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凌霄花现代研究与分析

马宁;张帆;苗明三

关键词:凌霄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凌霄花现代研究及存在问题,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凌霄花已有现代研究,归纳其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结合已开展的研究,展望其未来研究重点.结果:凌霄花主要含三萜类、黄酮类、苯丙醇苷类、环烯醚萜苷类、挥发油等,有改善血液循环、舒张动脉、抑制血栓形成、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但单味用药较少.结论:凌霄花有作为脑血管用药的前景.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荔枝核总黄酮提取测定方法及工艺的优化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及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以荔枝核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建立回归方程.荔枝核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提取法,60%的乙醇,固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90min.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提取荔枝核总黄酮,回收率高,简单可行,可作为提取荔枝核总黄酮的优选工艺.

    作者:李伟;杨兆丽;詹利之;林燕芳;张美义;宋健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攻下法在肠道肿瘤中应用探析

    目的:探析攻下法在肠道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概述攻下法的概念及应用,明辨肠道肿瘤的治则及病因病机,阐述攻下法与肠道肿瘤间的联系,阐发攻下法在肠道肿瘤治疗上的意义.结果与结论:攻下法在肠道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辨证地使用攻下法是中医药治疗肠道肿瘤的特色,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谦峰;郭树明;魏丹丹;付晓兵;晁丹;齐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活血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8例24h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活血降糖饮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以2周 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粘度、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排泄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及排泄率下降,血脂及血粘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或P<0.01).活血降糖饮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的粘聚状态,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结论:活血降糖饮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脂,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血液的粘聚状态,使血液通畅,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调节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影响肾血流动力学,提高大鼠肾皮质活力.

    作者:张黎群;李顺民;董彦敏;黄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支气管炎辨证分型论治.结果:风寒袭肺型:治以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风热犯肺型:治以疏风清热、肃肺止咳;风燥伤肺型:治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风寒束表型: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肺脾肾虚型:治以补肺脾肾、止咳定喘.咽源性咳嗽治以疏风润燥、清热利咽之法;支气管扩张治以清肝泻肺、祛痰止血之法;肺炎初期之治宣肺清热、止咳化痰定喘;中期之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结论: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彦杰;郭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水蔓菁的药理毒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水蔓菁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查阅文献分析水蔓菁化学成分研究、质量控制、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结果:水蔓菁挥发油中舍有41种化合物,水蔓菁醇提液中可分离出14个酚性化合物,水蔓菁具有抗菌、消炎、止咳等作用,水蔓菁总黄酮可显著改善前列腺炎性症状.结论:水蔓菁中提取的化学成分研究结合其现代药理研究,提示水蔓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有待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子梅;苗明三;杨文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途径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途径.方法:借鉴医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文献,对当前中医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把中国优秀的传统医学人文素质与当代医学要求的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提出中医药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结论: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医患现状,中医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重要而迫切.

    作者:于润艳;刘晓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柴胡疏肝散联合抗病毒药对慢性丙型肝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抗病毒药物对肝郁气滞兼瘀血阻络型丙型肝炎的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柴胡疏肝散.结果:①病毒学疗效:治疗组在抑制HCV RNA复制、病毒学标志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肝功能疗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肝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结合抗病毒能够显著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学多项指标,提示该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刁青蕊;薛博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疗法分型论治.结果:临床治愈80例,占80.0%;显效10例,占10.0%;改善5例,占5%;无效5例,占5%;有效率95.0%.结论:颈部类脊穴配合剌络放血及推拿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毕巧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TDP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I)P(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治疗,对照组采用诱导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治疗产后尿潴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雪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增免强力颗粒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增免强力颗粒的佳制粒工艺.方法:以喷雾制粒后颗粒的含水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选流化床喷雾制粒的佳工艺.结果:流化床喷雾制粒的影响因素程度依次为:A(浸膏相对密度)>B(进风温度)>C(进风量)>D(喷浆速度);佳流化床喷雾制粒方案为:清浸膏相对密度1.25、进风温度80℃、进风量1 500m3/h、喷浆速度40mL/min.结论:确定了增免强力颗粒合理的制粒工艺.

