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君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更高境界的护理新模式.主要介绍了个性化护理模式的理论依据、特点、实施改革情况和效果,提出个性化护理模式是可行的、符合病人和社会需求的护理模式.
作者:赵惠霞;王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疗法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负面心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34例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相同治疗措施;另外,实验组用认知心理疗法对病人加强心理疏导,让病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结果]实验组抑郁程度较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大(P<0.05).[结论]运用认知心理疗法可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负面情绪,减轻抑郁程度,利于身心的康复.
作者:杜晓红;李小金;区兰爱;余小梅;潘雄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护士(生)主要依据入院护理病历(简称护理病历)的框架收集资料,同时书写护理病历是培养护生护理思维和评估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其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尚无普遍认可的、统一的护理病历模式,在成人护理教学中我院应用的是<健康评估>[1]和<护理学基础>[2]教材提供的病历格式.使用中发现其不够完善,不利于护理评估技能的培养.故对成人护理病历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田桂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对观察组实施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然后再测评SAS及SDS1次,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心理干预后,其SAS及SDS评分分别由36.82分±6.24分和41.16分±10.73分降为32.19分±5.72分和35.74分±9.16分(P<0.01);其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分别由36.0%和43.0%降为12.0%和21.0%(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干预可缓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作者:周荣;韩荣;闫香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胸科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36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手术切皮前及关胸时分别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术毕两组均采用芬太尼加氟哌利多镇痛配方行PCIA,镇痛期间定时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相似,VA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病人无不良反应.[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开胸病人PCIA期芬太尼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作者:杨丹娜;郑玩华;郭垂芸;丁叁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案例的精心选择和设计以及教师的认真准备,课前预习时运用案例设疑法,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课前导入法、案例直观展示法、案例分析归纳法、案例比较鉴别法和案例角色扮演法,课后巩固时运用案例作业法以及课后案例考核法.在胆石症讲授中设对照研究,实验组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为传统讲授法.在讲完课5 d后进行课堂练习,测验两组的有关胆石症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以75分~95分居多,不合格较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075,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优于传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有很多优势.
作者:赵静;葛柳燕;王春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前,给伤病员输液分为输液袋吊挂输液和输液泵输液.前者需要借助于一定高度的吊物如输液架等,将输液袋吊挂在高于伤者机体处,这种输液方式通常限于医院或家庭,医疗输液范围受限.虽然也可以采用输液泵解决吊挂输液方式,但其体积与质量大,需要电源,价格昂贵,推广应用困难.以上两种输液方式均不能解决野外输液问题,特别不能解决野战条件下大批伤病员运送途中的输液问题.为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通过反复实践,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实用的输液袋加压装置,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并申请了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荣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用于分装药品将装有输液器、输血器、一次性注射器等塑料包装袋,在使用时用剪刀沿着包装线平直剪开,将其中的用物取出后把塑料袋存放于抽屉备用.手术开始时,用两个包装袋分别置于治疗台的侧面,用胶布固定好,其中一个用来盛装手术过程中所用过的麻醉注射药品安瓿,另一个盛装手术中所需要的各种治疗药品注射安瓿.对使用后的药品安瓿进行区分保存,有利于术后麻醉药品的管理、清查和治疗药物的核对.
作者:王银莲;毛海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就诊情况及急救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急救部合理配置护士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制定工作量登记统计表,调查我院急救部在2003年6月-7月期间人力资源配置情况.问卷调查病人、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护理工作量等,分析急诊病人就诊人次分布、护理工作负荷和科室护士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结果]我院急诊工作特点以外科急症为主,占急诊总数55%;24 h急诊病人就诊高峰为上午和小夜班时间,护理工作负荷大,人员安排相对较少,中午、下午班就诊人数少,人员安排相对较多.[结论]急救部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进行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玲;李加宁;徐桂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而形成的局限性动脉异常扩张或膨出.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胸、腹主动脉和下肢主干动脉瘤较为常见.近年来,以动脉硬化为病因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逐年增加.传统的术式已不适应医学的发展,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基础上又发展了腔内隔绝术治疗AAA[1].我院2003年12月12日在几个科室共同协作下,成功抢救1例腹主动脉瘤夹层破裂出血的高危病人,完成河北省首例AAA的介入治疗(腔内隔绝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彩;缪洁;张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急诊科是接诊各类危重病人的前沿窗口.危重病人绝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内转运.有人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并发症,转运病人的死亡率比平常高9.6%[1].如何做好各种意识障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446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人在转运中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择88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组)与同期12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后心绞痛显著高于B组(P<0.05),但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心肌酶学显著低于B组(P<0.05),住院病死率低.[结论]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抗栓、康复训练及介入诊疗等治疗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夏文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清创术是防止因各种外伤导致伤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以往下肢外伤病人需把患肢外展到清创车上进行清创术,由于髋关节的过度外展,易造成不适,且大腿上段清创时易把水冲出车外而造成污染.为此,自行设计及制作了清创托盘,用于放置患肢行清创术,临床使用180例,效果满意,深受医护人员欢迎.
作者:杜转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临床工作中往往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而尿量的记录尤其重要.但是,常用的尿袋小容量为100mL,对于患儿来说,每次尿量较少,单凭眼睛估计难免会出现偏差.根据多次实践,研究出一种能精确记录尿量的装置.
作者:曹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从术后1个月起针对生活质量问题进行院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30例未采取院外护理干预.均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术后半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造口自理能力差、悲观与抑郁、影响日常生活、社会活动能力下降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院外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赖俊莉;李莉;赵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现状及对护理科研方面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6所地市级医院38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普遍有开展护理科研的愿望,对开办护理科研培训班的需求很高,而且低职称护理人员的愿望及需求表现更为强烈;职称越高者对科研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越多,而且高职称者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数量比低职称者明显增多(P<0.01);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主要是缺乏科研设计和选题的能力.[结论]应更新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知识结构,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改善护理科研基础条件,重视信息在科研中的作用,加强护理科研培训、指导和管理.
作者:王逸如;黄华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难折的安瓿,令人棘手.有的护士曾用手中的笔或者比笔更硬的物体,如启瓶器、剪刀等去敲安瓿的颈部,这样不仅会把整支的安瓿敲碎,浪费药物,而且也潜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如安瓿的碎渣会掉进瓶中污染药液,甚至会溅落到人的眼睛里.
作者:李艳花;王冬;马麟;荣军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队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参加军政素质训练的138名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前后比较.[结果]心理素质训练后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训练前,应对方式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训练前.[结论]对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能显著提高军队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应对方式,有利于军队聘用护士积极适应军队医院工作环境,确保军队医院各项任务的良好完成.
作者:任辉;冯正直;杨国愉;宫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减少病人医疗费用,减少或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将未经病人直接接触的膀胱冲洗用的三升输液袋(简称三升袋)灌入液体或气体,消毒后套上棉套,用于预防压疮.[结果]经过1 155例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三升袋的再利用,取材方便、经济、舒适、安全可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姚述兰;秦德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塑造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护理教育的根本任务.从1993年开始,河北省卫生厅每年抽调专家对全省各专业学校大中专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基础护理技能统考.这项工作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推动护理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5月,笔者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对河北省内8所大中专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本文就统考中反映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进一步改进护理教学提出粗浅见解.
作者:李凤苓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