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珠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输入生脉注射液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脏事件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老年非心脏手术病人62例,治疗组(30例)手术后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32例)仅输注生理盐水及5%葡萄糖,观察围手术期内心电图、心率、心律、血压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术后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观察和护理方法是老年围手术期后应用生脉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脏事件的有力保障.
作者:王晓媛;王晓燕;黄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新生儿红斑一般于新生儿出生后24 h皮肤发生鲜红色红斑,大小不等,数目可多可少,也可融合成片,虽是一种自限性皮疹,但处理不当,会导致脓疱疮的发生[1].有报道采用皮肤康洗液治疗此病,疗效较好[2].我院自1997年应用黄连素对患有红斑的新生儿进行沐浴,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国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院是一所具有500多张床位的综合性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科输液病人多,服务质量要求高,护士工作量大,而人力资源有限.本着充分挖掘每位护士的工作潜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的原则,探索出一种调整分配、综合能力系数及工作量因素的分配方法,实施1 a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君;张潭月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医院医护人员对复合性损伤知识掌握程度.[方法]根据战伤救治标准、<护理操作常规>、<军事医学>教材,自行设计复合伤相关知识问卷,对武警部队医院205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部队医院医护人员掌握复合伤知识总均分偏低,在复合伤知识掌握上医生好于护士;军队护士好于地方合同制护士;机动师医院好于总队医院.[结论]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复合伤知识欠缺.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护理人员复合伤知识的学习.
作者:冯晓莉;李艳菊;杨茜;王心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测体温、脉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测体温盒在日常工作中已不可缺少,因此,测体温盒设计是否科学、实用直接影响到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现设计并制作的新型测体温盒,经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等多家大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两年多的临床使用,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淑萍;邢玉梅;田育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电子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方法.电子耳蜗系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助听装置,其一部分经手术植入耳蜗内,其余部分则如助听器戴在体外,电子耳蜗将编码的电信号越过受损或丧失的耳蜗毛细胞,通过植入的电极直接刺激残存的听神经元而恢复听觉[1].双侧电子耳蜗植入后,将给病人带来全新的立体声语言世界,病人可真切地感受到环境声及言语声,提高语言交流能力,适应正常的社会交往.我科于2002年9月成功施行了国内首例小儿双侧电子耳蜗植入术,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韩芬;胡运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大剂量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同时也有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甚至影响到长期使用.而苦参素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并有一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现将二药合用,以达到协同增效、弥补不足的目的.
作者:田秋兰;郭萍;高风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中肝素抗凝的性别差异性研究.[方法]选择接受诊断性介入手术的男女病人各30例,按年龄段配对入选,监测一次性静脉注射肝素钠5 000 IU前后的激活凝血时间(ACT)变化、围手术期的出血和血栓性并发症.[结果]在校正体重影响后,女性病人在静脉注射肝素后各时间点的ACT均显著大于男性(P<0.05),轻微出血并发症略高于男性.[结论]女性对肝素抗凝效应较男性更敏感,为达到相同的抗凝效果,女性肝素用量可减少.
作者:郭丽萍;向定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同品牌一次性1ml注射器死腔容量及残余药量.[方法]收集5种品牌6种批号的一次性1ml注射器,分成6组,每组随机抽取注射器各30支,测定其死腔容量及残余药量.[结果]6组注射器的死腔容量之间存在差异(P<0.01),且平均死腔容量为0.045 ml~0.066 ml.[结论]不同品牌及针头型号的一次性1 ml注射器死腔容量及残余药量不同.临床使用时应先测定其死腔容量,以保证使用药物剂量的准确性.
作者:罗海燕;王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笔者首次将其运用于重症残疾儿的护理中,充实了重残儿的护理,并深刻认识到为患儿提供适合身心需求的完善护理的重要意义.
作者:赵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自20世纪40年代末Potter发明了第一台声谱仪后,噪音的频谱分析发展很快.与电子计算机分析相结合,使其对嗓音的客观检测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早期嘶哑在人耳尚未分辨出来之前有些即能表现出声谱图的异常.声谱图不仅可显示嗓音病变程度,还可评估喉部手术的声学效果,对临床诊断和愈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音声障碍中,以声带良性病变(声带息肉、任克氏层水肿、声带小结、声带囊肿、慢性喉炎)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病变局限于任克氏层.因其干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故对治疗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在任克氏浅层进行,并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以尽量保持正常振动模式的完整及功能,防止瘢痕形成及嗓音进一步恶化,为了提高喉良性病变术后病人的治愈率,我科于1999年2月-2000年10月对收治的喉良性病变病人361例进行了手术前后嗓音测试,结果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一种较好的糖尿病足防治中盲区的知识教育模式.[方法]选取150例糖尿病(DM)病人,其中糖尿病足(DF)80例,入院时先评估与病人健康有关的资料,测试病人现有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防治知识,然后针对知识盲区应用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前后病人糖尿病知识理论、生活卫生常识和认知改变、合适的足部保护措施、识别高危因素能力、足部情况的检查和处理能力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教育后DF病人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明显改善.[结论]针对盲区标准化的教育模式有利于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周雷;周玲丽;徐春兰;杨浩瑾;叶江嫔;张彩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气管切开(TT)不仅能解除呼吸道梗阻,也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有效的方法之一.生活质量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其定义可总结为:生活质量是一个主观的、多维的概念,其中包括生理的、功能的、情感的和社会的健康[1].气管切开术后长期带管,改变了病人的呼吸方式,给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作者:张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结肠低张灌注法对提高CT成像的临床价值,为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行结肠CT检查的病人,研究组(1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CT扫描前行结肠灌注微温生理盐水低张灌肠,并与常规护理法相比较.[结果]研究组CT扫描图像清晰,病灶的显示率100%,分期的准确性88%,明显高于常规法.[结论]结肠低张灌注法为结肠癌的CT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影像学基础,为结肠癌的治疗前CT分期提供了诊断依据.
作者:刘静;冯美意;周志娟;陈丽芸;潘汝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泛影葡胺是一种水溶性、高渗离子型含碘造影剂,为广大基层医院CT增强扫描时普遍使用.由于增强扫描所用碘剂量大,注射速度快,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时有发生[1].为预防毒副反应的发生,临床采用一系列措施,如重视造影前检查、严格做过敏试验、术前给皮质激素或抗组织胺药等[2].现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于2002年11月-2003年5月采用泛影葡胺加温后注射给药,明显地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结果如下.
作者:闵凡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阐述了产后忧郁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关系,介绍了引起产后忧郁和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作者:蔡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护理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等,由于各专科记录内容的不同,故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此没有一个特别的规定.我科于2002年9月正式在呼吸监护病房开始进行护理记录.但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意识不强,不能做到及时记录;护士记录的水平有限,不能反映出专科护理的特点;语言不严谨,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护理记录单内容不能满足专科的需要[1].为此,于2002年10月开始设计并使用机械通气病人专用护理记录单,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红芳;耿丽华;白金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甲下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其根部常位于甲廓内,表现为单纯性角化,表面粗糙,触之硬固,待侵及皮肤时出现典型的赘疣状损害,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并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破坏甲的生长,易导致裂口疼痛及继发感染,如遇有摩擦或撞击时常引起剧痛,影响病人日常生活与工作.现应用利巴韦林加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甲下疣加针刺、外涂2%碘酊治疗甲下疣32例,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李艾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院胸外科1998年4月-1999年10月应用渗透疗法治疗已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手术的晚期食管癌病人20例,收到了一定的近期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兰;刘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吸毒是一种自我毁灭性的严重社会适应不良行为[1],给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刘小花;岳伟华;周涤非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