    作者:吴宗耀;任非;张兰桐;孙莉;倪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理论及治疗方法.方法:从冲任、气血与周期论治的多个角度对乳腺增生病进行肝脾论治,或疏肝理脾、调畅气血,或调肝养脾、调摄冲任,或随周期不同调补分治.结果: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中医生理、病理等多角度对本病进行分析,认为冲任失调与气郁痰阻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病变虽涉及肝、脾、肾三脏,但又以肝、脾失调为主要病理基础.结论: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劲松;潘祖健;薛博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参胃炎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都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1:1)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2 次/d,餐前服;阿莫西林胶囊1.0 g,2次/d;克拉霉素片0.5 g,2次/d,餐后服.7 d后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1次/d,再服用14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参胃炎汤,1付/d,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21 d为1疗程,治疗期间禁吃生冷寒凉辛辣厚味食品.结果:①两组有效率:治疗组为88.00%,对照组为72.00%,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抗HP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0%,对照组为64.00%,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参胃炎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幽门螺杆菌有极好的清除作用且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晋相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肛瘘手术失败与复发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肛瘘手术失败与复发进行回顾性研究,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与减低复发率,减少患者痛苦.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2009年2月105例肛瘘再次手术的患者住院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复发的病因,分类总结.结果:研究表明,肛痿手术失败的大原因是术后内口处理不当43例,占40.9%;其次瘘管处理不彻底24例,占22.9%;两种原因都存在26例,占24.8%;术后换药不规范及引流不畅8例,占7.6%;异物残留及误诊各2例,占1.9%.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术前必须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罗敏;智建文;贾菲;聂伟健;寇玉明;李国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思路初探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方法:采用人机结合的模式,分析艾滋病证候特点及研究现状.结果:艾滋病证候学复杂,考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艾滋病证候学研究对艾滋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颖;王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黄帝时期名医大鸿考(一)

    目的:对河南省新密市黄帝时期的名医--大鸿名鬼臾区,进行考证.方法:从文献记载、遗迹、遗物、民间传说入手,对大鸿的籍里、族属、功绩、葬地等作以初步考证.结果:部分还原了上古名医鬼臾区的面貌.结论:在河南省新密、禹州具茨山一带大鸿当年活动过的地方,遗留有大鸿山、大鸿城(寨)、大鸿庙等大鸿遗迹.说明大鸿名鬼臾区曾在此活动过.通过考证大鸿故里当在今河南省新密市大鸿山一带.

    作者:杨建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肝镇心解毒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肝镇心解毒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治疗作用及其对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肝镇心解毒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胶囊)治疗.2月为1疗程.检测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疗效,应用MEB-9104K诱发电位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N400,从而综合评价中西药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改变诱发电位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镇心解毒法对PSD有更好治疗效果,优于该西药疗法.

    作者:武煦峰;薛博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导入气流弥散法治疗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中药导入气流弥散法治疗便秘和口服西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门诊治疗的便秘患者82例,分为气弥组56例(中药导入气流弥散法治疗);西药组26例(口服西药比沙可啶片治疗),分别记录临床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方法治疗便秘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种方法治疗便秘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经统计学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导入气流弥散法治疗便秘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治疗便秘,且疗效确切,治疗方法无痛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及还原型谷胱甘肤,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退黄汤,1剂/d,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退黄效果好,肝功能恢复快,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素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论岐黄文化的根源与根本

    目的:论岐黄文化的根源与根本.方法:查考历史文献,论述新密隶属于古郑国,依据新密有关伏羲、岐伯、黄帝的遗迹进 行考证和梳理.结果:通过考证研究,认为岐黄文化发端于中原,岐黄文化的酝酿和萌生在中原腹地的新密.结论:结合中原文化的特点,深入探讨岐黄文化的根本特质在于中和.作为中医的根本宗旨是源于中原大地上形成的中和理念.

    作者:贾成祥;贾秋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AD模型组(32只),采用D-半乳糖复合给药造模25 d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13只)、地黄饮子组(13只),地黄饮子组连续灌胃25 d(16g/kg),采用水迷宫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黄饮子组与模型组潜伏时间相比P=0.024,给药组与模型组经过目标象限次数相比P=0.009 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黄饮子能缩短潜伏时间,增加经过目标象限次数.结论:地黄饮子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

    作者:吴莹;董燕刚;赵婷;蔡晓娜;杨艳艳;程臻;金佩伦;储利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