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8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30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研究杂志   2004年19期文献
  • 酒精甘油消毒液用于重症监护室护士手消毒效果探讨

    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病人密集之处,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由于各种因素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特别是由于目前护理队伍人员不足,要做到一人一床的特别护理还有一段距离.手消毒是护士执行各种操作前后的常规步骤.常规的手消毒是在每次操作前后采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病人情况的紧迫、洗手设备远离操作处或反复洗手对手造成的伤害等原因而影响了手消毒的执行.为了方便使用,于2002年起使用自制酒精甘油消毒液作为手消毒液使用,既方便、有效、经济实惠,又达到了手消毒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静怡;唐正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康复期老年病人社会支持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索一种提高康复期老年病人心理健康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的社会支持模式,以减轻病人家属和单位的照顾压力.[方法]将153例意识清楚、伴有一定躯体功能缺损的康复期老年病人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生活护理;实验Ⅰ组:在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强化主观支持与利用度,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实验Ⅱ组:争取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强化功能锻炼.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量表(LSR)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实验Ⅰ组在社会支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期老年病人应重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的提高以及功能锻炼,以增进病人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子女和单位的照顾压力.

    作者:陈明敏;厉群;李淑华;章肖平;朱风仙;章晓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应用干粉吸入器治疗儿童哮喘中存在的问题

    干粉吸入器吸入疗法是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吸入动力将药物微粒随吸气气流吸入肺内,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吸药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哮喘治疗和控制的效果,故应引起重视.

    作者:苏健;梁少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磨痂术治疗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的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在烧伤休克早期创面处理上我们采取了磨痂加生物敷料A覆盖治疗深Ⅱ度烧伤,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均收到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玉兰;孙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分阶段营养支持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阶段营养支持对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2例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随机分为分阶段营养支持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给予分阶段营养支持,B组给予肠外营养.[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分阶段营养支持安全有效.

    作者:丁洪琼;吴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围手术期护理重点

    [目的]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对2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病人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结果]2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 d、22 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病人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病人术后5 d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病人分别随访6个月~29个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良好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移植物功能观察、排斥反应监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有助于移植手术成功.

    作者:叶桂荣;杨晓燕;姚琳;赵代红;张玉兰;胡婉珍;白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病人自控止痛法用于外科病人手术后止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止痛法(PCA)的止痛效果和护理特点.[方法]将我院2003年6月-2003年10月76例术后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CA止痛,对照组采用间断肌肉注射止痛药止痛.观察术后24 h的止痛效果和副反应.[结果]术后24h镇痛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2.11%,对照组为23.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36.48,P<0.001);24 h总睡眠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P<0.01);低血压、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自控止痛法比传统肌肉注射止痛药物效果好,无严重毒副反应.

    作者:谭卫仙;谭翠莲;张良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及非药物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中,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贤;王桂杰;金淑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静脉化疗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及应用

    静脉化疗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对提高护理质量、增强职业防护、减少药品浪费、节省病人费用、保证药液的无菌性和稳定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配制环境、化疗药物的配制程序对静脉化疗药物配制中心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郭秀泉;苏仲玲;许德芬;高瑞珍;刘金燕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大肠癌病人应用恒康正清全肠道灌洗的效果观察

