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院校医药类本科生评判思维态度倾向性现况调查

张大伟;李建生;闫国立;彭新;申义彩;郭彦霞

关键词:中医院校, 本科生, 评判思维, 现况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院校医药类本科生评判性思维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医药类专业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对中医院校医药类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校医药类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得分为(234.70±34.99)分,属于中等评判性思维水平,量表七个因子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高年级总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比低年级高;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在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方面低于药学类专业(P<0.05),而在寻找真相方面高于药类专业(P<0.05),其他各因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日制本科生与专升本专业相比较,CTDI-CV总分、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和分析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院校医药类本科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呈中等水平,应重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院校医药类本科生评判思维态度倾向性现况调查

    目的:探讨中医院校医药类本科生评判性思维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医药类专业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对中医院校医药类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校医药类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得分为(234.70±34.99)分,属于中等评判性思维水平,量表七个因子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高年级总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比低年级高;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在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方面低于药学类专业(P<0.05),而在寻找真相方面高于药类专业(P<0.05),其他各因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日制本科生与专升本专业相比较,CTDI-CV总分、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和分析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院校医药类本科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呈中等水平,应重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大伟;李建生;闫国立;彭新;申义彩;郭彦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活血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8例24h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活血降糖饮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以2周 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粘度、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排泄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及排泄率下降,血脂及血粘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或P<0.01).活血降糖饮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的粘聚状态,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结论:活血降糖饮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脂,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血液的粘聚状态,使血液通畅,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调节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影响肾血流动力学,提高大鼠肾皮质活力.

    作者:张黎群;李顺民;董彦敏;黄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的机理探讨

    探讨捏脊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的机理.方法:通过中医调和阴阳,培补元气,运行气血,舒经通络,健脾益气,和胃消积等治法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探讨其机理.结果:通过捏脊疗法可以调整小儿脾胃虚弱证的阴阳气血,使之处于平衡状态.结论:捏脊疗法对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运峰;焦凡;雷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与灸法并用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醒神返聪汤与灸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确诊的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具有补益正气、解毒开窍的中药联合艾灸双足三里穴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用多奈哌齐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MMSE评分.结果:治疗28 d后,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认为痴呆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不足、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毒邪蒙蔽清窍,脑消髓减,神机失用.将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有机结合,对痴呆进行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云华;康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凌霄花现代研究与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凌霄花现代研究及存在问题,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凌霄花已有现代研究,归纳其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结合已开展的研究,展望其未来研究重点.结果:凌霄花主要含三萜类、黄酮类、苯丙醇苷类、环烯醚萜苷类、挥发油等,有改善血液循环、舒张动脉、抑制血栓形成、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但单味用药较少.结论:凌霄花有作为脑血管用药的前景.

    作者:马宁;张帆;苗明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35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5例选用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对照组70例选用维脑路通治疗,均以30 d为1疗程,1-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165例中,痊愈58例,显效55例,有效36例,无效16例,有效率达90.3%.对照组70例,痊愈19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有效率83.7%.结论: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耿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疗法分型论治.结果:临床治愈80例,占80.0%;显效10例,占10.0%;改善5例,占5%;无效5例,占5%;有效率95.0%.结论:颈部类脊穴配合剌络放血及推拿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毕巧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柴胡疏肝散联合抗病毒药对慢性丙型肝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抗病毒药物对肝郁气滞兼瘀血阻络型丙型肝炎的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柴胡疏肝散.结果:①病毒学疗效:治疗组在抑制HCV RNA复制、病毒学标志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肝功能疗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肝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结合抗病毒能够显著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学多项指标,提示该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刁青蕊;薛博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丹皮酚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丹皮酚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丹皮酚的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温度、时间、溶剂量对提取 量的影响.结果:丹皮酚的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30min,溶剂量300mL.结论:超声波提取对丹皮酚的提取率影响不明显.

