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赵永昌;张春明

关键词:功能性, 内镜鼻窦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鼻窦外科, 窦口鼻道复合体, 慢性鼻窦炎, 应用范围, 头颈外科, 内镜手术, 临床研究, 基础医学, 护理体会, 耳鼻咽喉, 鼻息肉, 鼻内镜, 奥地利, 治疗, 学者, 学科, 损伤
摘要: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日益成熟,鼻内镜应用范围拓展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推动了学科整体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奥地利学者Messerklinger创立了内镜鼻窦手术,并提出了窦口鼻道复合体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奠定了功能性内镜鼻窦外科的理论基础[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功能性内镜鼻窦外科(FESS)由于其损伤小,恢复理想,成为目前治疗鼻息肉和鼻窦炎的一种新手段.先进的技术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科共行147例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均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额眶部带状疱疹伴眼部损害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额眶部带状疱疹伴眼部损害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额眶部带状疱疹伴眼部损害病人的护理.[结果]28例病人皮肤病变均治愈,额眶部无并发症,23例痊愈,3例病人视力降低,1例病人上睑下垂.[结论]加强局部皮肤损伤处外用药物的使用,耐心细致的眼部护理,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该病的治愈极为重要.

    作者:蓝琼好;刘向阳;李宝娣;慕容列;李敏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莫匹罗星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放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病人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Ⅲ度放射性皮炎包括湿性脱皮及溃疡,临床习惯称为湿性皮炎[1].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延长愈合时间,延误治疗,增加病人的痛苦.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易孚及莫匹罗星联合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关于高等护理人才培养的探讨

    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龄人口不断增加,疾病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医疗的高技术化和专业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均需要优秀的护理人才.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必须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1].

    作者:左彭湘;张国琴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高龄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分析

    妊娠分娩是妇女的自然生理过程,分娩往往给孕妇带来极大的应激反应.尤其是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变化更加复杂.以焦虑、恐惧、抑郁为常见,年龄越大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妇产科工作人员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更要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他不良因素对妊娠分娩的影响.为此我们对2002年1月--2004年3月分娩的高龄初产妇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黑天梅;宋秀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慢传输性便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慢传输性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3年来手术治疗的46例STC病例特点、围术期护理、手术效果.[结果]STC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4.8 d~7.4 d 1次,90.9%的病人靠服用泻剂排便.本组病人结肠传输均明显减慢,72.7%的病人伴有直肠内脱垂.大多数病人结肠存在肌间神经变性和黏膜炎症(77.3%、75.0%),44.7%病人的结肠发生肌萎缩.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83.3%病人在术后半年大便次数正常.[结论]全结肠切除术是治疗STC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围术期护理对病人的手术效果和机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庆华;刘化侠;周希环;栾顺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外伤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病人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方法]早期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指导病人进行言语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训练,病人言语功能与肢体功能恢复同步进行,不仅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且有利于整体康复.[结论]脑外伤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整体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敏慧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综合防治盖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防治盖诺静脉给药引起的静脉炎,保证病人顺利完成化疗计划,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①用冰敷加正红花油局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的静脉炎,与用硫酸镁湿敷组进行比较;②用0.5%氯己定酊湿敷治疗Ⅰ度、Ⅱ度静脉炎与硫酸镁湿敷组进行比较;③用见林喷雾剂外喷加MTC微波照射治疗Ⅲ度、Ⅳ度静脉炎,与常规换药比较.[结果]静脉使用盖诺化疗时进行冰敷,用药后予正红花油湿敷对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效果显著(P<0.01);0.5%氯己定酊湿敷治疗盖诺所致的Ⅰ度、Ⅱ度静脉炎效果与硫酸镁湿敷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林外喷加MTC微波照射对治疗盖诺所致的Ⅲ度、Ⅳ度静脉炎较常规换药效果较好.[结论]采取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盖诺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作者:谢萍;孙玉姣;张桂香;姚秀琴;孔庆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应用凯时预防慢性重症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肝肾综合征是指严重肝脏疾病且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情况下,短时间内发展成功能性肾衰竭.慢性重症肝炎极易发生多项并发症,肝肾综合征是其中之一.一旦发展为肝肾综合征,治疗护理难度很大,病死率高.因此在改善肝功能的同时,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尤为重要.近4年来,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慢性重症肝炎预防并发肝肾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巧娟;程菊湘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危重病人连续性血液净化合并低温的预防及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在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普遍地得到应用,其临床疗效日益得到肯定[1].CBP安全易行,但由于它是侵入性治疗,体外循环不可避免地有低温等并发症的出现.本文针对CBP过程中致低温的原因进行预防及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慧;郑红梅;邓兴瑞;徐军;王惠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预测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老年人多发的内科急症,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我们使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法对96例老年AMI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及使用价值.