    [目的]使大肠癌病人在手术、肠镜检查、钡灌肠检查时有较好的肠道清洁度.[方法]选择口服全肠道灌洗液恒康正清(复方聚二乙醇电解质散).[结果]肠腔清洁有效率达90.3%,服用后副反应小,病人易接受.[结论]恒康正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灌洗液.应用恒康正清进行全肠道灌洗免除了清洁灌肠,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肖彩琼;郑美春;朱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卧气垫床病人发生皮肤水疱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气垫床是危重病人防治褥疮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各大医院都在使用,但尚未有皮肤小水疱发生的报道.电动按摩床垫(简称PAD床垫)由气垫和充气机两部分组成,气垫有交替膨胀和塌陷的空气单元(小气室)组成.这种交替充气可改变病人身体受压着力点,同时通过上下左右方向双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气垫还带有许多激光穿透的微孔,能使空气缓缓排放,使身体受压部位与气垫之间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降低湿度,保持皮肤干燥.充气机能控制气垫的压力.我院急诊ICU从2002年10月-2003年8月使用美国Bantex生产的防治褥疮电动按摩床垫91例病人中,12例出现皮肤小水疱,占13.2%.经对发生皮肤水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美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长期机械通气老年病人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长期机械通气老年病人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状况.[方法]对60例次长期机械通气老年病人的呼吸机管道及湿化器在使用前及连续使用7 d后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做痰培养.[结果]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在使用前无细菌生长,使用7 d后细菌阳性率达100%,管道中细菌均数为4.2×104 cfu/cm2;湿化水中细菌均数为63×104 cfu/mL.从管道与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14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 23株,占87.2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45.39%,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44%.同一病人呼吸机管道内细菌与痰培养结果存在一致性.[结论]机械通气老年病人呼吸机管道及湿化器污染严重,其病原菌种类与痰培养结果一致,铜绿假单胞菌常见.

    作者:郭瑞表;王耕芳;刘丽;李秀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重力静脉输液减少液体损耗和残留的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一项重要措施,在开放式静脉输液中因担心空气进入静脉,终止输液过早而造成药液浪费.近年来,为了杜绝输液瓶回收重复利用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重力密闭静脉输液在临床普遍应用,但因液体袋为软包装,护理人员操作不习惯常常造成输液袋漏液或输液结束时输液器内液体残留现象,从而造成药液大量浪费.

    作者:张梅;越丽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控制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控制指标的影响.[方法]对实验组37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为期1 a的针对性社区护理干预,如基础知识传授、操作技能演示、制定运动量及热量、药物治疗指导等.1 a后测定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对对照组4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1 a跟踪监测.[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代谢控制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病人1 a前后代谢控制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代谢控制指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孔雪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山莨菪碱、硫酸镁、维生素B12复合液治疗离子型对比剂渗漏的疗效观察

    含碘对比剂快速团注是许多CT检查所必须的,它能增加组织的对比度,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皮下外渗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据国外报道,经自动压力注射器注入对比剂的外渗发生率在0.03%~1.3%,这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严重者可影响其康复.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山莨菪碱联合硫酸镁、维生素B12复合液(简称AMV复合液)治疗离子型对比剂渗漏性局部组织损伤32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安运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微创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及护理

    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静脉血管疾病之一,传统手术是将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主干静脉剥脱、曲张静脉属支分段切除、结扎,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切口多、瘢痕多、不美观.尤其是女性病人,心理压力大.近年来,随着激光医学和微创技术的开展,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在无切口情况下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比较理想.我院自2002年8月-2004年2月共为41例病人在门诊手术室施行了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民;范红艳;闻智;孟欢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凡士林纱布含脂量与灭菌效果研究

    <消毒技术规范>[1]指出:压力蒸汽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而适宜于干热灭菌.凡士林与凡士林纱布不是一个概念,凡士林属于油脂类,而凡士林纱布为带有孔隙的油脂类织物;凡士林等油剂的灭菌条件是要求厚度不超过0.635 cm,而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条件要求厚度不超过1.3 cm,重量不超过112g[1,2].根据凡士林纱布是带有孔隙的油脂类织物的特点,本研究首先将凡士林与纱布的重量分别进行了5:1、4:1、3:1、2:1、1:1的试验筛选.筛选结果显示:≤2:1的凡士林纱布较干、较硬、柔软性差;>3:1的凡士林纱布油脂饱满,纱网孔隙被油脂腻满的程度随重量比的递增而增加;而3:1的凡士林纱布油润,纱网孔隙可见,质地柔软适中,有利于外科的填塞、覆盖、引流等.本研究以3:1重量比的凡士林纱布为样本材料,采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反复试验观察,并验证了灭菌效果是达标的,灭菌方法是易行的,有利于基层医疗单位应用参考.

