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芬;张洁
从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及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方面综述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现状,并对护理现状进行了阐述.
作者:岑瑜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手术后病人在卧床期间使用便盆时,因伤口疼痛、体位限制等因素感觉不适.我们采用一种新的便盆放置法,并对便盆进行了一些改进,提高了舒适度.
作者:邓波;何义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阶段营养支持对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2例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随机分为分阶段营养支持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给予分阶段营养支持,B组给予肠外营养.[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分阶段营养支持安全有效.
作者:丁洪琼;吴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美容手术的缝合针线一般用6-0或7-0的强生缝合针.由于缝合针线过于细小,加上缝合针矩短小,给拆线带来了一定困难,即使是眼科剪刀也很难顺利拆除,残留在伤口里的小线头只得用眼科镊慢慢挑出来.这样既费力,又在原本愈合的伤口上重新留下伤痕.作者采用尖刀片为28例病人拆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一项重要措施,在开放式静脉输液中因担心空气进入静脉,终止输液过早而造成药液浪费.近年来,为了杜绝输液瓶回收重复利用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重力密闭静脉输液在临床普遍应用,但因液体袋为软包装,护理人员操作不习惯常常造成输液袋漏液或输液结束时输液器内液体残留现象,从而造成药液大量浪费.
作者:张梅;越丽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直型套管针前端似头皮针,易于操作,穿刺成功率高,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愈来愈受到护士及病人的喜爱.自1999年1月以来,我科将其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效果满意.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穿刺成功后,按其说明书所述操作规程退针芯,延长管内空气较多.针对该现象,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与松止血带、松拳头、退针芯三者的先后顺序有关.现将方法及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旭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由吸毒过量所致的中枢呼吸抑制常是导致这类病人死亡直接的原因之一.而纳诺酮作为吗啡拮抗剂,能迅速解除严重的呼吸抑制,并具有起效快、安全、副反应小等特点,成为吸毒过量所致呼吸抑制解救的首选药物.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9月应用纳诺酮成功解救因吸毒过量所致呼吸抑制者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莹;黄先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及非药物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中,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贤;王桂杰;金淑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通过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自2001年4月以来,我们在保留静脉输液卡的基础上,根据输入药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颜色的输液网袋.经过临床应用表明,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消毒技术规范>[1]指出:压力蒸汽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而适宜于干热灭菌.凡士林与凡士林纱布不是一个概念,凡士林属于油脂类,而凡士林纱布为带有孔隙的油脂类织物;凡士林等油剂的灭菌条件是要求厚度不超过0.635 cm,而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条件要求厚度不超过1.3 cm,重量不超过112g[1,2].根据凡士林纱布是带有孔隙的油脂类织物的特点,本研究首先将凡士林与纱布的重量分别进行了5:1、4:1、3:1、2:1、1:1的试验筛选.筛选结果显示:≤2:1的凡士林纱布较干、较硬、柔软性差;>3:1的凡士林纱布油脂饱满,纱网孔隙被油脂腻满的程度随重量比的递增而增加;而3:1的凡士林纱布油润,纱网孔隙可见,质地柔软适中,有利于外科的填塞、覆盖、引流等.本研究以3:1重量比的凡士林纱布为样本材料,采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反复试验观察,并验证了灭菌效果是达标的,灭菌方法是易行的,有利于基层医疗单位应用参考.
作者:李力;黄秀娥;刘颖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含碘对比剂快速团注是许多CT检查所必须的,它能增加组织的对比度,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皮下外渗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据国外报道,经自动压力注射器注入对比剂的外渗发生率在0.03%~1.3%,这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严重者可影响其康复.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山莨菪碱联合硫酸镁、维生素B12复合液(简称AMV复合液)治疗离子型对比剂渗漏性局部组织损伤32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安运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儿科无论是基础护理还是治疗护理其专科特点均较突出.实习护生初到儿科对儿科护理技术操作感到非常陌生,护理操作从不敢尝试到敢于操作直至熟练所需时间较长.为了使儿科实习护生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掌握儿科护理操作技术,笔者对2000年-2002年来本院实习的96名实习护生就护理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实行了相应的对策,2003年度实习护生操作水平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观芝;吴李敏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精神科病人猝死率高于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从猝死时间、季节、形式以及与病种、年龄、药物的关系方面对精神病人猝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找出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病人需求的计划,并给予实施.通过评价来确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同时为下一步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使计划更符合病人的需求.目前护理程序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的方方面面,而在临床教学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为进一步探索护理程序在临床教学方面的应用,作者将带教老师和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工作量、工作环境等其他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组按护理程序进行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带教.通过研究旨在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带教程序,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蔡志翔;李恩慈;李宛;蒋联群;陈乐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止痛法(PCA)的止痛效果和护理特点.[方法]将我院2003年6月-2003年10月76例术后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CA止痛,对照组采用间断肌肉注射止痛药止痛.观察术后24 h的止痛效果和副反应.[结果]术后24h镇痛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2.11%,对照组为23.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36.48,P<0.001);24 h总睡眠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P<0.01);低血压、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自控止痛法比传统肌肉注射止痛药物效果好,无严重毒副反应.
作者:谭卫仙;谭翠莲;张良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硬化的多个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MHz高频探头检测85例2型糖尿病病人双侧颈动脉,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4组: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留取病人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法)测定胰岛素、胰岛素原、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并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系列、C反应蛋白(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评分,颈动脉正常评分为0分,颈动脉内膜增厚者评分为1分,稳定斑块者评分为2分,不稳定斑块者评分为3分.以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为应变量,分别以年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原、体重指数为自变量做单因素相关分析.后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原、体重指数(BMI)、MALB、CRP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HDL-C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年龄、三酰甘油、sVCAM-1、总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中血清sVCAM-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动脉硬化的进展,sVCAM-1水平逐渐增高.sVCAM-1水平可能为2型糖尿病病人大血管病变的标志物,及早检测血清中sVCAM-1浓度,可以预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左谨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肝素帽多用于静脉留置针输液中.临床护理操作中发现,肝素帽同样可用于无留置针的静脉输液中.
作者:张玉环;刘玉;石珊珊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方法]整群抽取我院门诊与病房医护人员299名,填写职业紧张量表.[结果]女医生心理紧张反应明显高于男医生(P=0.041).医生组任务过重、角色界线不清、责任感得分较高(P<0.05),并随学历增高而增加;护士组自然环境得分较高(P<0.05),并随学历增高而降低.职业紧张状态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及岗位差异(P<0.05).患有神经衰弱及消化性溃疡的医护人员紧张状态较高(P<0.05).[结论]医护工作存在职业紧张因素,对医护人员身心造成一定伤害.
作者:高秀绢;郭海兰;董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近年来,儿童颅脑损伤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中颅脑损伤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现对30例14岁以下的颅脑损伤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疗效如下.
作者:马惠莉;杨静;樊金兰;赵巧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气垫床是危重病人防治褥疮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各大医院都在使用,但尚未有皮肤小水疱发生的报道.电动按摩床垫(简称PAD床垫)由气垫和充气机两部分组成,气垫有交替膨胀和塌陷的空气单元(小气室)组成.这种交替充气可改变病人身体受压着力点,同时通过上下左右方向双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气垫还带有许多激光穿透的微孔,能使空气缓缓排放,使身体受压部位与气垫之间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降低湿度,保持皮肤干燥.充气机能控制气垫的压力.我院急诊ICU从2002年10月-2003年8月使用美国Bantex生产的防治褥疮电动按摩床垫91例病人中,12例出现皮肤小水疱,占13.2%.经对发生皮肤水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美飞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