    作者:王金美;张瑾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外科护理学不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对照分析

    通过对我院临床医学系1999级、2000级400名本科护生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对照分析,探讨适合于我院特点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素琴;张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新生儿抚触在采集足跟血中的作用

    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每个新生儿母乳喂养72 h后从足跟采血,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1],标本要求采集两个直径大于8 mm浸透滤纸正反两面的血滴,且要求新生儿要喂足6次饱奶后采血[2].由于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四肢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因此,从足跟采血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采血足量是化验准确的前提.

    作者:沈含蜜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毒鼠强中毒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毒鼠强是国家严禁使用的一种灭鼠药,对人畜有剧毒,但近年来仍有毒鼠强在市场上销售,时有人员中毒.我院于1 998年-2003年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24例.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兰美娟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日益成熟,鼻内镜应用范围拓展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推动了学科整体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奥地利学者Messerklinger创立了内镜鼻窦手术,并提出了窦口鼻道复合体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奠定了功能性内镜鼻窦外科的理论基础[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功能性内镜鼻窦外科(FESS)由于其损伤小,恢复理想,成为目前治疗鼻息肉和鼻窦炎的一种新手段.先进的技术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科共行147例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均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永昌;张春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溃疡油治疗下肢郁积性溃疡

    下肢郁积性溃疡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引起局部血液回流障碍、组织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而引起局部皮肤破溃甚至感染形成溃疡[1].常规的外科清洁换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自制的溃疡油进行换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护士长心理压力调查

    [目的]调查护士长焦虑、抑郁的程度和由此导致的心理压力及其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集中问卷方式对43名在职护士长的焦虑、抑郁症状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焦虑总分平均44.2分,远远高于常模上限;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平均为0.51,属轻度抑郁水平.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为经济报酬不合理、护理纠纷增加、后勤支持系统援助不足、社会地位低、个人发展空间小等.[结论]必须高度重视护士长群体的身心状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缓解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作者:隋树杰;邹红;朱雪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审视医学模式的发展拓展现代护理服务内涵

    介绍了医学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现代护理模式与医学模式的关系.认为应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循证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服务重点,更好地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

    作者:周卫;祁俊菊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胃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3例初次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认知调节、情绪调节、行为调节等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生理指标均较基础水平升高,但干预组生理指标增加的程度及痛苦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插镜时间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胃镜检查病人的痛苦并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罗金凤;任小宝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指屈肌腱修复后手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手指屈肌腱修复后,往往因制动或延迟活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影响肌腱的正常滑动和手功能的恢复,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术后早期进行手功能康复护理,能减轻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提高手指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从2002年11月-2004年10月,在28例手指屈肌腱修复病人中,进行早期手功能康复护理,并与30例采取传统的早期制动,3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病人比较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海清;王玉英;武建康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手术器械浸泡消毒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式医疗设备、器械应用于临床,对消毒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临床有大部分精密器械需浸泡消毒,由于其结构、形状各异,因此占用了较大空间,浪费了较多消毒液,这种大型消毒容器不易移动,不便携带,金属容器壁还易损伤器械.为此,护理人员于2002年研制了一种手术器械浸泡消毒装置,经临床使用3年,效果良好.

    作者:张亚仙;赵慧芳;王江滨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