    作者:李力;黄秀娥;刘颖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云香精用于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云香精用于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8例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云香精湿敷,对照组使用33%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4%,对照组有效率78.5%,两组治疗效果经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6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急救与监护

    新生儿转运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或缺乏新生儿重症监护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医院,转运至有新生儿专科医护人员及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进行急救监护.我院2003年4月-2004年3月率先在本省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近年来成功转运危重新生儿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玲;叶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预贮式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和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20例颅内肿瘤择期手术病人采用预贮式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选择合适的病例,做好采血量的估计及物品准备,术前1 d为病人行肘正中静脉穿刺采集自体血液,在血库恒温4℃下保存;术中及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输血反应,并做好相应处理.[结果]20例平均预存血量为450 mL±50 mL,血液细菌培养检查均为阴性.[结论]采用预贮式自体输血无溶血反应和免疫反应,可以解决稀有血源缺乏的困难,减少病人的开支,术前1 d采血又能减少术野血液有效成分的丢失,值得推广.

    作者:黄林华;李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维氏油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观察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其疗程长、必须反复穿刺给药以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刺激性强等原因,治疗期间易引起静脉炎及药物外渗,而化疗药物外渗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近年来,我科采用维氏油治疗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和药物外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聪;强水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颅脑损伤患儿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儿童颅脑损伤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中颅脑损伤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现对30例14岁以下的颅脑损伤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疗效如下.

    作者:马惠莉;杨静;樊金兰;赵巧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得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96例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得局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得局部注射疗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1.67%,显效率为70.83%.[结论]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得局部注射对各型翼状胬肉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静止期胬肉,注射前注意完善检查,做好心理护理,注射过程中动作要轻,严格掌握注射剂量.

    作者:黄瑞珠;刘小辉;郭伟如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防止直型套管针退针芯时延长管内产生空气的方法

    直型套管针前端似头皮针,易于操作,穿刺成功率高,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愈来愈受到护士及病人的喜爱.自1999年1月以来,我科将其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效果满意.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穿刺成功后,按其说明书所述操作规程退针芯,延长管内空气较多.针对该现象,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与松止血带、松拳头、退针芯三者的先后顺序有关.现将方法及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旭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纳诺酮解救吸毒过量所致呼吸抑制的护理观察

    由吸毒过量所致的中枢呼吸抑制常是导致这类病人死亡直接的原因之一.而纳诺酮作为吗啡拮抗剂,能迅速解除严重的呼吸抑制,并具有起效快、安全、副反应小等特点,成为吸毒过量所致呼吸抑制解救的首选药物.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9月应用纳诺酮成功解救因吸毒过量所致呼吸抑制者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莹;黄先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不仅病死率高,而且急性心肌梗死不易及时诊断.本文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探讨护理要点.

    作者:阎秀英;杨志敏;贺丽霞;张阴凤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对护生护理法律认知水平现状的调查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加强,与护理有关的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加.为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对有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对策,对我院10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殷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医院服务半径与发展方向

    现代医疗工作的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1],随着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就医者的需求为医院指明了服务方向,服务对象对医院的认可程度决定了医疗护理价值的实现,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就此对我院目前服务人群的分布以及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选择在我院就医的原因等现状进行调查,从而探讨医院发展的定位、方向.

    作者:罗晓菊;张国英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人的护理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将颈动脉内膜切开并剥离增厚的内膜而使血管再通的手术.据报道[1]颅外段颈动脉为原发灶约占缺血性脑中风的75%,可通过手术明显地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我科于2003年9月27日成功为1例患有左侧颈动脉狭窄已达80%,并伴有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的病人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继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蜂蜜糕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例

    为探讨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有效方法,作者于2004年1月-2004年5月试用蜂蜜糕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郜爱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1例爆发性脉络膜下出血的护理

    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又称驱逐性脉络膜出血,是一种少见但很严重的情况[1],发生率0.05%~0.2%[2],这一严重并发症,因事先不能预测,常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突然的心理打击.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很快地认识这一疾病,是病人安全渡过身心应急期关键的环节.

