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审视医学模式的发展拓展现代护理服务内涵

周卫;祁俊菊

关键词:医学模式, 护理模式, 健康教育, 人文关怀, 循证护理
摘要:介绍了医学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现代护理模式与医学模式的关系.认为应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循证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服务重点,更好地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90例,其中100例由120急救车接回并经过院前救护处理(简称救护组);另90例由家人直接送入医院急救(简称对照组).[结果]救护组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救护人员的应急反应水准在院前救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鹏妹;廖绿梅;蔡芬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合同护士管理问题与对策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床位比例的增长,许多部队医院开始陆续聘用合同护士作为护理人员的补充力量,缓解人力短缺,减轻临床护理压力,保证护理工作良性运转.但如何加强合同护士管理,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将我院合同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郝爱华;宋丽萍;仲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应用凯时预防慢性重症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肝肾综合征是指严重肝脏疾病且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情况下,短时间内发展成功能性肾衰竭.慢性重症肝炎极易发生多项并发症,肝肾综合征是其中之一.一旦发展为肝肾综合征,治疗护理难度很大,病死率高.因此在改善肝功能的同时,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尤为重要.近4年来,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慢性重症肝炎预防并发肝肾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巧娟;程菊湘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东莨菪碱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婴幼儿哮喘25例

    我科2003年6月-2004年6月用东莨碱和特布他林(博利康尼)联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25例,疗效较好.

    作者:付杰瑜;于红燕;赵立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输入液体直接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的逐渐普及,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同时避免了因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2],静脉留置针输液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在临床工作中,凡需连续输液数天,或静脉穿刺困难、病情危重、不合作等病人,为避免反复穿刺,延长保留时间,均可使用静脉留置针.

    作者:董红岩;崔小雷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误差因素的分析及控制

    目前临床生化血液标本多由护理人员采集、取送,环节多,时间长.加之部分护理人员对标本误差因素的认识不足,使被检标本在取送及保存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对实验结果潜在的影响.现将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及采血质量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素平;张玉香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改良负压引流瓶用于术后渗液引流

    持续负压吸引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后病人.术区放置引流管,通过持续吸引,吸出皮下积液、积血,防止术后感染及血肿形成.一般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因负压小很难达到所需的负压,容易造成积液、积血,引流不彻底,影响愈合.笔者自制负压吸引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好.

    作者:潘曰梅;穆秀丽;徐洪岚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新生儿抚触在采集足跟血中的作用

    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每个新生儿母乳喂养72 h后从足跟采血,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1],标本要求采集两个直径大于8 mm浸透滤纸正反两面的血滴,且要求新生儿要喂足6次饱奶后采血[2].由于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四肢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因此,从足跟采血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采血足量是化验准确的前提.

    作者:沈含蜜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日益成熟,鼻内镜应用范围拓展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推动了学科整体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奥地利学者Messerklinger创立了内镜鼻窦手术,并提出了窦口鼻道复合体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奠定了功能性内镜鼻窦外科的理论基础[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功能性内镜鼻窦外科(FESS)由于其损伤小,恢复理想,成为目前治疗鼻息肉和鼻窦炎的一种新手段.先进的技术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科共行147例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均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永昌;张春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关于高等护理人才培养的探讨

    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龄人口不断增加,疾病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医疗的高技术化和专业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均需要优秀的护理人才.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必须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1].

    作者:左彭湘;张国琴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Z-Plate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胸腰椎前路Z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是目前坚固的内固定系统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应用Z-Plate内固定系统行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1].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前路手术减压,矫正脊柱畸形,应用结构性植骨,结合Z-Plate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方式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2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芳;周健;王冬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创建学习型医院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医院,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医院改造成学习型医院[1].学习型医院有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有高度开放,向内向外机构吸取新知识、新技术、学习速度超过变化速度、再造生机的能力.培植学习型医院是医院顺应时代变革潮流,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之举.在这时代变革时期,如何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作者:黄正新;李文珍;吴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浸浴疗法治疗烧伤病人的护理

    浸浴疗法又称水疗,是将病人身体的全部或部分浸于温水或药液中一定时间,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112例烧伤病人采用浸浴疗法.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庆;郑艳;李文利;罗志仙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鼻再造病人的护理

    鼻为面部较为突出的器官,易受外伤而致缺损,严重影响面部美观.临床上多采用额部预扩张动脉岛状皮瓣行鼻再造.预扩张动脉岛状皮瓣(pre-expanded arterial island flaps,PEAIF)是在设计岛状皮瓣的基础上,结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传统皮瓣相比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供区缺损可以在无张力下缝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的缺损及继发畸形,不受长宽比例限制等优点[1].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指屈肌腱修复后手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手指屈肌腱修复后,往往因制动或延迟活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影响肌腱的正常滑动和手功能的恢复,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术后早期进行手功能康复护理,能减轻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提高手指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从2002年11月-2004年10月,在28例手指屈肌腱修复病人中,进行早期手功能康复护理,并与30例采取传统的早期制动,3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病人比较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海清;王玉英;武建康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人文关怀理念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很多学者认为乳腺癌是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在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中起作用,在治疗恢复的过程中也极大地影响着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陈小玉;王菊吾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导乐陪伴对分娩的影响

    导乐陪伴分娩是产科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指由一名有爱心有生育经历的女性,在整个产程中对产妇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与护理.为了降低产妇分娩并发症、提高婴儿健康,我院于1999年1月开始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现介绍如下.

    作者:吉艳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利用上衣袖管加强脑卒中病人的手部约束

    脑卒中病人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常需留置导尿[1](临床多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但导尿管对尿道口的刺激及对尿道黏膜的压迫易引起病人不适,致使许多病人在意识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下自行拔出导尿管,造成尿道黏膜的撕裂性损伤,引起血尿、尿路感染等.二次插管又增加了尿道损伤、感染的几率,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

    作者:林林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经皮穿刺插管体外循环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插管快速建立急诊体外循环(ECPB)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的方法、疗效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心脏停搏病人,常规复苏8min无效,建立经皮穿刺急诊体外循环,对心肺脑复苏疗效进行观察和护理配合.[结果]6例CFCR病人在(12±2)min建立了ECPB,3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指有QRS心电波形,触及大动脉搏动,持续1 h以上).[结论]对CPCR病人采取经皮穿刺周围大血管插管,快速建立急诊体外循环,加强监护和配合,使CPCR的ROSC显著提高.

    作者:金素萍;李海林;谢银燕;王铁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介绍了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了气管切开的适应证,气道湿化的护理管理,吸氧、排痰的护理管理,气囊的护理管理,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作者:胡艳宁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