复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彩霞;吴艳春;韩东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头皮夹在脑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可有效防止头皮渗血,既提高了手术速度,又为术者提供了良好的术野.但头皮夹术后很难清洗,而且费时,易造成交叉感染.我科试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清洗效果良好,不仅节约了时间、人力,又避免了交叉感染.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可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在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员是提高护理质量基本和首要的条件.我院自建院以来从未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过系统地分析,故在微观调控和宏观管理上常处于一种盲目无助状态.为此,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我院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力求通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医院护理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管理当中的薄弱点及今后改进的思路和努力的方向,为我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逐步走上科学、合理之路奠定基础.
作者:王梅新;李英;王一;张新荣;姜小明;高磊;王岩;徐秦;蒋金兰;徐志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清创术是防止因各种外伤导致伤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以往下肢外伤病人需把患肢外展到清创车上进行清创术,由于髋关节的过度外展,易造成不适,且大腿上段清创时易把水冲出车外而造成污染.为此,自行设计及制作了清创托盘,用于放置患肢行清创术,临床使用180例,效果满意,深受医护人员欢迎.
作者:杜转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属于二级设计方案[1],论证强度仅次于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多用于病因研究分析,也常用于疗效和疾病预后的研究.临床护理科研可采用队列研究的课题广泛,但实际应用不甚普遍,基层医院临床护理的队列研究课题尤为少见.本文试图剖析一项临床护理科研项目,以引起同行重视,为开展临床护理科研提供借鉴.
作者:徐翠红;程晓媚;韩蔚;周美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对观察组实施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然后再测评SAS及SDS1次,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心理干预后,其SAS及SDS评分分别由36.82分±6.24分和41.16分±10.73分降为32.19分±5.72分和35.74分±9.16分(P<0.01);其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分别由36.0%和43.0%降为12.0%和21.0%(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干预可缓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作者:周荣;韩荣;闫香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双重血浆分离(DF)和免疫吸附(AD)是近十年来世界血液净化疗法发展的新成就.DF和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早已被肯定[1,2],在国内我院自2002年3月首先开展此技术,用于治疗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和血脂清除.治疗过程中需体外循环病人血液总量10 L~15 L,由于管路、透析器等人工合成材料尚无法做到完全的生物相容,故凝血因子的激活不可避免,导致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轻者附着于透析膜使透析清除率下降,重者整个血路凝血.抗凝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另外过度抗凝可能引起出血倾向.因此,适宜的肝素化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方面.神经科病人因血液黏稠等因素,肝素用量和时机不同于常见肾脏透析病人[3].因此对30例病人的肝素化程度进行了跟踪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英然;杜芳;李晓宁;朱晴;宋爱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材料与制作准备一密闭容器,成熟杨梅250 g~500 g,食用白酒适量.新鲜果实采摘后用酒浸泡,以完全浸没为宜,浸泡1个月后酒色变红即可食用,存放时间长者尤佳.
作者:张秀琴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