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娅娅;李巧荣;王明松
头皮夹在脑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可有效防止头皮渗血,既提高了手术速度,又为术者提供了良好的术野.但头皮夹术后很难清洗,而且费时,易造成交叉感染.我科试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清洗效果良好,不仅节约了时间、人力,又避免了交叉感染.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可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用于分装药品将装有输液器、输血器、一次性注射器等塑料包装袋,在使用时用剪刀沿着包装线平直剪开,将其中的用物取出后把塑料袋存放于抽屉备用.手术开始时,用两个包装袋分别置于治疗台的侧面,用胶布固定好,其中一个用来盛装手术过程中所用过的麻醉注射药品安瓿,另一个盛装手术中所需要的各种治疗药品注射安瓿.对使用后的药品安瓿进行区分保存,有利于术后麻醉药品的管理、清查和治疗药物的核对.
作者:王银莲;毛海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护理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高等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护理教育要抓住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契机,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旧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培养方法,从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入手,实现教育的全面创新,培养现代化护理人才.
作者:古宏文;尤黎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透析病人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原因及不同透析方式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方法]将55例维持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高通量透析组和常规透析组,按医嘱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其他治疗相同,以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结果]经过1年观察,高通量透析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透析组.[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清除一些干扰红细胞生成与代谢相关的毒性物质,同时可以纠正贫血.
作者:刘玉;陈少秀;郑璇;刘雁凌;戢艳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疗法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负面心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34例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相同治疗措施;另外,实验组用认知心理疗法对病人加强心理疏导,让病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结果]实验组抑郁程度较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大(P<0.05).[结论]运用认知心理疗法可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负面情绪,减轻抑郁程度,利于身心的康复.
作者:杜晓红;李小金;区兰爱;余小梅;潘雄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而形成的局限性动脉异常扩张或膨出.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胸、腹主动脉和下肢主干动脉瘤较为常见.近年来,以动脉硬化为病因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逐年增加.传统的术式已不适应医学的发展,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基础上又发展了腔内隔绝术治疗AAA[1].我院2003年12月12日在几个科室共同协作下,成功抢救1例腹主动脉瘤夹层破裂出血的高危病人,完成河北省首例AAA的介入治疗(腔内隔绝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彩;缪洁;张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对观察组实施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然后再测评SAS及SDS1次,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心理干预后,其SAS及SDS评分分别由36.82分±6.24分和41.16分±10.73分降为32.19分±5.72分和35.74分±9.16分(P<0.01);其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分别由36.0%和43.0%降为12.0%和21.0%(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干预可缓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作者:周荣;韩荣;闫香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择88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组)与同期12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后心绞痛显著高于B组(P<0.05),但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心肌酶学显著低于B组(P<0.05),住院病死率低.[结论]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抗栓、康复训练及介入诊疗等治疗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夏文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每次听音乐30 min,对照组每次静卧30min.两组听音乐或静卧前后各测量心率、血压和心电图1次,每天1次,共14 d,比较干预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收缩压下降、心率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收缩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血压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范臻;蒋雪妹;王一尘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护理员和护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各级医院科学管理护理员和护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50所医院护理员、护工工作范围和所管辖的部门.[结果]医院的护理员、护工工作范围不清楚、所管辖的部门不统一.[结论]卫生管理部门须加强对护理员、护工管理工作的监督,规范其管理部门.
作者:吴欣娟;马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塑造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护理教育的根本任务.从1993年开始,河北省卫生厅每年抽调专家对全省各专业学校大中专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基础护理技能统考.这项工作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推动护理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5月,笔者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对河北省内8所大中专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本文就统考中反映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进一步改进护理教学提出粗浅见解.
作者:李凤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属于二级设计方案[1],论证强度仅次于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多用于病因研究分析,也常用于疗效和疾病预后的研究.临床护理科研可采用队列研究的课题广泛,但实际应用不甚普遍,基层医院临床护理的队列研究课题尤为少见.本文试图剖析一项临床护理科研项目,以引起同行重视,为开展临床护理科研提供借鉴.
作者:徐翠红;程晓媚;韩蔚;周美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在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员是提高护理质量基本和首要的条件.我院自建院以来从未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过系统地分析,故在微观调控和宏观管理上常处于一种盲目无助状态.为此,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我院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力求通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医院护理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管理当中的薄弱点及今后改进的思路和努力的方向,为我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逐步走上科学、合理之路奠定基础.
作者:王梅新;李英;王一;张新荣;姜小明;高磊;王岩;徐秦;蒋金兰;徐志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使用利索灌肠液和传统的搪瓷筒灌肠均有缺点,利索灌肠液量少(110 mL),而且每次不能全部注入直肠内.传统的搪瓷筒灌肠法不易观察药液的灌注情况及速度,如需调节速度,只有靠护理人员用手抬高或放低灌肠筒来实现,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也大.灌肠筒和灌肠管不是一次性使用,如果消毒不严格,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针对上述缺点,我们设计了一次性灌肠器,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丽华;丛月英;刘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宫腔镜检查是现代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正在逐步替代盲视的诊断性刮宫.由于人工流产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也可发生于子宫腔检查[1].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减轻不适、疼痛感.对部分异常子宫出血需行宫腔镜检查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燕羚;吕爱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外科重症监护病室(SICU)腹部手术后及重症病人腹腔压力变化,了解影响腹腔压力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及肾脏功能等方面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外科腹部手术后或腹部急性病变转入SICU病人35例,依据经尿道膀胱内压(UBP)测量值分为两组,UBP≥2.45kPa为腹内高压组,UBP<2.45kPa为对照组.两组均监测中心静脉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腹内高压组中心静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尿素氮变化与UBP改变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平均动脉压与UBP呈负相关,与尿量改变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UBP改变与血流动力学、呼吸及肾功能指标有相关性.对具有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危重病人应常规监测腹内压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钱淑清;何茵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材料与制作准备一密闭容器,成熟杨梅250 g~500 g,食用白酒适量.新鲜果实采摘后用酒浸泡,以完全浸没为宜,浸泡1个月后酒色变红即可食用,存放时间长者尤佳.
作者:张秀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一般肢体手术消毒范围为切口上下20 cm,而膝关节镜手术消毒范围要从足趾到膝以上20 cm,消毒范围广,消毒时间长.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的架脚消毒架(简称脚架),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汝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哮喘的现代治疗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其主要机制是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2].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局部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具有使用方便、方法易掌握、经济实惠和剂量准确的优点,目前根据国外研究表明,哮喘病人用药依从性水平多为40%~50%[3].现对8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应用激素吸入剂的状况进行调查,为更好地管理哮喘病人提供依据.
作者:顾菁华;刘岚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一次性输血器用于血液制品的输注中,它可以有效地滤除血液制品当中的微聚物等,使输注过程更为安全.我科自2000年以来,将一次性输血器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在骨髓的过滤、骨髓的输注过程中均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并对使用和未使用输血器两组的造血重建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张宝荣;徐敬;张娜娜;贺景娟;万岁桂;苏力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