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红岩;崔小雷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90例,其中100例由120急救车接回并经过院前救护处理(简称救护组);另90例由家人直接送入医院急救(简称对照组).[结果]救护组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救护人员的应急反应水准在院前救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鹏妹;廖绿梅;蔡芬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全喉切除术是喉癌晚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喉癌病人30例,其中全喉切除术18例.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疾病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蕊;王国琪;王利利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32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的人员参加过抗肿瘤药物使用和防护方法培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防护知识的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自身防护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触频次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自身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配药时戴手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教会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建立抗肿瘤药物防护制度,并定期督促检查落实.
作者:江会;李武平;付菊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持续负压吸引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后病人.术区放置引流管,通过持续吸引,吸出皮下积液、积血,防止术后感染及血肿形成.一般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因负压小很难达到所需的负压,容易造成积液、积血,引流不彻底,影响愈合.笔者自制负压吸引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好.
作者:潘曰梅;穆秀丽;徐洪岚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防治盖诺静脉给药引起的静脉炎,保证病人顺利完成化疗计划,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①用冰敷加正红花油局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的静脉炎,与用硫酸镁湿敷组进行比较;②用0.5%氯己定酊湿敷治疗Ⅰ度、Ⅱ度静脉炎与硫酸镁湿敷组进行比较;③用见林喷雾剂外喷加MTC微波照射治疗Ⅲ度、Ⅳ度静脉炎,与常规换药比较.[结果]静脉使用盖诺化疗时进行冰敷,用药后予正红花油湿敷对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效果显著(P<0.01);0.5%氯己定酊湿敷治疗盖诺所致的Ⅰ度、Ⅱ度静脉炎效果与硫酸镁湿敷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林外喷加MTC微波照射对治疗盖诺所致的Ⅲ度、Ⅳ度静脉炎较常规换药效果较好.[结论]采取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盖诺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作者:谢萍;孙玉姣;张桂香;姚秀琴;孔庆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每个新生儿母乳喂养72 h后从足跟采血,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1],标本要求采集两个直径大于8 mm浸透滤纸正反两面的血滴,且要求新生儿要喂足6次饱奶后采血[2].由于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四肢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因此,从足跟采血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采血足量是化验准确的前提.
作者:沈含蜜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一般的门诊服务,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及预约门诊.研究组除给予一般.的门诊服务方式外,进行家庭护理干预,采取面谈、电话等形式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8周后按我国现行4级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8周时,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是药物治疗手段以外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对病儿及家属尤为重要.
作者:田素英;李绍敏;谢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高血压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护理人员采用荠菜代茶饮治疗高血压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玲;许永喜;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放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病人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Ⅲ度放射性皮炎包括湿性脱皮及溃疡,临床习惯称为湿性皮炎[1].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延长愈合时间,延误治疗,增加病人的痛苦.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易孚及莫匹罗星联合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吸吮、吞咽能力低下的早产儿及因各种疾病不能进食的新生儿,为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增强抗病能力,常需留置胃管.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采用咽饲法[1]和常规的鼻饲法进行比较,结果咽饲法效果更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谢功琼;姚荣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脊柱、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病,井下工伤、交通事故与高空作业中多见,严重的高位脊髓损伤病死率极高,后期的截瘫治愈率低.因此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治及护理极为重要,特别是部分病人可能并无脊髓损伤,在转送和急诊检查过程中由于搬运或护理操作不当并发脊髓损伤和死亡也时有发生,故应特别引起重视.
作者:师玉青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范围.2004年我们对30例高脂血症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巧英;钱艳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科2003年6月-2004年6月用东莨碱和特布他林(博利康尼)联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25例,疗效较好.
作者:付杰瑜;于红燕;赵立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式医疗设备、器械应用于临床,对消毒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临床有大部分精密器械需浸泡消毒,由于其结构、形状各异,因此占用了较大空间,浪费了较多消毒液,这种大型消毒容器不易移动,不便携带,金属容器壁还易损伤器械.为此,护理人员于2002年研制了一种手术器械浸泡消毒装置,经临床使用3年,效果良好.
作者:张亚仙;赵慧芳;王江滨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病,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及在各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我院采用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该病,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宪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留置导尿是神经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解除尿潴留,促使昏迷、尿失禁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诊断、治疗急危重症病人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硅胶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无需胶布固定、内固定稳妥、不易滑出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继红;张旭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静脉留置针的逐渐普及,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同时避免了因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2],静脉留置针输液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在临床工作中,凡需连续输液数天,或静脉穿刺困难、病情危重、不合作等病人,为避免反复穿刺,延长保留时间,均可使用静脉留置针.
作者:董红岩;崔小雷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脑卒中病人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常需留置导尿[1](临床多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但导尿管对尿道口的刺激及对尿道黏膜的压迫易引起病人不适,致使许多病人在意识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下自行拔出导尿管,造成尿道黏膜的撕裂性损伤,引起血尿、尿路感染等.二次插管又增加了尿道损伤、感染的几率,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
作者:林林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对象已由个人扩展到个人、家庭和社区.在危重病人护理中,往往忽视与病人家属的交流,更无暇顾及对家属焦虑心情的反馈.家属是病人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者,家属过度的焦虑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病人的情绪,以及病人的救治和康复[1].在普外科绝大多数病人家属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如何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成为病人坚强的支持者,这对病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梁秀丽;许卫英;郑丽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毒鼠强是国家严禁使用的一种灭鼠药,对人畜有剧毒,但近年来仍有毒鼠强在市场上销售,时有人员中毒.我院于1 998年-2003年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24例.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兰美娟 刊期: 200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