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输液科调整工作报酬分配方法的探讨

黄丽君;张潭月

关键词:门诊输液, 工作报酬, 护士, 工作量, 工作积极性, 资源有限, 质量要求, 输液病人, 能力系数, 基层医院, 分配方法, 调整分配, 潜能, 服务, 床位
摘要:我院是一所具有500多张床位的综合性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科输液病人多,服务质量要求高,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力资源有限.本着充分挖掘每位护士的工作潜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的原则,探索出一种调整分配、综合能力系数及工作量因素的分配方法,实施1 a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喉良性病变手术前后嗓音变化及护理

    自20世纪40年代末Potter发明了第一台声谱仪后,噪音的频谱分析发展很快.与电子计算机分析相结合,使其对嗓音的客观检测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早期嘶哑在人耳尚未分辨出来之前有些即能表现出声谱图的异常.声谱图不仅可显示嗓音病变程度,还可评估喉部手术的声学效果,对临床诊断和愈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音声障碍中,以声带良性病变(声带息肉、任克氏层水肿、声带小结、声带囊肿、慢性喉炎)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病变局限于任克氏层.因其干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故对治疗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在任克氏浅层进行,并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以尽量保持正常振动模式的完整及功能,防止瘢痕形成及嗓音进一步恶化,为了提高喉良性病变术后病人的治愈率,我科于1999年2月-2000年10月对收治的喉良性病变病人361例进行了手术前后嗓音测试,结果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灌肠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介绍了传统灌肠器、改良灌肠器、一次性灌肠器的优缺点,并建议研制一种安全、无创、易行、经济的灌肠器.

    作者:谭柳纯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试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探讨重症残疾儿的护理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笔者首次将其运用于重症残疾儿的护理中,充实了重残儿的护理,并深刻认识到为患儿提供适合身心需求的完善护理的重要意义.

    作者:赵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生脉预防老年人围手术期急性心脏事件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输入生脉注射液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脏事件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老年非心脏手术病人62例,治疗组(30例)手术后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32例)仅输注生理盐水及5%葡萄糖,观察围手术期内心电图、心率、心律、血压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术后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观察和护理方法是老年围手术期后应用生脉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脏事件的有力保障.

    作者:王晓媛;王晓燕;黄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泛影葡胺加温后注射降低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泛影葡胺是一种水溶性、高渗离子型含碘造影剂,为广大基层医院CT增强扫描时普遍使用.由于增强扫描所用碘剂量大,注射速度快,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时有发生[1].为预防毒副反应的发生,临床采用一系列措施,如重视造影前检查、严格做过敏试验、术前给皮质激素或抗组织胺药等[2].现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于2002年11月-2003年5月采用泛影葡胺加温后注射给药,明显地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结果如下.

    作者:闵凡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与气道阻塞和呼吸控制功能异常有关[1].临床表现为病人的睡眠连续性遭到破坏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过度困倦、夜间睡眠频繁中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及性格改变等,对病人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造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睡眠时有发生窒息的可能而危及生命.为进一步了解这些病人的呼吸功能情况,我院呼吸科自2001年开始对睡眠呼吸障碍病人进行夜间全程监测,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护理对策,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熟睡时窒息的发生.

    作者:刘慧凤;蔡伟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浅议护生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素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作者:舒剑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产后忧郁和抑郁症的发生和预防

    阐述了产后忧郁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关系,介绍了引起产后忧郁和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作者:蔡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降压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人常用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干部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955例60岁以上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降压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头痛和/或头晕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以硝苯地平(5.8%)和吲哒帕胺(5.8%)为高;吲哒帕胺组低血钾发生率7.8%;硝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下肢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2.5%、9.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组干咳发生率9.7%~17.8%;受体阻滞剂组体住性低血压发生率6.5%.[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不同的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各异,护理时应加以重视.