    作者:涂勤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首例女性同种异体右前臂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移植医学的发展,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成为一种重建肢体缺失的新方法.我科于2003年10月为一女性病人成功实施了单前臂异体移植术,此手术为世界首例女性病人接受异体肢体移植.至此我科共施行异体肢体移植4例(6个肢体),数量和效果均居世界首位.我们总结了前3例异体肢体移植的经验,术后予以抗免疫排斥药物治疗及整体化护理.现病人心理状态良好,移植肢体未发生排斥反应,功能恢复理想,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侯春颖;于莹;延凤梅;杨旭红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介绍一种卧床病人便盆使用法

    手术后病人在卧床期间使用便盆时,因伤口疼痛、体位限制等因素感觉不适.我们采用一种新的便盆放置法,并对便盆进行了一些改进,提高了舒适度.

    作者:邓波;何义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不同颜色输液网袋的标志作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通过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自2001年4月以来,我们在保留静脉输液卡的基础上,根据输入药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颜色的输液网袋.经过临床应用表明,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尖刀片在美容手术拆线中的应用

    美容手术的缝合针线一般用6-0或7-0的强生缝合针.由于缝合针线过于细小,加上缝合针矩短小,给拆线带来了一定困难,即使是眼科剪刀也很难顺利拆除,残留在伤口里的小线头只得用眼科镊慢慢挑出来.这样既费力,又在原本愈合的伤口上重新留下伤痕.作者采用尖刀片为28例病人拆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头皮针管用于耳鼻咽喉科气管切开患儿吸痰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常痰液较多,吸痰频繁,而气管导管直径小,有时甚至是小的吸痰管也难以插入或是吸痰管大于气管套管直径2/3,而造成患儿过度缺氧.笔者采用头皮针管给气管切开患儿吸痰克服了以上缺点.

    作者:辜德英;余蓉;陈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肝素帽在静脉输液中的巧用

    肝素帽多用于静脉留置针输液中.临床护理操作中发现,肝素帽同样可用于无留置针的静脉输液中.

    作者:张玉环;刘玉;石珊珊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介绍一种腹部术后病人预防压疮的方法

    腹部手术,如阑尾、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常需卧床24 h.术后病人平卧加之出汗较多,腰背、骶尾部、足跟、内外踝易发生压疮,通常2 h翻身1次,但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以当天下午或晚上为剧烈,而且腹部引流管也比较多,翻身极为不便.为此,我们总结出一种预防腹部术后病人发生压疮的方法,经临床200例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燕晓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绩效考评在护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绩效考评是指在一段时期内,根据工作要求考核员工工作业绩的活动[1].护士的绩效考评是指与护理工作有关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医院而言,护士的绩效就是护理工作的任务在数量、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具体落实情况.对护理人员而言则是医院、护理主管或护理同事对护士个人工作状况的评价.随着我国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实施,建立富有实效、充分量化、便于操作的护理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已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孙玲芬;张洁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预防病人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

    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病人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故一直在增加[1].病人在医院内跌倒,不仅会增加病人和家属的痛苦,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疗机构的信誉度.探讨病人跌倒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对于减少住院病人跌倒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护理部成立了防病人跌倒质量行动小组,根据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防跌倒质量行动小组(QAT)认为的引起病人跌倒和受伤的根本原因[1]提出了防病人跌倒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盛英;章伟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应用药品存放盒减少输液环节差错的探讨

    当前,大医院各科室使用的药品数量大、品种繁多.为了避免在输液前摆药、加药环节上出现差错,我们从2001年开始使用药品存放盒存放输液用药,效果满意.

