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转弟
[目的]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择88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组)与同期12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后心绞痛显著高于B组(P<0.05),但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心肌酶学显著低于B组(P<0.05),住院病死率低.[结论]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抗栓、康复训练及介入诊疗等治疗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夏文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内容、方法、工作规范、技术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人力资源方面介绍了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作者:傅红琼;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就诊情况及急救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急救部合理配置护士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制定工作量登记统计表,调查我院急救部在2003年6月-7月期间人力资源配置情况.问卷调查病人、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护理工作量等,分析急诊病人就诊人次分布、护理工作负荷和科室护士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结果]我院急诊工作特点以外科急症为主,占急诊总数55%;24 h急诊病人就诊高峰为上午和小夜班时间,护理工作负荷大,人员安排相对较少,中午、下午班就诊人数少,人员安排相对较多.[结论]急救部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进行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玲;李加宁;徐桂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抚触技术在上颌窦穿刺中预防晕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6例上颌窦穿刺病人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5例)采取常规护理,抚触组(201例)在前者基础上于穿刺前、穿刺中合理应用抚触技术;比较两组病人穿刺中疼痛程度、血压、心率变化及发生晕厥的情况.[结果]抚触组病人疼痛较轻;血压及心率比较稳定,且晕厥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抚触可降低上颌窦穿刺晕厥的发生率.
作者:凌娅娅;李巧荣;王明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从热量、饮食结构综述了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的膳食状况.重点介绍了老年人饮食结构中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关系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变老年人的热量摄取和饮食结构可维持与促进健康.
作者:于慧前;冯正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哮喘的现代治疗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其主要机制是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2].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局部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具有使用方便、方法易掌握、经济实惠和剂量准确的优点,目前根据国外研究表明,哮喘病人用药依从性水平多为40%~50%[3].现对8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应用激素吸入剂的状况进行调查,为更好地管理哮喘病人提供依据.
作者:顾菁华;刘岚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队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参加军政素质训练的138名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前后比较.[结果]心理素质训练后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训练前,应对方式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训练前.[结论]对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能显著提高军队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应对方式,有利于军队聘用护士积极适应军队医院工作环境,确保军队医院各项任务的良好完成.
作者:任辉;冯正直;杨国愉;宫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疗法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负面心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34例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相同治疗措施;另外,实验组用认知心理疗法对病人加强心理疏导,让病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结果]实验组抑郁程度较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大(P<0.05).[结论]运用认知心理疗法可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负面情绪,减轻抑郁程度,利于身心的康复.
作者:杜晓红;李小金;区兰爱;余小梅;潘雄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为了探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精神科医院感染率.对2001年-2002年我院精神科病人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彩霞;倪小娟;周飞琴;潘小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从术后1个月起针对生活质量问题进行院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30例未采取院外护理干预.均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术后半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造口自理能力差、悲观与抑郁、影响日常生活、社会活动能力下降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院外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赖俊莉;李莉;赵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心脏病人心理健康问卷对173例ACS病人进行调查.[结果]93.6%以上的ACS病人存在与疾病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且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性格类型、家庭地位及疾病情况对心理健康有影响(P<0.05).[结论]对不同基本情况的ACS病人应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
作者:李宁;樊鹏霞;熊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护理员和护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各级医院科学管理护理员和护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50所医院护理员、护工工作范围和所管辖的部门.[结果]医院的护理员、护工工作范围不清楚、所管辖的部门不统一.[结论]卫生管理部门须加强对护理员、护工管理工作的监督,规范其管理部门.
作者:吴欣娟;马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众所周知,长期卧床病人由于其本身不具有行为能力,因此必须长期卧床,这样很容易产生褥疮,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也给照顾者造成极大的负担.为此,我们研制的自动翻身卧位床保证了卧床病人在没有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遥控器按钮轻松自如地操作床板翻转,以实现病人的前倾、左倾及右倾卧位,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病人自理的能力,避免了褥疮的发生.
作者:连秀娜;高巧燕;王明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特性询问表、生活事件量表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96名院前急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院前急救护士自评的心理问题与焦虑特性呈正相关;与急救工作时间、社会支持、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结论]对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予高度重视,针对有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促进急救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厉群;邓颖辉;蔡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宫腔镜检查是现代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正在逐步替代盲视的诊断性刮宫.由于人工流产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也可发生于子宫腔检查[1].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减轻不适、疼痛感.对部分异常子宫出血需行宫腔镜检查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燕羚;吕爱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更高境界的护理新模式.主要介绍了个性化护理模式的理论依据、特点、实施改革情况和效果,提出个性化护理模式是可行的、符合病人和社会需求的护理模式.
作者:赵惠霞;王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护理查房是检查护理质量以及进行护理教学的一种形式[1].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紧紧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我院护理部制定了查房制度,其中由病区护士长组织本病区护士就危重病例、特殊病例进行的个案查房或由科护士长召集所属护士长、护理骨干参加的个案查房分别每月1次和每季度1次.我科尝试了以护理程序为路径对肝移植病人开展个案查房,着重围绕病人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具体落实护理措施,使病人安全、平稳地渡过围手术期,同时也使护士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得到提高.通过个案查房,大家受益匪浅.现介绍如下.
作者:闻亚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胸科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36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手术切皮前及关胸时分别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术毕两组均采用芬太尼加氟哌利多镇痛配方行PCIA,镇痛期间定时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相似,VA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病人无不良反应.[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开胸病人PCIA期芬太尼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作者:杨丹娜;郑玩华;郭垂芸;丁叁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护理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高等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护理教育要抓住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契机,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旧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培养方法,从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入手,实现教育的全面创新,培养现代化护理人才.
作者:古宏文;尤黎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前,给伤病员输液分为输液袋吊挂输液和输液泵输液.前者需要借助于一定高度的吊物如输液架等,将输液袋吊挂在高于伤者机体处,这种输液方式通常限于医院或家庭,医疗输液范围受限.虽然也可以采用输液泵解决吊挂输液方式,但其体积与质量大,需要电源,价格昂贵,推广应用困难.以上两种输液方式均不能解决野外输液问题,特别不能解决野战条件下大批伤病员运送途中的输液问题.为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通过反复实践,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实用的输液袋加压装置,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并申请了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荣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