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中医脾胃学说

李莉莉

关键词:脾胃功能, 发病机制, 未病先防, 中医
摘要:脾胃-脏-腑,为表里关系;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通降,主腐熟;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充足,皮部、经筋、脏腑得以充养;脾胃为气血之源,生化之本,不仅滋养先天,弥补先天不足,更为后天之本,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若脾胃不足,则生化不足,机体失养,通过五行及经络等联系,出现脾胃已病,非独-脏病也,他藏皆病.故而脾胃已病,百病由生.所以了解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及发病机制,即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调理脾胃,做到未病先防.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谈陈直养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北宋陈直所著的<养老奉亲书>为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老年养生专著,主要论述老年养生及防病治病的理论和方法.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老年人食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主张医药扶持、重视顺时奉养、提倡精神摄养,对元、明、清时期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单兆伟益气清热护膜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单兆伟教授时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脾气亏虚是消化性溃疡基本的病机.同时结合现代人体质形盛体实、湿热蕴积的特点,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护膜为治疗大法,筛选出益气清热护膜方,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作者:胥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山橿正丁醇部位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正丁醇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银松素.结论:银松素为首次从山橿正丁醇提取部位分得.

    作者:雷敬卫;陈随清;王三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痰论治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根据临床经验,探讨女性痰湿型压力性尿失禁的辨证论治.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立法选方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痰湿内蕴、痰热蕴结、痰浊壅肺、气郁痰阻四个证型,并阐述相关施治方法以及用药.

    作者:魏俊英;徐立然;郑志攀;张彪;孟鹏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哈尼医药未成体系原因刍议

    从历史、宗教、文字、传承、地域五个方面,分析了哈尼族医药未成体系之原因.

    作者:赵永刚;陈祖琨;郑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治疗要点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尚无统一认识,本文通过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分析,提出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治疗要点,为防治艾滋病医务人员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发枝;徐立然;何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平瘤方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瘤方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平瘤方,对照组用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B超、甲状腺功能等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6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作者:丁继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36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鼻炎病人108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天灸组、针刺配合天灸组,每组36例,连治3 a后评价各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P<0.05),且针刺配合天灸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天灸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邵素菊;李鸿章;邵素霞;任重;覃霄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全身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YZ-Ⅱ型熏蒸治疗机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0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100例,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芬必得治疗,疗程均为30 d,两组均进行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及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表明,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黄振俊;陈建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肠癌中医治疗现状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期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以化疗、放疗为主,然而近年来针对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各种治疗手段配合中医药治疗,对降低复发、减轻放化疗副反应、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庾庆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骨髓干细胞动员与脑缺血耐受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动员与脑缺血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脑缺血、脑缺血耐受、骨髓干细胞动员特点及骨髓干细胞动员减轻脑缺血损伤的特点,探讨脑缺血耐受与骨髓干细胞动员之间的关系.结果:骨髓干细胞动员与脑缺血耐受之间有协同关系.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与脑缺血耐受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马霄;方晓艳;苗明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研究

    外科手术是骶尾部藏毛窦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可有多种.现就其国内当前常用手术的方法、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及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刘庆圣;姜春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郁乐冲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郁乐冲剂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郁乐冲剂组、百忧解组2组,健康对照组选取深圳市中医院健康职工、在院研究生、实习生,共20名.疗程为84 d.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神经病理学测验方法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前后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浓度测定.结果:郁乐冲剂组有效率为89.66%,百忧解组为88.46%,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郁乐冲剂组与百忧解组患者HRS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因子分所代表的靶症状群改善上,郁乐冲剂与百忧解表现略有不同:其中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两个因子分两者改善程度接近(P>0.05),与健康对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因子分和迟滞因子分改善上,两者改善程度接近(P>0.05),得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郁乐冲剂组与百忧解组患者wcsT因子分正确数、分类数提高.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随即错误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郁乐冲剂组与百忧解组五个因子的改善程度接近,无明显变化(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郁乐冲剂组与百忧解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郁乐冲剂组与百忧解组血清皮质醇的改善程度接近,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抑郁症患者皮质醇与wcsT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确数、分类数呈负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郁乐冲剂及百忧解均能有效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改变,提示郁乐冲剂与百忧解在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理机制及途径上可能相近,均能够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

    作者:刘红敏;李晋芳;肖四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对策

    中药注射剂疗效显著,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由于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总结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措施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使用和发展中药注射剂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心通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脑心通胶囊的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脑心通胶囊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为104.8-524.μg(r:0.9991,n=5),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1.74%.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脑心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海龙;崔永霞;王淑美;宋长伟;陈国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当归含量测定时阿魏酸供试品制备条件的实验设计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当归中阿魏酸供试品制备的佳条件.方法:利用药典检测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安排提取方法、药材形状、提取时间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阿魏酸供试品制备的佳方法为用极薄片超声波法提取20 min.结论:用本实验方法制备供试品时间短,效率高,是制备阿魏酸供试品的佳方法.

    作者:袁梦哲;李绍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诊治进展

    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为生育期女性常见疾病,因二者生理、病理的相关性,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现代医学对二者起共同治疗作用的药物较少,主要有甲孕酮、三苯氧胺、维生素E,虽有一定疗效,但因其不能忽视的副作用使其用药的局限性增加,而中医药因其辨证的整体性,治疗的个体化及疗效的确切性,在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上更凸显了优势,但尚存在不足,亟待未来在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上有进一步的突破.

    作者:李程蕾;时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真菌苗药对白色念珠菌株的体外抑菌试验观察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特别是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苗药的敏感性,为耐药菌株的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采用管碟法使用抗真菌苗药的含药血清进行两种菌株的体外抑茵试验.结果:两种白色念珠菌菌株的抑菌试验表明:含药血清抑制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株与对氟康唑敏感的白色念珠菌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抗真菌苗药含药血清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菌株及对氟康唑敏感的白色念珠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均表现出较明显的抑菌作用,抗真菌苗药对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与对氟康唑敏感的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没有显著差异(P>0.05),时于临床分离出的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可以考虑使用苗药,为拓宽中药制剂的用药范围,减轻耐药菌株的药物压力奠定了一定基础.

    作者:殷晓玲;葛正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于复杂网络的灸疗数据研究

    通过搜集灸疗治病的方法,建立了疾病与穴位的数据库.首先,建立疾病穴位网,并对疾病穴位网的数据进行度中心性分析,发现在治疗疾病中经常用到的三个穴位,分别为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结合中医理论,说明复杂网络中的度可以作为判断人体经络网中穴位重要性的一个量.然后,通过投影构造穴位合作网,研究此网络节点度分布、介数,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说明从整体上看,人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通过处于介数中心的穴位,将人体各个部位的穴位连接在一起,共同维持人体的健康.

    作者:高菲菲;张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由于复发与转移导致病人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均不高.而各阶段配合以中医中药治疗,对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与转移率等都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近两年相关专著、期刊报道等文献资料从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两方面加以归纳综述.

    作者:卢艳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