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误差因素的分析及控制

杨素平;张玉香

关键词: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 误差因素, 护理人员, 质量控制方法, 血液生化, 临床生化, 检验质量, 实验, 采血, 采集, 保存
摘要:目前临床生化血液标本多由护理人员采集、取送,环节多,时间长.加之部分护理人员对标本误差因素的认识不足,使被检标本在取送及保存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对实验结果潜在的影响.现将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及采血质量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介绍了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了气管切开的适应证,气道湿化的护理管理,吸氧、排痰的护理管理,气囊的护理管理,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作者:胡艳宁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指屈肌腱修复后手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手指屈肌腱修复后,往往因制动或延迟活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影响肌腱的正常滑动和手功能的恢复,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术后早期进行手功能康复护理,能减轻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提高手指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从2002年11月-2004年10月,在28例手指屈肌腱修复病人中,进行早期手功能康复护理,并与30例采取传统的早期制动,3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病人比较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海清;王玉英;武建康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脊柱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病,井下工伤、交通事故与高空作业中多见,严重的高位脊髓损伤病死率极高,后期的截瘫治愈率低.因此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治及护理极为重要,特别是部分病人可能并无脊髓损伤,在转送和急诊检查过程中由于搬运或护理操作不当并发脊髓损伤和死亡也时有发生,故应特别引起重视.

    作者:师玉青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全喉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全喉切除术是喉癌晚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喉癌病人30例,其中全喉切除术18例.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疾病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蕊;王国琪;王利利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溃疡油治疗下肢郁积性溃疡

    下肢郁积性溃疡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引起局部血液回流障碍、组织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而引起局部皮肤破溃甚至感染形成溃疡[1].常规的外科清洁换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自制的溃疡油进行换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全胃肠灌洗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胃肠灌洗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人,术前肠道准备采用全胃肠道灌洗法.[结果]全部病人术后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胃肠道灌洗是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赵志芳;黄丹文;陈小萍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病友娱乐室对肿瘤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生命质量是指个体对其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1].生命质量是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理念的形成,肿瘤病人的生命质量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在提高病人存活率的同时,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其生命质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

    作者:王章安;韦艳华;黄宝芹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高原地区小儿肺炎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地处海拔2 808 m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压低,含氧量只是平原地区的74%[1],气候寒冷多变、干燥,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因此小儿肺炎发病率较平原地区明显增高,约占全年住院总数的42.7%[2],现就小儿肺炎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徐锦艳;孙晶;张咏梅;黄丽;乔艳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误差因素的分析及控制

    目前临床生化血液标本多由护理人员采集、取送,环节多,时间长.加之部分护理人员对标本误差因素的认识不足,使被检标本在取送及保存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对实验结果潜在的影响.现将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及采血质量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素平;张玉香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技术操作,是完成各项治疗、抢救、诊断的前提,成功的静脉穿刺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岳纪仙;梁春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外伤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病人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方法]早期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指导病人进行言语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训练,病人言语功能与肢体功能恢复同步进行,不仅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且有利于整体康复.[结论]脑外伤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整体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敏慧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胃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3例初次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认知调节、情绪调节、行为调节等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生理指标均较基础水平升高,但干预组生理指标增加的程度及痛苦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插镜时间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胃镜检查病人的痛苦并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罗金凤;任小宝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32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的人员参加过抗肿瘤药物使用和防护方法培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防护知识的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自身防护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触频次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自身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配药时戴手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教会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建立抗肿瘤药物防护制度,并定期督促检查落实.

    作者:江会;李武平;付菊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尿管外固定对神经科危重病人留置导尿的影响

    留置导尿是神经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解除尿潴留,促使昏迷、尿失禁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诊断、治疗急危重症病人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硅胶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无需胶布固定、内固定稳妥、不易滑出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继红;张旭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莫匹罗星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放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病人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Ⅲ度放射性皮炎包括湿性脱皮及溃疡,临床习惯称为湿性皮炎[1].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延长愈合时间,延误治疗,增加病人的痛苦.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易孚及莫匹罗星联合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计划分娩产妇的临床观察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计划分娩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将200例临近预产期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计划分娩,即生产当天06:00空腹给予蓖麻油炒蛋,14:00给予阴道米索50μg上药,观察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对照组常规分娩.[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产程平均缩短2 h,顺产率提高15%.[结论]计划分娩能有效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菲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鼻再造病人的护理

    鼻为面部较为突出的器官,易受外伤而致缺损,严重影响面部美观.临床上多采用额部预扩张动脉岛状皮瓣行鼻再造.预扩张动脉岛状皮瓣(pre-expanded arterial island flaps,PEAIF)是在设计岛状皮瓣的基础上,结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传统皮瓣相比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供区缺损可以在无张力下缝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的缺损及继发畸形,不受长宽比例限制等优点[1].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审视医学模式的发展拓展现代护理服务内涵

    介绍了医学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现代护理模式与医学模式的关系.认为应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循证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服务重点,更好地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

    作者:周卫;祁俊菊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Z-Plate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胸腰椎前路Z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是目前坚固的内固定系统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应用Z-Plate内固定系统行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1].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前路手术减压,矫正脊柱畸形,应用结构性植骨,结合Z-Plate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方式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2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芳;周健;王冬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普外科危重病人家属焦虑的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对象已由个人扩展到个人、家庭和社区.在危重病人护理中,往往忽视与病人家属的交流,更无暇顾及对家属焦虑心情的反馈.家属是病人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者,家属过度的焦虑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病人的情绪,以及病人的救治和康复[1].在普外科绝大多数病人家属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如何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成为病人坚强的支持者,这对病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梁秀丽;许卫英;郑丽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