    作者:朱琳琳;李玉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思路初探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方法:采用人机结合的模式,分析艾滋病证候特点及研究现状.结果:艾滋病证候学复杂,考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艾滋病证候学研究对艾滋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颖;王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骨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骨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采用益气补肾通络法治疗,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18 d为1疗程.结果:40例患者中,显效37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骨痹疗效显著.

    作者:程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背腰部腧穴罐斑的显色规律

    目的:进行拔罐的基础研究,考察正常人罐斑的显色规律,为建立罐斑图谱提供依据.方法:在正常人背腰部12个部位拔罐10min,分为4组,每组10人,分别采用-0.07 MPa,-0.06MPa,-0.05MPa,-0.04MPa的罐内压强,24h后记录罐斑深浅进行量化评分,分析罐斑的变化规律.结果:在相同拔罐参数下,腰部罐斑显色较深,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压强下罐斑颜色深度呈现-0.06MPa>-0.07MPa>-0.05 MPa>-0.04MPa,但-0.06MPa组与-0.07MPa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人的背腰部左右同名穴位用相同的参数拔罐,罐斑显色应该一致;背腰由于部位不同罐斑的深浅会有差别;罐斑会随罐内负压的增大而变深,当负压增值-0.06Mpa时罐斑加深变慢;研究健康人的罐斑显色规律一定要认真筛选受试者.

    作者:王艳丽;赵喜新;王雪霞;赵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观察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急性期口服左西替利嗪片,喉头水肿者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3-0.5mL,或者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L.治疗组风寒型用桂枝汤加减;风热型用消风散加减;脾胃虚弱型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气血两虚型用玉屏风散加减;阴阳失调型用四物汤加减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6%(P<0.05).急性发作期用西药对症治疗,用药快、显效好,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西医加外用法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收效甚好,值得推广.

    作者:孔维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膝红汤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红汤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功能锻炼及全身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膝红汤及外敷消肿止痛膏治疗,两组均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46.7%,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膝红汤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是治疗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AD模型组(32只),采用D-半乳糖复合给药造模25 d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13只)、地黄饮子组(13只),地黄饮子组连续灌胃25 d(16g/kg),采用水迷宫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黄饮子组与模型组潜伏时间相比P=0.024,给药组与模型组经过目标象限次数相比P=0.009 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黄饮子能缩短潜伏时间,增加经过目标象限次数.结论:地黄饮子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

    作者:吴莹;董燕刚;赵婷;蔡晓娜;杨艳艳;程臻;金佩伦;储利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温阳益气解毒法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述评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解毒法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近10年来有关温阳益气解毒法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核苷类似物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组织病变,延缓乙型肝炎病情进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抗病毒药物.但核苷类似物之容易发生病毒变异、耐药,尤其是E抗原转阴率低的缺点仍未得到根本纠正,需长期服药,核苷类似物结合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核苷类似物与温阳益气解毒药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核苷类似物的不良反应并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雪锋;陈四清;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导入气流弥散法治疗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中药导入气流弥散法治疗便秘和口服西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门诊治疗的便秘患者82例,分为气弥组56例(中药导入气流弥散法治疗);西药组26例(口服西药比沙可啶片治疗),分别记录临床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方法治疗便秘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种方法治疗便秘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经统计学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导入气流弥散法治疗便秘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治疗便秘,且疗效确切,治疗方法无痛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理论及治疗方法.方法:从冲任、气血与周期论治的多个角度对乳腺增生病进行肝脾论治,或疏肝理脾、调畅气血,或调肝养脾、调摄冲任,或随周期不同调补分治.结果: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中医生理、病理等多角度对本病进行分析,认为冲任失调与气郁痰阻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病变虽涉及肝、脾、肾三脏,但又以肝、脾失调为主要病理基础.结论: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劲松;潘祖健;薛博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及还原型谷胱甘肤,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退黄汤,1剂/d,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退黄效果好,肝功能恢复快,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素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①两组药物治疗前后一般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治疗组收缩压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收缩压平滑指数、舒张压平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④综合疗效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②在症状改善及降血压平滑指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玲;许国防;陈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