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论治胃肠肿瘤的理论与实践

刘沈林

关键词:积聚, 胃肠肿瘤, 三期论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补虚旺脾, 化瘀解毒
摘要:清代程钟龄提出积聚从“初、中、末”三期论治,对后世癌肿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一传统中医治疗原则,成为中、西医灵活施治的共同法则;补虚旺脾与化瘀解毒是胃肠肿瘤的重要治法。“积聚”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恶性肿瘤,包括了现代医学中部分良性肿瘤或其他腹腔病变,且积聚的“初、中、末”三期不能与现代肿瘤的病理分期划等号。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甘麦汤对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催乳素及糖脂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甘麦汤对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催乳素水平及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中药组采用柴胡甘麦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片。共治疗8周,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2、4、8周末对患者催乳素、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测定,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第2、4、8周末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变化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第2、4、8周末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及同期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药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值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糖及血脂水平从第2周开始有升高趋势,第4、8周末血糖、血脂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同期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治疗后第8周末两组 HAMD-1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甘麦汤在对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对患者催乳素水平及糖脂代谢有积极作用,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本身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田静彬;王宝梅;李雨;尹霞;李要军;冯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味固冲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目的:探讨加味固冲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固冲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益宫止血口服液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 Ca2+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经血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 F2a(PGF2a )、孕激素受体(PR)、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水平,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子宫内膜厚度、血Ca2+、PT 和 APTT、E2和 P、PGE2和 PGF2a、PR 和 ER 水平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固冲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

    作者:吴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蒋士卿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经验

    化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化疗药毒常损伤人体五脏六腑、形体诸窍,多呈现出正气亏损、脾肾不足、骨髓空虚、水湿不化、瘀毒闭阻等临床表现,治疗应主要从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化瘀通络入手,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贾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穴位敷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治疗前后分别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症状评分,HE 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元损害情况。结果:治疗后,穴位敷贴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减低(P <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脱失、水肿及变形明显;各治疗组大鼠神经细胞脱失、水肿及变形现象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穴位敷贴可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症状,对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东淑;陈静;刘远亮;朱道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方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

    艾滋病病情复杂、其发病机制多元,病理变化复杂,呈现多脏器、多系统的损害。不可能仅用一证来解释,也不可能用一方来治疗。应用经方治疗艾滋病,应突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化裁变通,经方在缓解患者症状、纠正合并症等方面有殊效。

    作者:孙宏新;孙义;潘其胜;王丽萍;黄继忠;徐茗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郑重声明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敬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思考经络

    经络是人有机体中各系统结构的功能组合,它既不独立于任何一子系统,也不是各系统功能的相加和,是存在并独立于各系统之间,与各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系统结构之间的分离,即经络的功能结构也消失,经络的结构性、功能性是各解剖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是密切联系的,人体各解剖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不可分性是经络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

    作者:赵荣光;李戎;牛亚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系统评价

    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了解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文检索词:玄驹胶囊,中药,中医,中西医,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英文检索词:xuanju capsule,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medi-cine,polycystic ovarian,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infertility,subfertility。制定检索策略,不限语种,全面检索 CENTRAL, EMBASE,MELINE(ovid),CNKI,维普 VIP,万方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并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ChiCTR,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协作网 ICTRP 等检索在研研究。依据 Cochrane Handbook 严格筛选文献,纳入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研究质量评级及数据提取。采用 RevMan5.2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280例,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与单用克罗米芬组比较,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克罗米芬能显著改善月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也能显著提高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显著降低睾酮水平(P <0.00001),但在周期排卵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单用来曲唑比较,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来曲唑组能更优地改善月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显著提高周期排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显著改善 BMI(P <0.00001),但在妊娠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复方玄驹胶囊与克罗米芬或来曲唑联用均能显著改善月经情况,其中与克罗米芬联用可促进妊娠,改善高雄水平,与来曲唑联用可以明显增加排卵,降低 BMI,提高妊娠率。

    作者:周坤燕;许良智;耿素梅;聂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家诏教授运用生姜经验

    生姜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次数较多的中药之一,在《伤寒论》中出现39方次,《金匮要略》中出现51方次。功用方面,可调和营卫、解表散寒,保护胃气、和胃降逆,消食开胃、补益气血,温通血脉、解药物毒,温化水饮、利水消肿。黄家诏教授认为生姜价格便宜,临床应用广泛。只要在诊病时辨明病机,把生姜的功效、主治与疾病的病机、证候互相联系,配伍得当,有的放矢地使用,就能大大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王建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张智龙教授运用滋水清肝饮经验

    导师张智龙教授,临证近30载,潜心研习经典,并验之于临床,心得颇多,临床灵活应用滋水清肝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咳嗽、消渴等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师从张智龙教授,受益匪浅。

    作者:李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预防医学的区别和联系

    中医预防医学从个体出发,提出了“存正气”的具体做法,如精神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现代预防医学着眼于人群,从“去邪气”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如保护环境、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等。疾病的预防既要通过去除外在的有害因素以加强身体的健康,又要做到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以抵抗外来有害因素的侵袭,终起到预防疾病目的。

    作者:裴兰英;牛乐;申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心绞痛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活血汤,每日1剂,由许昌市建安医院制剂室制成每袋200 mL 的药液,每天2次,每次1袋,早晚饭后温服。2组均以28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对照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作者:王春梅;朱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归脾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归脾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3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黄芪注射液4 mL,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配合归脾汤,日1剂,口服,2周为1个疗程,每周复查1次白细胞。结果:33例患者治愈2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6.97%。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归脾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显著。

    作者:王雪利;史国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 法测定加味桂枝茯苓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加味桂枝茯苓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HPLC 法,色谱柱为 C18柱(ZORBAX SB-Aq 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93:3:4),流速为1 mL·min -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苦杏仁苷在0.044~0.440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平均回收率98.2%,RSD =1.78%(n =6)。结论: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加味桂枝茯苓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丽萍;许红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临床研究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情况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50.0%,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4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KPS 评分大幅度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2.5%和39.1%,显著低于对照组84.4%和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冯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内服外敷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内服外敷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和消炎痛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内服外敷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服外敷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把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方法外,鼻饲管内注入柴芍承气汤。观察两组患者病情转归、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恢复情况,留取血标本行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并采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中 IL-6及 IL-8在治疗前及治疗后5 d 含量,比较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下降程度。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在体温、白细胞、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方面,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 P <0.01),且试验组器官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14 d 生存率显著提高。入院时两组患者外周血 IL-6、IL-8水平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5 d 后,两组各细胞因子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应用柴芍承气汤能够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局部炎症及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免疫状况,降低感染风险,改善器官功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文筱;邵换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24 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以及尿素氮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红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李东垣“阴火”探析

    李东垣认为“阴火”是与“元气”相对立的,由于脾胃虚弱导致元气化源不足,其运行的道路被“阴火”所占,致使元气而为不能升腾运用,水谷精微不得敷布,使脏腑无所禀受而导致人体发生疾病。“阴火”之治,以轻清甘辛之品补脾胃复阳气升浮为本,使元气得以充养并归于本位,酌情从权以苦寒之药泻火,余脏受病,则同时对症加减,使机体归复于常。

    作者:王鑫;张庆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王付教授运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癫痫经验

    桂枝茯苓丸来源于《金匮要略》,具有化瘀生新,调和气血的功效。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以突然意识丧失、不省人事、发则仆倒、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口中怪叫、移时苏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王付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癫痫取得良好疗效,丰富了活血化瘀法在中医治疗癫痫的理论。

    作者:晁利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