    作者:陈美琴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质量管理小组现场质量管理在提高门诊输液工作质量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QC)小组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M)非常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活动,它能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大多数门诊病人愿意接受静脉给药途径,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并选择服务良好的医院.我院近年来门诊病人明显增加,按原来的管理状况已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2003年3月-2004年1月我们通过QC小组活动开展现场质量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雪坚;许敏昭;陈泽芳;容翠月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儿科实习护生专科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儿科无论是基础护理还是治疗护理其专科特点均较突出.实习护生初到儿科对儿科护理技术操作感到非常陌生,护理操作从不敢尝试到敢于操作直至熟练所需时间较长.为了使儿科实习护生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掌握儿科护理操作技术,笔者对2000年-2002年来本院实习的96名实习护生就护理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实行了相应的对策,2003年度实习护生操作水平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观芝;吴李敏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基础护理学》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价值体现

    <基础护理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特点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相吻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作为两者的结合点,其主导作用价值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价值体现过程中应熟悉各种媒体的特性,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掌握各种相关操作软件,优化备课过程,熟练应用各种相关硬件设备,保证应有的课堂效果.同时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教师职业魅力.

    作者:肖灿华;黄朝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按护理程序进行个体化的临床教学研究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找出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病人需求的计划,并给予实施.通过评价来确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同时为下一步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使计划更符合病人的需求.目前护理程序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的方方面面,而在临床教学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为进一步探索护理程序在临床教学方面的应用,作者将带教老师和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工作量、工作环境等其他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组按护理程序进行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带教.通过研究旨在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带教程序,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蔡志翔;李恩慈;李宛;蒋联群;陈乐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男护生的职业困惑及临床带教思路

    近几年,各大医学院校招收大专、本科男护生的宣传,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加强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促使男护士的培养和使用势在必行.但国内目前愿意报考护理专业的男性非常少.在社会偏见、传统观念、职业特点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下,男护生的招生存在较大困难,同时也给临床如何规范合理带教男护生造成一定压力.本文通过对在校男护生心理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临床上带教男护生的思路,以利于男护生实习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颖;郑蔚颖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现状

    从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及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方面综述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现状,并对护理现状进行了阐述.

    作者:岑瑜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住院精神病人发生猝死的相关因素

    精神科病人猝死率高于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从猝死时间、季节、形式以及与病种、年龄、药物的关系方面对精神病人猝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肠造口病人的分期护理

    从术前、恢复期、康复期对肠造口病人的常见心理问题、并发症及护理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华;李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病人黏附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硬化的多个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MHz高频探头检测85例2型糖尿病病人双侧颈动脉,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4组: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留取病人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法)测定胰岛素、胰岛素原、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并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系列、C反应蛋白(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评分,颈动脉正常评分为0分,颈动脉内膜增厚者评分为1分,稳定斑块者评分为2分,不稳定斑块者评分为3分.以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为应变量,分别以年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原、体重指数为自变量做单因素相关分析.后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原、体重指数(BMI)、MALB、CRP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HDL-C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年龄、三酰甘油、sVCAM-1、总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中血清sVCAM-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动脉硬化的进展,sVCAM-1水平逐渐增高.sVCAM-1水平可能为2型糖尿病病人大血管病变的标志物,及早检测血清中sVCAM-1浓度,可以预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左谨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状况研究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方法]整群抽取我院门诊与病房医护人员299名,填写职业紧张量表.[结果]女医生心理紧张反应明显高于男医生(P=0.041).医生组任务过重、角色界线不清、责任感得分较高(P<0.05),并随学历增高而增加;护士组自然环境得分较高(P<0.05),并随学历增高而降低.职业紧张状态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及岗位差异(P<0.05).患有神经衰弱及消化性溃疡的医护人员紧张状态较高(P<0.05).[结论]医护工作存在职业紧张因素,对医护人员身心造成一定伤害.

    作者:高秀绢;郭海兰;董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影响医院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及对策

    影响医院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包括护理观念滞后,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健康教育形式、方法、技巧运用不当,护士素质偏低,护患关系欠佳.提出应通过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改善教育方法及技巧、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加强管理来消除不利因素,使医院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作者:穆睿华;余滢;刘丽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