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越丽霞
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又称驱逐性脉络膜出血,是一种少见但很严重的情况[1],发生率0.05%~0.2%[2],这一严重并发症,因事先不能预测,常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突然的心理打击.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很快地认识这一疾病,是病人安全渡过身心应急期关键的环节.
作者:涂勤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气垫床是危重病人防治褥疮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各大医院都在使用,但尚未有皮肤小水疱发生的报道.电动按摩床垫(简称PAD床垫)由气垫和充气机两部分组成,气垫有交替膨胀和塌陷的空气单元(小气室)组成.这种交替充气可改变病人身体受压着力点,同时通过上下左右方向双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气垫还带有许多激光穿透的微孔,能使空气缓缓排放,使身体受压部位与气垫之间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降低湿度,保持皮肤干燥.充气机能控制气垫的压力.我院急诊ICU从2002年10月-2003年8月使用美国Bantex生产的防治褥疮电动按摩床垫91例病人中,12例出现皮肤小水疱,占13.2%.经对发生皮肤水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美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病人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故一直在增加[1].病人在医院内跌倒,不仅会增加病人和家属的痛苦,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疗机构的信誉度.探讨病人跌倒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对于减少住院病人跌倒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护理部成立了防病人跌倒质量行动小组,根据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防跌倒质量行动小组(QAT)认为的引起病人跌倒和受伤的根本原因[1]提出了防病人跌倒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盛英;章伟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静脉血管疾病之一,传统手术是将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主干静脉剥脱、曲张静脉属支分段切除、结扎,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切口多、瘢痕多、不美观.尤其是女性病人,心理压力大.近年来,随着激光医学和微创技术的开展,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在无切口情况下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比较理想.我院自2002年8月-2004年2月共为41例病人在门诊手术室施行了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民;范红艳;闻智;孟欢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对2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病人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结果]2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 d、22 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病人术后5 d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病人分别随访6个月~29个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良好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移植物功能观察、排斥反应监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有助于移植手术成功.
作者:叶桂荣;杨晓燕;姚琳;赵代红;张玉兰;胡婉珍;白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加强,与护理有关的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加.为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对有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对策,对我院10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殷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常痰液较多,吸痰频繁,而气管导管直径小,有时甚至是小的吸痰管也难以插入或是吸痰管大于气管套管直径2/3,而造成患儿过度缺氧.笔者采用头皮针管给气管切开患儿吸痰克服了以上缺点.
作者:辜德英;余蓉;陈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找出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病人需求的计划,并给予实施.通过评价来确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同时为下一步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使计划更符合病人的需求.目前护理程序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的方方面面,而在临床教学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为进一步探索护理程序在临床教学方面的应用,作者将带教老师和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工作量、工作环境等其他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组按护理程序进行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带教.通过研究旨在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带教程序,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蔡志翔;李恩慈;李宛;蒋联群;陈乐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精神科病人猝死率高于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从猝死时间、季节、形式以及与病种、年龄、药物的关系方面对精神病人猝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从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及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方面综述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现状,并对护理现状进行了阐述.
作者:岑瑜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不仅病死率高,而且急性心肌梗死不易及时诊断.本文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探讨护理要点.
作者:阎秀英;杨志敏;贺丽霞;张阴凤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止痛法(PCA)的止痛效果和护理特点.[方法]将我院2003年6月-2003年10月76例术后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CA止痛,对照组采用间断肌肉注射止痛药止痛.观察术后24 h的止痛效果和副反应.[结果]术后24h镇痛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2.11%,对照组为23.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36.48,P<0.001);24 h总睡眠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P<0.01);低血压、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自控止痛法比传统肌肉注射止痛药物效果好,无严重毒副反应.
作者:谭卫仙;谭翠莲;张良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当前,大医院各科室使用的药品数量大、品种繁多.为了避免在输液前摆药、加药环节上出现差错,我们从2001年开始使用药品存放盒存放输液用药,效果满意.
作者:陈美琴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云香精用于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8例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云香精湿敷,对照组使用33%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4%,对照组有效率78.5%,两组治疗效果经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从术前、恢复期、康复期对肠造口病人的常见心理问题、并发症及护理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华;李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其疗程长、必须反复穿刺给药以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刺激性强等原因,治疗期间易引起静脉炎及药物外渗,而化疗药物外渗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近年来,我科采用维氏油治疗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和药物外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聪;强水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影响医院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包括护理观念滞后,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健康教育形式、方法、技巧运用不当,护士素质偏低,护患关系欠佳.提出应通过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改善教育方法及技巧、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加强管理来消除不利因素,使医院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作者:穆睿华;余滢;刘丽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方法]整群抽取我院门诊与病房医护人员299名,填写职业紧张量表.[结果]女医生心理紧张反应明显高于男医生(P=0.041).医生组任务过重、角色界线不清、责任感得分较高(P<0.05),并随学历增高而增加;护士组自然环境得分较高(P<0.05),并随学历增高而降低.职业紧张状态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及岗位差异(P<0.05).患有神经衰弱及消化性溃疡的医护人员紧张状态较高(P<0.05).[结论]医护工作存在职业紧张因素,对医护人员身心造成一定伤害.
作者:高秀绢;郭海兰;董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一项重要措施,在开放式静脉输液中因担心空气进入静脉,终止输液过早而造成药液浪费.近年来,为了杜绝输液瓶回收重复利用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重力密闭静脉输液在临床普遍应用,但因液体袋为软包装,护理人员操作不习惯常常造成输液袋漏液或输液结束时输液器内液体残留现象,从而造成药液大量浪费.
作者:张梅;越丽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美容手术的缝合针线一般用6-0或7-0的强生缝合针.由于缝合针线过于细小,加上缝合针矩短小,给拆线带来了一定困难,即使是眼科剪刀也很难顺利拆除,残留在伤口里的小线头只得用眼科镊慢慢挑出来.这样既费力,又在原本愈合的伤口上重新留下伤痕.作者采用尖刀片为28例病人拆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