    作者:任素琴;国希云;张晓霞;周美玲;吴青;孟庆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武警部队医院医护人员复合性损伤知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医院医护人员对复合性损伤知识掌握程度.[方法]根据战伤救治标准、<护理操作常规>、<军事医学>教材,自行设计复合伤相关知识问卷,对武警部队医院205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部队医院医护人员掌握复合伤知识总均分偏低,在复合伤知识掌握上医生好于护士;军队护士好于地方合同制护士;机动师医院好于总队医院.[结论]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复合伤知识欠缺.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护理人员复合伤知识的学习.

    作者:冯晓莉;李艳菊;杨茜;王心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

    护理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等,由于各专科记录内容的不同,故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此没有一个特别的规定.我科于2002年9月正式在呼吸监护病房开始进行护理记录.但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意识不强,不能做到及时记录;护士记录的水平有限,不能反映出专科护理的特点;语言不严谨,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护理记录单内容不能满足专科的需要[1].为此,于2002年10月开始设计并使用机械通气病人专用护理记录单,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红芳;耿丽华;白金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干扰素和苦参素联合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大剂量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同时也有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甚至影响到长期使用.而苦参素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并有一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现将二药合用,以达到协同增效、弥补不足的目的.

    作者:田秋兰;郭萍;高风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阐述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及临床诊断依据,重点综述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作者:孙玉红;宋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例双耳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护理

    电子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方法.电子耳蜗系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助听装置,其一部分经手术植入耳蜗内,其余部分则如助听器戴在体外,电子耳蜗将编码的电信号越过受损或丧失的耳蜗毛细胞,通过植入的电极直接刺激残存的听神经元而恢复听觉[1].双侧电子耳蜗植入后,将给病人带来全新的立体声语言世界,病人可真切地感受到环境声及言语声,提高语言交流能力,适应正常的社会交往.我科于2002年9月成功施行了国内首例小儿双侧电子耳蜗植入术,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韩芬;胡运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引流袋固定调节器的设计与使用

    一次性引流袋由于其使用方便,现已基本上取代了原有的引流瓶.但在使用过程中,其固定方法一直没有一个好办法,致使护理人员常常使用胶布将其粘贴于床沿,每日更换引流袋时其胶布也必须更换,且引流液多时,胶布常因负荷过重而显黏度不够,有时导致引流袋突然坠下,引起病人不适或引流管脱落;脑室引流时,引流管需高出穿刺点15 cm~20cm,固定更不方便.为此,设计了一次性引流袋固定调节器,经临床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兰;张艳;郑蕾;朱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影响护士与产妇沟通的因素分析

    沟通不但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去影响病人,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18 a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一个成功的助产士必须与产妇及其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将科学的信息传递给产妇,其意义在于能及时发现难产倾向,增加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疼痛感,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但从目前的状况看,有效的沟通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作者:周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护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

    护理学系是我院的重点专业.多年来,护理学系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特色已形成,实现了院特色专业、省重点学科和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的三次跨越,2003年申办涉外护理专业又获成功.目前办学层次包括专科、专升本、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除普通护理专业外,获准于2004年招收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为此,于2003年开始在护理学系尝试开展双语教学.现将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秋萍;兰赛玉;张金梅;王玉香;申华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儿童夜惊的家庭护理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夜惊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影响儿童睡眠的不利因素.[方法]将符合夜惊诊断的26例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实施治疗的同时制定家庭护理措施并进行综合性干预.[结果]干预组症状均有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家庭护理,对儿童的不良睡眠行为进行干预,能降低引起夜惊的不良因素,提高儿童的睡眠质量.

    作者:唐群英;俞世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颈围与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者越来越多,OSAHS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肥胖,更确切地说是颈围增大(上半身肥胖)为OSAHS的佳预测因子[1].由于颈部脂肪堆积,造成上气道狭窄,引起睡眠期间通气不畅,导致睡眠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发生[2].为了探讨颈围与OSAHS的关系,证明睡眠打鼾者是否有必要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对我科2002年5月-2003年10月238例睡眠打鼾病人,测量其颈围、身高、体重,并进行PSG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龙珠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通过分析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开展多媒体教学必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多媒体课程评价体系,开发操作性强的医学类资源库.

    作者:朱秋群;朱继红;刘胜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